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安而后能虑。
心性内涵之中的本有智慧

虑者,心性内涵之本有智慧也。
安于心性之真,则兴发觉悟智慧;
安于心性之美,则兴发艺术式的欣赏与快乐智慧;
安于善,则兴发道德智慧。
这三类智慧皆心性之所涵,依其任何一类智慧,皆可建立起相应的智慧体系,且此智慧体系将是一个动态的、不止境的智慧体系。任一智慧体系充扩至其极致,皆可将天地人物和思想文化等一切纳入其中。
依于心性之真,则天地人物和思想文化,无非是一个巨大的、动态的、自洽的觉化宇宙人生和觉化思想文化;
依于心性之美,则天地人物和思想文化,无非是一个巨大的、动态的、自洽的美化宇宙人生和美化思想文化;
依于心性之善,则天地人物和思想文化,无非是一个巨大的、动态的、自洽的德化宇宙人生和德化思想文化。
以真视之,则一切皆真——一切事物皆纳入觉性之中而统摄之,消化之;以美视之,则一切皆美——一切事物皆纳入艺术式的欣赏之美中而统摄之,消化之;以善视之,则一切皆善——一切事物皆纳入良知、德性之中而统摄之,消化之。
世人至今不明如何入思

人类任何一家大的文化体系,如印度文化、中国文化、西方基督教文化等,无不建基于心性之上。非此,这些文化体系必将成一无体、无基、无本、无头之存在,安能立世数千载也?现在需要辨别的不是其有无心性问题,而是需明了其心性之见是偏是圆,是大是小,是正面抑或负面等。这些是一个文化体系的基本性格、基本架构、基本方向。用时下语言,这些都是这个文化体系自其诞生之初即已形成的DNA或曰种子。
西哲海德格尔先生常言,世人至今不明如何入思。入思就是进入到某一家之思想脉络之中。如若不能明了某一家之思想脉络,无论如何看书学习,终不能得其思想之神韵、义理之灵魂。海氏所言之“入思”,就是指明了这一家学术思想的基本性格、基本架构、基本方向。
当我们能够切实地明白了这一家学术思想的基本性格、基本架构、基本方向之时,自此方正式开始我们的思想活动。海氏名之为“运思”——开始正确地运用我们的思维。
——摘自潘麟导师著作《〈大学〉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