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倒流回2005年的某一天,偶然听到电台主持人简短地介绍了一个刚出道的新人,然后就播了她的一首歌。还记得是佛山音乐台千色985的音乐推介环节。那天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把声音。这首冷门sidetrack《一人之夏》直到今天仍是我最爱的一首,没有之一。并非因为这是第一次听她的歌,而是因为这首精致的小清新中板从曲词,配乐,演绎,都实在太对我胃口了。
我记住了这个名字。回头找到其专辑一听,惊艳,从来无一个新人第一张专辑起点就这么高,真是当时萎靡多年乐坛的一股“泥石流”。但当时也只觉得她是个有点另类的小众歌手,都不知道在这个商业社会能生存多久,打死也没想到几年之后,其影响力竟然去到甘大。
第二年推出第二张唱片,水准大超预期。她的出现就像平地一声雷,久旱逢甘露,大家迅速接受了她。接下来的三年里,看着她推陈出新,结婚生子,直到08年因一首《喜帖街》踏上人生巅峰。一个作品题材以针砭时弊为主,基本不唱纯情歌的女歌手,竟能在香江主流乐坛大红大紫,简直是奇迹。
我记住了这个名字。回头找到其专辑一听,惊艳,从来无一个新人第一张专辑起点就这么高,真是当时萎靡多年乐坛的一股“泥石流”。但当时也只觉得她是个有点另类的小众歌手,都不知道在这个商业社会能生存多久,打死也没想到几年之后,其影响力竟然去到甘大。
第二年推出第二张唱片,水准大超预期。她的出现就像平地一声雷,久旱逢甘露,大家迅速接受了她。接下来的三年里,看着她推陈出新,结婚生子,直到08年因一首《喜帖街》踏上人生巅峰。一个作品题材以针砭时弊为主,基本不唱纯情歌的女歌手,竟能在香江主流乐坛大红大紫,简直是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