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话吧 关注:1,944贴子:31,983

回复:天津名人榜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高英培(1927年-2002年2月14日),天津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1948年,高英培师从赵佩茹先生。后在天津市和平区曲艺杂技团与范振钰合作。
作品:
《钓鱼》 表演:高英培、范振钰
《前线日记》 表演:高英培、范振钰
《不正之风》 表演:高英培、范振钰
《表态》 表演:高英培、范振钰
《贴膏药》 表演:高英培、范振钰
《下棋》 表演:高英培、范振钰
《进城》 表演:高英培、范振钰
《跳舞风波》 表演:高英培、范振钰
《好好好》 表演:高英培、阎月明、李金斗、孟凡贵、唐爱国
《孝子》 表演:高英培、孟凡贵
《双鱼对话》 表演:高英培、孟凡贵
《夸老师》 表演:高英培、孟凡贵
《如意不如意》 表演:高英培、孟凡贵


IP属地:天津76楼2017-08-17 12:44
回复
    牛群(1949年12月-),山东裔天津人,中国第七代相声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其师是著名相声演员常宝华。除相声外,还曾任《名人》杂志主编,曾任安徽省蒙城县副县长,现已辞职。
    历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
    1988年 《巧立名目》
    1989年 《生日祝辞》
    1990年 《无所适从》
    1991年 《亚运之最》
    1992年 《办晚会》
    1993年 《拍卖》
    1996年 《明天会更好》
    1997年 《两个人的世界》
    1998年 《坐享其成》
    1999年 《瞧这俩爹》
    2006年 《打工幼儿园》
    2007年 《策划》
    著名相声
    《小偷公司》
    《点子公司》
    《见机行事》


    IP属地:天津78楼2017-08-18 09:01
    回复
      徐国梁,(1876年-1923年11月10日),字辅洲,天津人,曾任上海淞沪警察厅厅长,1923年11月10日在上海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温泉浴室门前遭杀手枪击身亡,成为民国时期一轰动案件,也是江浙战争的导火索之一。
      早年投效淮军,1903年12月毕业于北洋警务学堂,任职于天津警察署。
      1913年调上海,任第三区警察署署长。
      1914年1月任改组后的江苏淞沪警察厅闸北分厅厅长。同年7月,升任淞沪警察厅厅长,负责上海华人界的社会治安。
      1915年1月,授陆军中将衔兼江苏省警务处长(当时上海属江苏省)。
      1919年压制上海响应五四运动的罢工罢市活动。1922年开设聚丰贸易公司,暗中贩毒。
      1923年10月授北洋将军府将军。同年,江苏督军齐燮元准备进攻浙江督军卢永祥,暗中联系拥有警察部队7000人的徐国梁。卢永祥之子卢小嘉怒而收买斧头帮帮主王亚樵,11月10日将徐刺杀。


      IP属地:天津79楼2017-08-19 10:38
      回复
        黄族民(1950年--),著名相声演员,人称“大黄”,天津人,师从马志明。原是天津中央制药二厂从事宣传工作的干部,本身就是相声爱好者,1987年马志明与谢天顺裂穴(结束搭档关系),黄族民开始追随马志明说相声,经过马志明的悉心指点,1988年起正式为马志明捧哏。
        代表作:
        《太平歌词》(马志明,黄族民)
        《数来宝》(马志明,黄族民)
        《大保镖》(马志明,黄族民)
        《拴娃娃》(马志明,黄族民)
        《反七口》(马志明,黄族民)
        《卖挂票》(马志明,黄族民)
        《拉洋片》(马志明,黄族民)
        《白事会》(马志明,黄族民)
        《卖布头》(马志明,黄族民)
        《夸住宅》(马志明,黄族民)


        IP属地:天津82楼2017-08-20 11:37
        回复
          孟广禄(1962年11月— )天津人,京剧演员,演花脸。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
          生于天津市河东区。幼入中国戏曲学校。1981年入天津市戏曲学校进修班,1984年成为天津市青年京剧团演员。1987年拜钳韵宏为师,并被方荣翔收为入室弟子。
          演出剧目
          《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连环套》、《铡美案》、《姚期》、《牧虎关》、《赤桑镇》、《锁五龙》、《探阴山》、《打龙袍》、《曹操父子》等。


