天边夏月吧 关注:9贴子:1,449
  • 10回复贴,共1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政斗资料的存档。
算是让自己的那个念想成真吧。


1楼2017-07-06 17:55回复
    制度仿唐制。
    国都依旧定为长安。
    疆土大致不变,西域内小部分地区已脱离新王朝统治。
    附属国:新罗,日本,以及东南附属国家。
    国号:吴。
    开国皇帝:前唐吴兴候沈乘风。


    2楼2017-07-06 18:09
    回复
      2025-05-13 07:26:52
      广告
      皇室还是那么点人。
      会把一些小暗线全部写下来的。
      暂定三四不会赢到最后,老大可能半路死,应该是二五七撕逼。
      大公主是远嫁,其余有一个会被迫和亲。公主能善终的没几个。
      这些都是我暂时的想法。


      3楼2017-07-06 18:25
      回复
        可能创造一个真正的德国骨科,而德国骨科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我先写一个大皇子和大公主的人设。
        国姓为沈。


        4楼2017-07-07 15:43
        收起回复
          淮王妃秦氏。江南名门秦氏嫡二女。年方二十二。育有一子。
          江南出美人,好事者常说虽说美人众多,可唯独秦氏二姝艳冠群芳。
          她自小就是是秦家家主的掌上明珠从小受尽了万千宠爱,可是,这份宠爱,不是给她一个人的。
          她的姐姐,秦家大小姐秦望舒也同样享受着父亲的这份宠爱,甚至比她更甚——
          秦望舒,是她的目标,同时也是她的——梦魇。
          秦氏二姝,不仅是容姿清丽出众,更是远近闻名的才女,长女擅工笔,次女擅书法;皆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人们将溢美之词都给予了她出色的姐姐,更有算卦的人说秦家必出一凤。
          而这一凤必定是秦家最为优秀的长女,坊间都是这样的口头相传的。
          她怎么可能甘心呢?明明自己的才貌都不亚于姐姐,可为什么人们都把溢美之词都给了她?
          同样是父亲的女儿,凭什么她的宠爱就要比自己多?
          嫉恨的种子就在她心间悄然生长,自卑和嫉恨的藤蔓从内心碎裂的细小缝隙中开始长出,一点点,一点点,经过无数次他人有意或者是无意的灌溉,从一颗小小的种子开始长起,到现在,终于,将她的内心,完全包裹。
          那年夏日午后,莲花池旁,望舒一袭白裙飘飘,最后却落得白裙跌落水中,香消玉殒的下场。
          这下,不会有人再来分走只属于她的宠爱了,这世间所有的赞美都将是她一个人的——
          后来,宫里下了诏书过来,她入宫做了淮王的正妃,从此以后,她不再是秦家二小姐,而是宫娥口中所尊称的淮王妃殿下,等到了这个时候,她才从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不会在做噩梦了——
          和淮王的关系,算得上相敬如宾,这样的日子也是过得很幸福。知道自己的丈夫希冀什么,而她也会在他的身后支持丈夫所做的一切决定。
          这就是她现在的幸福了……吧?


          7楼2017-07-07 18:15
          收起回复
            大皇子。昭懿皇后所出嫡长子,序齿行一。年方二十六。现为淮王。
            二皇子。端贵妃所出庶次子,序齿行二。年方二十四。现为恭王。
            和康公主。昭懿皇后所出嫡长女,序齿行三。年方二十四。
            和乐公主。端贵妃所出庶次女,序齿行四。年方二十三。
            三皇子沈煜。纪德妃所出庶三子,序齿行五。年方二十三。现为靖王。
            四皇子。昭懿皇后所出嫡四子,序齿行六。年方二十二。现为宁王。
            五皇子。已逝萧惠妃所出庶五子,序齿行七。年方二十一。现为魏王。
            和静公主。昭懿皇后所出嫡三女,序齿行八。年方二十一。
            六皇子沈怀瑾。宸妃所出庶六子,序齿行九。早夭。
            和端公主。宸妃所出庶四女,序齿行十。年方二十。
            七皇子。宸妃所出庶七子,序齿行十一。年方二十。
            和乐公主。纪德妃所出庶五女,序齿行十二。年方十九。


