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天体引力机械变化作用下的流体物理学特征》关凤晨(2014)
利用天体引力机械变化作用下,考察研究地球的流体物质结构组成的变化特性,要远远优于单纯用固体力学而去解决地球动力学问题。
假如,地球全部是由流体组成的,那么,我们可以分以下几方面解决天体引力机械变化对地球动力学影响特征。
一、等效质量天球作用下的静态流体地球的物理学特征。
当把地球看成是由可塑性优异的流体物质组成时,选择适当的宇宙天空背景,并把地球自转离心力分解到等效质量天球上,那么,等效质量天球作用下的静态流体地球,具有如下特征:1、地球表面各个点的重力相等,与等效质量天球作用下的地球表面形状无关;2、地球内部压力的等势面,与心径(地球表面到地球中心点的直线距离)和深径(地球表面指向地球中心点的深度距离)的比值有关,即深径和心径比值相等的点在一个等势面上。
以上两点特性非常重要,这是我们研究以流体地球物理学为基础的,天文地球动力学最为基本的东西。
二、作用在地球上的天体引力变化可分为两类四种。
两类是指天体引力的绝对变化和相对变化。
天体引力的绝对变化是指等效质量天球的膨胀与收缩(这是四种变化中的两种变化特征)。如果等效质量天球可以无限地膨胀下去,那么地球将变成密度至高无上的一个点;如果等效质量天球可以有限地收缩到一定程度,那么地球将被撕成碎片。在现实中,地球与日月的远近距离变化,可以看成等效质量天球膨胀与收缩变化的一部分。
天体引力的相对变化是指作用在地球上经度间相对不平衡天体引力变化和纬度间相对不平衡天体引力变化(这是四种中的另外两种)。
经度间相对不平衡天体引力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日月引力变化作用下的潮汐变化和固体潮。事实上,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和银河系中心,也对地球的经度间相对不平衡天体引力有影响,仅仅是它们相对于日月的变化,比较微弱而不易察觉。
纬度间相对不平衡天体引力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银河系为中心的纬度间相对不平衡天体引力变化对地球的海陆变迁和山脉的形成等方面的影响;而以日月和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为代表的纬度间相对不平衡天体引力变化对地球上的破坏性地震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地球上的破坏性地震,与日月和太阳系八大行星运行的纬度位置有关。一般的,天体的相合、同纬、行星逆行或逆顺转换等期间容易发生地震,地震的数量多少和震级的大小与参与天体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作用时间等有关,在银河系中心附近应加0.5级。
2011年3月云南和日本的地震,是与土星的逆行,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等距离赤道很近有关。
目前,利用纬度间不平衡天体引力变化,可以估算出地球上破坏性地震发震的大约时刻。
但目前还不能给出地球上地震的准确位置,随着对地球深入认识,今后能解决这个题。
考察和研究,宇宙天体引力的机械变化过程,对于地球的流体包容固体或固体包裹流体的影响;或者说,引力、流体、固体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和响应过程的特性,这样建立起来的地球动力学,才能更加接近客观实际。
总之,一部地球的演变史,就是不断追求其各方面平衡的变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