          IP属地:天津83楼2017-08-21 06:19
          回复
            莫桂新(1917年-1958年8月15日)广东南海裔天津人,著名音乐家。
            莫桂新的父亲和四个兄弟随长辈自广东到天津做生意。莫家在天津开办了大型游乐场“大罗天”,以及天津第一家百货公司、西来饭店、民丰面粉公司。1917年,莫桂新生在天津日租界蓬莱街28号,这是由莫桂新的父亲及他的兄弟设计建造的西洋古典式建筑“莫志德堂”。莫桂新从小喜欢画画、排球、唱歌。自南开中学毕业后,1936年考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图案系学油画,在校期间他是排球队主力。因嗓音出色而被一位俄国籍声乐教授动员学习声乐。与莫桂新同年进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张权在声乐系学习,在该校二人相识。1937年11月该校内迁,二人随之辗转经贵州省、湖南省、云南省到陪都重庆。到重庆后,两人转入青木关国立音乐院学习声乐。1942年元旦,莫桂新和张权自青木关国立音乐院毕业后结婚。1943年和1945年,女儿莫纪纲、莫纪岚先后出生。1945年中日战争结束后,莫桂新全家回天津,居于天津明华里。莫桂新在耀华中学任音乐教师,与一些音乐人组织了“黄钟合唱团”,常一起唱《黄河大合唱》等歌曲,其中罗忻祖、王秉锐、华正文、莫桂新等人后来都成为音乐家。1947年6月,张权到美国学习声乐。


            IP属地:天津84楼2017-08-22 09:36
            回复
              孙家钟(1929年12月7日-2013年2月24日),著名理论化学家,科学院院士,生于天津市。
              1952年毕业燕京大学,同年分配吉林大学,在蔡镏生、唐敖庆等老一辈化学家率领下,参与了吉林大学化学学科的创建。1982年所参与的配位场理论方法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共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学术专著4部。1991年经评选被增补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学部委员。2013年2月24日,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春与世长辞,享年84岁。
              简历
              1929年12月7日 出生于天津市。
              1952年9月 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
              1952年12月 吉林大学化学系助教。
              1956年7月 吉林大学化学系讲师。
              1963年12月 吉林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1978年12月至1990年8月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教授,副所长,所长。
              1981年 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1989年至今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计算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1年1月 当选为科学院院士。


              IP属地:天津85楼2017-08-23 16:30
              回复
                查良钊(1897年-1982年12月12日),字勉仲,嘉兴裔天津人,查良鉴的胞兄,同时也是查良镛(金庸)的堂兄。中华民国教育家、慈善家。
                查良钊自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毕业后赴美国留学,格林内尔学院肄业,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后入读哥伦比亚大学两年肄业。1922年回国,历任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长、国立北京八校教职员代表联席会议主席、河南大学校长、河南省教育厅厅长等。1930年出任华北慈善联合会总干事,后任陕西省教育厅代理厅长,翌年又任长江水灾振济委员会常务委员、灾区工作组总干事。1934年出任北平艺文中学校长。中日战争期间,在甘肃天水创办了国立第五中学。1938年出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训导长。1945年又任国立昆明师范学院院长。后曾赴印度德里大学任客座教授。赴台后,曾任国立台湾大学心理系教授、训导长,并且是考试院第二至四届考试委员。1982年去世。


                IP属地:天津86楼2017-08-24 15:19
                收起回复
                  陈茹玉(1919年9月24日-2012年3月11日)福建闽侯裔天津人,有机化学家,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何炳林之妻。
                  陈茹玉于1942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6年与何炳林结婚。1948年前往美国留学,1952年获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学位。次年起在西北大学任副研究员。1956年与何炳林一同回国,此后一直任教于南开大学化学系,曾任南开大学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1980年当选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2009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2012年3月11日在天津逝世。


                  IP属地:天津87楼2017-08-25 16:52
                  回复
                    孙大伟(1948年-)河北裔天津人,拥有中华民国与美国国籍,企业家。他曾担任宽达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并在任内将麦当劳与T.G.I. Friday's等美国连锁餐饮品牌首度引进台湾,后又担任北京美大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董事长并将星巴克引进中国大陆。
                    孙大伟出生于天津;他的父亲孙湘德是一位中华民国陆军将官,他的母亲是宋景宪,他的祖父是孙连仲,他的外祖父是宋哲元。孙大伟是家中第四个儿子,他有兄长孙大强与弟弟孙大棣、孙大宇。
                    孙大伟在两岁时移居香港,后成长于台湾,又于中学毕业后至澳洲、美国求学并取得后者国籍移民当地担任电脑软件工程师。
                    麦当劳事业
                    1978年,孙大强与孙大伟在招待友人鲍比·关(Robert Kuan)至拉斯维加斯游玩时共同兴起将麦当劳引进亚洲的念头。1979年,鲍比·关向麦当劳提出在新加坡开设麦当劳之计划案,并于随后获该公司同意;此后,麦当劳出资50%、鲍比·关与孙大强合资出资17%,并由鲍比·关担任新加坡麦当劳董事长。
                    1983年,孙大强、孙大宇、孙大伟兄弟三人以境外华人身份成立“宽达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经鲍比·关与麦当劳公司连系保证在一年内取得营业执照并终获对方同意。孙大伟透过衣复恩之子衣治凡向经济部投资审议委员会提出申请,孙大强亲自对各主管部会首长进行游说,最终由投审会主委黎昌意通过投资案并顺利取得营业执照。
                    此后,孙氏兄弟与麦当劳公司以各自持股50%合资成立“台湾麦当劳餐厅股份有限公司”将其品牌事业引入台湾;孙大伟更招考大批干部,并带领其中六位至芝加哥汉堡大学受训。
                    1984年1月28日,台湾麦当劳在台北市民生东路三段开设第一间门市“台北民生店”,并于随后快速扩展;此时,孙大伟为宽达食品与台湾麦当劳之董事长,并掌握二者实际经营权。
                    1993年5月,因为账目问题以及部分经理人利用台湾麦当劳炒作房地产,孙家兄弟因此被迫将经营权交还麦当劳公司,并仅只保留持有股份。
                    1998年,孙大伟取得星巴克咖啡中国区代理权,成立“北京美大咖啡有限公司”。1999年1月,美大咖啡在北京开设第一间星巴克咖啡门市,随后在中国北方拓展据点。