            8楼2017-07-07 19:10
            收起回复
              二皇子。端贵妃所出庶次子,序齿行二。年方二十四。现为恭王。
              虽为庶子,可是年幼时,比起体弱的大哥,老皇帝的宠爱都给了这个看上去更为强健也更像他的次子,这也是端贵妃的资本之一,因为这个儿子最像皇帝。
              老皇帝是有着出色的治军之才,作为儿子,那他的治军之才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满周岁的时候抓阄,他抓的是木剑,当时抱着他的老皇帝抚掌而笑对一旁的生母端贵妃借着开玩笑的口吻说要是以后本侯以后不能领命杀敌就让他替吧。
              端贵妃一听这话,本是夫妻之间开玩笑的话,却让端贵妃听出了一丝不同的意味来。
              后来长大点,老皇帝就带他直接去了军营锻炼,所以二皇子从小耳濡目染的是战场的血腥和残酷,在这样的沙场上,二皇子卓越的军事才能也开始逐一显现,后来老皇帝起兵造反,二皇子立下了汗马功劳。
              老皇帝登基为帝之后,除了册封这个为新朝建立征战沙场的二儿子为恭王之外,还给他个正二品的辅国大将军的头衔,可是……端贵妃心心念念的太子之位也没有给这个最像皇帝的儿子。
              二皇子的心里多半也是不甘心的,毕竟论起军功来说,他是诸皇子之中最高的,论名望来说,除了淮王可以一战,其他的根本不足为奇。
              可是谁能猜得透老皇帝心思?
              他猜不透,却又怨恨起这个父亲来,毕竟他最像父亲而且比起那个大哥,他才是那个坐拥天下的——最好人选。
              为此,他更加奋勇杀敌,在朝廷之上,他和大哥之间的明争暗斗也终于摆上了台面。


              9楼2017-07-08 17:00
              回复
                大皇子。昭懿皇后所出嫡长子,序齿行一。年方二十六。现为淮王。
                当年昭懿皇后怀他的时候可没少吃苦,那个时候老皇帝正好领命出征讨伐叛变的流民,昭懿皇后那叫一个担惊受怕,可是毕竟吃得好穿的好,但是这十月怀胎养下的孩子,却是个从小就是常年在鬼门关前徘徊的主儿。
                老皇帝本身就是常年打仗的人,体质自然要比一般人要好,因此这个嫡长子的出生,他本身也是高兴的,可是却又因为不像自己如此体质强健所以渐渐冷淡下来。
                因为身子弱,所以区别于常年练武的二皇子,大皇子常年是待在自己的房间里面的,人家练武他就跟随老师学习各种治国之道;虽然他和二皇子虽然只相差两年出身,可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比谁还糟。
                虽然老皇帝不是很喜欢自己这个体弱的长子,但是还是在他六岁那年立他为吴兴候世子,任凭二皇子生母端贵妃如何游说皇帝改变心意,可他还是坐稳了吴兴候世子这个位子,直到他的父亲推翻前唐统治自立为皇。
                可是,他却没有成为太子殿下。
                他的母亲,昭懿皇后心里为这个儿子操碎了心,为这个东宫,他的母亲在朝中到处游走,朝中群臣如何上书劝谏皇帝,可皇帝却始终没有懂过这个念头,立他的长子为太子。
                大皇子心里知道,但是他不甘心,为此他付出了更大的努力。
                世人都说淮王殿下体恤民心,为人温和,举手投足间掌握天下民心。而他的身后也有着朝中诸多文臣支持,更要紧的是,他母亲的母家——英国公顾家一直在他的身后。
                东宫的位子又何尝不是他的囊中之物呢?
                【其他人关于淮王的想法】
                皇帝:感情复杂,虽说为嫡长子,欣赏他为政能力却忌惮着身后母家以及他过于羸弱的身子,平时曾对私下内侍监夸赞这个儿子为政优秀。
                昭懿皇后:自然希望这个长子成为东宫太子,非常怜惜这个病弱的儿子,为了儿子一直在朝廷游说群臣。
                群臣:文臣多半支持嫡长子继承大统,少部分文臣则是选择观望或者是另有他想。支持淮王者多半为传统门阀士族。
                【淮王和别人的关系】
                皇帝:敬重有之,却也怨恨父亲为什么不给他太子之位。
                昭懿皇后:生身母亲,非常孝顺,也知道母亲内心所想。
                淮王妃:相敬如宾,也曾说如果两个人是普通人肯定会喜欢上这样的姑娘。
                二皇子:表面上的兄友弟恭,实则明争暗斗不断,自认他一介武夫怎能懂得为政之道?
                和康、和静公主:与和康更像是知己,偏宠和静,直言不希望和静远嫁。
                【*其余人按下不表】
                【*有暗线,请占者私戳楼主。】


                10楼2017-07-15 14: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