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看2008.5.11的昭和平成。
嘉宾问3人喜欢比自己年纪大还是小的女孩子。芋头的回答是年纪大一些的,凉介的回答是年上或同龄。


因为看不清芋头回答时的表情这里不做分析。但32在回答时,眼睛向左看,是在记忆里搜寻答案,说明他有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思考,至少不是现场乱编的。
那么芋头的回答呢,我们只能从之前的一些节目里找佐证。在06年的某一期Jr Q里,孩子们被要求写出自己珍视的人或物,芋头的答案是:外公的独生女(由美子)。所谓童言无忌,可以看出芋头有些小小的恋母。这也是为什么在若干年后攻顶的节目里,芋头很快就感觉到参加节目的孩子有些恋母倾向。相比芋头,32的家庭成员就不止母亲一个异性了,而且从他节目里熟练切菜的表现也能看出并没有来自父母的过多溺爱。综上,两人之间的第一个性格差异就出现了:对关爱的需求程度。越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越离不开他人的关爱。这就好比受到溺爱的孩子不敢自己看家(芋头在某期平成里说过自己不愿意一个人看家),因为没有安全感,而相对独立的孩子就能很好地应对。
再一次上理论。
弗洛伊德阐述过幼年时受到的溺爱和关注对一个人\性\的感知的影响。受过溺爱的人更喜欢身体接触,因为他们意识里知道身体接触是爱的表现(小时候有过不愉快经历的就会产生相反的想法)。大家不妨试着观察一下周围,是否那些受到父母更多关爱的孩子更容易与他人做出亲密的动作(楼主就有这样一个同学,每次和她出去,她都要十指紧扣)。人在小时候对\性\的感知主要来源于身体接触了,他们会记住愉悦的感受,甚至到了成年时都不会忘怀。


理论部分供大家参考,下面的分析就不会太露骨,尽可能隐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