                    IP属地:天津88楼2017-08-26 13:03
                    收起回复
                      童芷苓(1922年8月21日-1995年7月6日)江西南昌裔天津人,京剧演员,工旦行。
                      童芷苓早年曾在圣功女学、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学习,后回家从师学艺。11岁时便出演《女起解》,此后又演过《武家坡》、《虹霓关》等。1939年,与其父童汉侠一同组建公益社(后改名为苓剧团,其父任社长),演出过《大英杰烈》、《奇双会》、《花田错》等剧目。同年在《大风报》主编沙大风介绍下,拜荀慧生为师,后曾出演《霍小玉》、《元宵谜》、《香罗带》、《红娘》、《红楼二尤》等荀派剧。同时她还钻研四大名旦其余各派之长,曾自学程派《锁麟囊》,1947年又拜梅兰芳为师。后在上海定居,1955年加入上海京剧院,排演过《二度梅》、《赵一曼》、《尤三姐》、《武则天》、《送肥记》、《海港》等风格各异的剧目。同时她还经常涉猎电影,《尤三姐》、《宋士杰》、《傲蕾·一兰》等影片中都有她的身影。1987年前往美国定居。1995年在美逝世。
                      童芷苓之兄童遐苓、童寿苓,妹童葆苓,弟童祥苓皆为京剧演员。


                      IP属地:天津90楼2017-08-27 03:08
                      回复
                        魏秋月(1988年9月26日-),天津人,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司职二传手。效力于天津渤海银行女排,现披7号球衣。在2008-2012年间担任中国女子排球队队长。
                        5岁进入天津市少体校排球预备班,2000年进入天津市体校,2003年5月被现任天津女排主教练王宝泉从天津市体校调入天津女排一线队,2003年—2006年1月其间先后进入国少队、国青队,并成为天津女排主力二传手。2006年2月以临时借调的身份入选国家队,2007年正式进入国家队,并以主力二传身份随国家队打了四十余场国际大赛。2008年代表中国国家女排参加北京奥运会。2010年以女排主力二传兼女排队长身份参加女排世锦赛,仅获第十名,创中国女排在世锦赛上的最差成绩。但是魏秋月个人却获得了当届女排世锦赛最佳二传奖的荣誉,并饱受质疑。2011年中国女排在俞觉敏带队下低调出征世界杯赛,却意外获得第三名,并且是所有参赛队伍中唯一一支每场比赛都有得分进账的球队,因此也直接获得了伦敦奥运会参赛资格。魏秋月个人在二传技术统计中,仅次于日本女排主力二传竹下佳江,排名第二。
                        2013年,新的奥运会周期由郎平入主中国女排调整阵容,魏秋月退下队长之位,并且在郎平的安排下赴阿塞拜疆联赛打球。但是2013年的全国女排联赛第一阶段天津女排表现不佳,原有的主力二传米杨和主教练王宝泉之间关系紧张,并直接导致米杨被调整出队,魏秋月火速赶回天津女排效力,并带领天津女排取得联赛亚军。2014赛季,郎平重新征召魏秋月入队,魏秋月的伤病得到了控制,并且重新回到了中国女排主力二传的位置,并以主力二传身份参加2014年女排世锦赛,其丰富的经验及出色的表现,带领新一届的中国女排夺得银牌。2015年,魏秋月在郎平的安排下,赴美进行膝盖手术,并休养多月,令她在2015年有八成时间未能代表国家队出赛,至2015年女排世界杯才以第二替补二传身份进入14人名单。2016年,魏秋月依旧以老将的身份入选国家队集训大名单,而她一直直言希望可代表国家队参与多一届奥运,这亦是她的梦想。
                        2016年,面对二传位置的激烈竞争,魏秋月最后凭经验顺利入选中国女排奥运会的最终12人名单,在奥运会中亦得到不少首发机会,表现稳定,更在最关键的四分之一决赛中率领球队成功逆转巴西队。最终与中国女排在2016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夺得金牌。
                        多年来的征战使得魏秋月的膝盖积水严重,也影响到了她防守端的发挥,在郎平的安排下,魏秋月的伤病有所缓解。
                        2017年,魏秋月未有入选2017中国女排第一期集训大名单,渐渐从主力退下来。


