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的热处理
1.正火处理 将钢加热至Ac3(铁-碳合金平衡图中奥氏体析出的开始线)或Acm(铁-碳合金平衡图中渗碳体从奥氏体中析出的开始线)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这种热处理操作叫正火。正火处理可消除齿轮内部过大的应力,增加齿轮的韧性,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正火处理常用于含碳量013%~015%的优质碳钢或合金钢制造的齿轮。 正火齿轮的强度和硬度比淬火或调质齿轮要低,硬度一般为HB163~217。因此,对于机械性能要求不很高或不适合采用淬火或调质的大直径齿轮,常采用正火处理。
2.调质处理
将钢淬火后进行高温(500~650℃ )回火,这种热处理操作称为调质处理。调质处理常用于含碳量013%~015%的优质碳素钢或合金钢制造的齿轮。 调质处理可细化晶粒,并获得均匀的具有一定弥散度的和具有优良综合机械性能的细密球状珠光体类组织———回火索氏体。一般经调质处理后,轮齿硬度可达HB220~285,对尺寸较小的齿轮,其硬度可再高些。调质齿轮的综合性能比正火齿轮要高,其屈服极限和冲击韧性比正火处理的可高出40%左右,强度极限与断面收缩率也高出5%~6%(对于碳钢)。调质齿轮在运行中易跑合、齿根强度裕量大、抗冲击能力强,在重型齿轮传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为提高软齿面齿轮的抗胶合能力及考虑到小齿轮工作比大齿轮繁重,故常用调质的小齿轮与正火或调质的大齿轮相配,其硬度差常在20~50个HB单位。
3.表面淬火
表面淬火多用于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制齿轮,它是通过改变零件表层组织以获得硬度很高的马氏体,而保留芯部韧性和塑性。齿轮经表面淬火后须进行低温回火,以便降低内应力和脆性,齿面硬度一般为HRC45~55。表面淬火齿轮承载能力高,并能承受冲击载荷。通常淬火齿轮的毛坯可先经正火或调质处理,以便使轮齿芯部有一定的强度和韧度。
4. 渗碳淬火 渗碳淬火是先将齿轮放入渗碳介质中,在900~950℃下加热、保温,使轮齿表面增碳,然后进行淬火,使表层得到马氏体。渗碳淬火齿轮常用含碳量为0110%~0125%的合金钢或高合金钢制造。渗碳淬火后,齿面硬度为HRC58~62,一般需进行磨齿或珩齿,以消除热处理后引起的变形。这类齿轮具有很高的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并能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
1.正火处理 将钢加热至Ac3(铁-碳合金平衡图中奥氏体析出的开始线)或Acm(铁-碳合金平衡图中渗碳体从奥氏体中析出的开始线)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这种热处理操作叫正火。正火处理可消除齿轮内部过大的应力,增加齿轮的韧性,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正火处理常用于含碳量013%~015%的优质碳钢或合金钢制造的齿轮。 正火齿轮的强度和硬度比淬火或调质齿轮要低,硬度一般为HB163~217。因此,对于机械性能要求不很高或不适合采用淬火或调质的大直径齿轮,常采用正火处理。
2.调质处理
将钢淬火后进行高温(500~650℃ )回火,这种热处理操作称为调质处理。调质处理常用于含碳量013%~015%的优质碳素钢或合金钢制造的齿轮。 调质处理可细化晶粒,并获得均匀的具有一定弥散度的和具有优良综合机械性能的细密球状珠光体类组织———回火索氏体。一般经调质处理后,轮齿硬度可达HB220~285,对尺寸较小的齿轮,其硬度可再高些。调质齿轮的综合性能比正火齿轮要高,其屈服极限和冲击韧性比正火处理的可高出40%左右,强度极限与断面收缩率也高出5%~6%(对于碳钢)。调质齿轮在运行中易跑合、齿根强度裕量大、抗冲击能力强,在重型齿轮传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为提高软齿面齿轮的抗胶合能力及考虑到小齿轮工作比大齿轮繁重,故常用调质的小齿轮与正火或调质的大齿轮相配,其硬度差常在20~50个HB单位。
3.表面淬火
表面淬火多用于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制齿轮,它是通过改变零件表层组织以获得硬度很高的马氏体,而保留芯部韧性和塑性。齿轮经表面淬火后须进行低温回火,以便降低内应力和脆性,齿面硬度一般为HRC45~55。表面淬火齿轮承载能力高,并能承受冲击载荷。通常淬火齿轮的毛坯可先经正火或调质处理,以便使轮齿芯部有一定的强度和韧度。
4. 渗碳淬火 渗碳淬火是先将齿轮放入渗碳介质中,在900~950℃下加热、保温,使轮齿表面增碳,然后进行淬火,使表层得到马氏体。渗碳淬火齿轮常用含碳量为0110%~0125%的合金钢或高合金钢制造。渗碳淬火后,齿面硬度为HRC58~62,一般需进行磨齿或珩齿,以消除热处理后引起的变形。这类齿轮具有很高的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并能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