                        IP属地:天津91楼2017-08-28 13:12
                        收起回复
                          张碧晨(韩文汉字音:장벽신 Jang Byeok Sin,在韩艺名:장비천 Jang Bi Cheon,英语:Zhang Bi Chen,1989年9月10日-)天津人,女歌手,《中国好声音》第三季总冠军。曾在韩国以女子组合Sunny Days成员身份正式出道,并获得“K-POP世界庆典”最优秀奖,故此备受关注,已于2014年3月退出Sunny Days,结束了练习生生涯。
                          2014年7月,张碧晨从韩国归来,参加第三季《中国好声音》获得四位导师转身,并选择那英导师战队;最终成为2014年《中国好声音》年度总冠军和“好声音”三季以来首位女冠军。2015年7月成立个人工作室。2016年9月10日生日会当天宣布同年12月10日于北京举行首个个人演唱会。2017年2月,获邀参与歌唱节目《歌手2017》成为新进歌手,首场以张学友的《时间有泪》参赛。


                          IP属地:天津92楼2017-08-29 06:00
                          收起回复
                            叶笃正(1916年2月21日-2013年10月16日),安徽安庆裔天津人,大气物理学家,科学院院士。
                            1916年,叶笃正生于天津的聚福里。幼时少言而内向。从小被父亲安排在私塾念书。在上中学之前,叶笃正一直在家,对外面的社会环境非常陌生。14岁时,叶笃正入南开中学学习。1935年,叶笃正自天津南开中学毕业,考入国立清华大学物理专业学习。1939年,叶笃正回到了位于云南的西南联合大学(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组而成)。在此,他结识了正在上大学四年级的钱三强,二人一起打乒乓球。在钱三强的建议下,叶笃正改变了原来学习物理学的初衷,决定学习气象学。
                            1940年,叶笃正自西南联合大学毕业,获国立清华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41年至1943年,叶笃正就读浙江大学史地研究所研究生,1943年毕业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1945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导师为大气物理学家罗斯贝。很快,叶笃正成了以罗斯贝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1948年11月,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关于大气能量频散传播》被誉为动力气象学的代表作之一。1946年至1950年,他在芝加哥大学进行研究工作(Research Meteorologist)。


                            IP属地:天津93楼2017-08-30 01:00
                            回复
                              吴毓麟(1871年-1944年)字秋舫。天津府天津县人,清末民初政治家、海军中将。
                              1886年(光绪12年),他入天津海军学堂,6年后毕业。此后,他历任海军教练处教习、天津海军学堂教习。1894年(光绪20年),他就职于陆军部海军处。翌年起,他历任地方官僚、直隶路矿总办、邮传部官僚。1908年(光绪34年),他回到海军处任视察。辛亥革命爆发后,他随唐绍仪参加南北议和,任代表团顾问。
                              中华民国成立后的1913年(民国2年),他任大沽海军造船所所长,获授海军少将衔。翌年,他兼任直隶海巡及全省水陆警察事宜。1915年(民国4年),他转任北京政府的导准事务局局长、直隶改良河工筹备处处长。2年后,他被任命为北洋铁工厂厂长。
                              1918年(民国6年),他任川粤湘赣四省经略使(后改直鲁豫巡阅使)曹锟的咨议。1921年(民国10年)7月,他任京兆河工局局长,11月获授海军中将衔。翌年6月,他任津浦铁路管理局局长兼津浦铁路督办。同年9月,他署鲁案善后督办,参与收回胶澳铁路。
                              1923年(民国12年)1月,他在王正廷临时内阁署理交通总长。同月,他在张绍曾内阁正式任交通总长。1924年(民国13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败北,吴毓麟下野。以后他寓居天津。1930年代他从事各种实业活动。
                              1944年(民国33年),吴毓麟逝世。享年74岁。


                              IP属地:天津94楼2017-08-31 16: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