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病三角在初级篇已经提到过了,现在我想说说人的作用,因为通过这么多年对植物的诊断,我发现让我们植物生病的很多情况都是由人为引起的,这也是我即将要说到的,病害四角关系中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人。
人在管理植物病害的系统中起着主要的作用,与病害的消长有密切的关系。最简单的例子比如:某某养了一盆花,但放在家里后基本不管了,那么花最后死了,直接导致花死亡的因素就是人。
但实际情况要比上面的例子复杂些,很多关心植物的人,会在发现植物长得不正常的时候去想办法解决的,这时候就会出现很多状况了,好的状况是,植物恢复健康,而不好的就千奇百怪了,常见的就有以下几种情况:
1. 用尽各种办法,植物依然没有转好。
2. 用了一些办法,植物有所好转,但后期依然转坏。
3. 用了一些办法,植物直接死亡。
我能想到的情况就上面这几种(如果吧友们还有其他的状况欢迎补充,最好是补上解决办法)
1分析:那么针对1的问题,首先给出分析,第一,植物是否真的生了病,还是因为刚被移栽到新环境,正处于适应过程,又或者是因为缺素或者根系生长不好等一类植物生理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这个时候如果当成是“病害”来防治的话,肯定的结果是防治效果不会理想,为什么呢?因为植物这个时候不是感染病原了,而是自身营养吸收出了问题,说通俗点就是营养不良。一说到营养不良,该怎么做想必大家也明白了,一个字“补”,关于缺素补营养的具体方法,我会在下一篇提到,这里就不多说了。
解决办法:补什么呢?作物缺素一般不会出现大量元素缺乏,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特点,多以氮磷钾大量元素为主,所以作物缺素主要以中微量元素为主,尤其是特殊时期,关键生理阶段缺素症状尤为明显,这个时候就需要大补了;还有种情况是植物移栽时出现的,这个时候如果以生理性病害为主的话,主要是植物新环境适应引起的,补以发育根系为主,补药也以促生新根,诱发新叶为主。
2分析:2在用了办法后,植物好转,然后又发病时什么情况呢?这也是现代植保的一个观念,植物在治疗后好转,说明药效起了一定作用,帮助植物抵抗住了病害,但是为什么后面又转坏了呢?重要的原因就是,植物在抵抗病害的时候消耗了大量能量,而在治疗后没有及时补充营养,导致植物后期还是因为抵抗力不足,长势太弱,因此没法转好。
解决办法:治疗加补药,双管齐下,在确定植物已经恢复见好的情况下,及时补充营养,保证植物后期长势的恢复,避免前期营养消耗太多,后期拖垮植物的现象出现。
3分析:用了方法,植物仍然死亡,这种情况一般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第一种,植物有可能处于发病晚期,根系和地上部分严重受损,因此药物治疗已经无法挽回了,所以,应将病株尽快处理,避免感染其它植株,这种情况多发于根部病害,前期根部感病受损,持续高温高湿天气,地上部分会明显有萎焉症状,然后在傍晚或温度降下来时,植株稍有恢复,若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避免错过最佳防治时期。
第二种,人为造成的药害,植物有些病害爆发严重时,施药人员会加大药物防治的剂量,这时最容易造成药害的发生,有个很好的例子跟大家分享,今年有一户果农枇杷前期病虫预防不到位,导致后期挂果时煤污病爆发,并且相当严重,农技员在开药方的时候剂量有所加大,其中有一个药为乳油剂型的,然后果农用的喷雾机是大功率穿透率更强,射程更远的果树上专用喷雾机,该喷雾机特点是,穿透力很强,因此大家能想到了,对果树叶子也有一定的穿透力,容易造成叶子机械损伤,最后,药物高剂量,乳油高浓度,喷雾机高穿透力,三方面因素直接导致枇杷药害,损失惨重。因此提醒用药人员,施药一定多方面考虑,特别是几种药剂复配时,切记采用多次混合法,将药剂混合均匀。
第三种,病害判断不准确。这种情况发生较小,多发生于喜欢倒腾植物的人身上,现在专业的农技员在配药时如果病害不确定,会采取复配方式,将针对不同病原的药物共同施用,提高防治效果,一般不会以单一药剂防治。
解决办法:植物有感觉,多观察,多留心,多了解,多方法。(码字太累了- -偷下懒)
人在管理植物病害的系统中起着主要的作用,与病害的消长有密切的关系。最简单的例子比如:某某养了一盆花,但放在家里后基本不管了,那么花最后死了,直接导致花死亡的因素就是人。
但实际情况要比上面的例子复杂些,很多关心植物的人,会在发现植物长得不正常的时候去想办法解决的,这时候就会出现很多状况了,好的状况是,植物恢复健康,而不好的就千奇百怪了,常见的就有以下几种情况:
1. 用尽各种办法,植物依然没有转好。
2. 用了一些办法,植物有所好转,但后期依然转坏。
3. 用了一些办法,植物直接死亡。
我能想到的情况就上面这几种(如果吧友们还有其他的状况欢迎补充,最好是补上解决办法)
1分析:那么针对1的问题,首先给出分析,第一,植物是否真的生了病,还是因为刚被移栽到新环境,正处于适应过程,又或者是因为缺素或者根系生长不好等一类植物生理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这个时候如果当成是“病害”来防治的话,肯定的结果是防治效果不会理想,为什么呢?因为植物这个时候不是感染病原了,而是自身营养吸收出了问题,说通俗点就是营养不良。一说到营养不良,该怎么做想必大家也明白了,一个字“补”,关于缺素补营养的具体方法,我会在下一篇提到,这里就不多说了。
解决办法:补什么呢?作物缺素一般不会出现大量元素缺乏,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特点,多以氮磷钾大量元素为主,所以作物缺素主要以中微量元素为主,尤其是特殊时期,关键生理阶段缺素症状尤为明显,这个时候就需要大补了;还有种情况是植物移栽时出现的,这个时候如果以生理性病害为主的话,主要是植物新环境适应引起的,补以发育根系为主,补药也以促生新根,诱发新叶为主。
2分析:2在用了办法后,植物好转,然后又发病时什么情况呢?这也是现代植保的一个观念,植物在治疗后好转,说明药效起了一定作用,帮助植物抵抗住了病害,但是为什么后面又转坏了呢?重要的原因就是,植物在抵抗病害的时候消耗了大量能量,而在治疗后没有及时补充营养,导致植物后期还是因为抵抗力不足,长势太弱,因此没法转好。
解决办法:治疗加补药,双管齐下,在确定植物已经恢复见好的情况下,及时补充营养,保证植物后期长势的恢复,避免前期营养消耗太多,后期拖垮植物的现象出现。
3分析:用了方法,植物仍然死亡,这种情况一般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第一种,植物有可能处于发病晚期,根系和地上部分严重受损,因此药物治疗已经无法挽回了,所以,应将病株尽快处理,避免感染其它植株,这种情况多发于根部病害,前期根部感病受损,持续高温高湿天气,地上部分会明显有萎焉症状,然后在傍晚或温度降下来时,植株稍有恢复,若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避免错过最佳防治时期。
第二种,人为造成的药害,植物有些病害爆发严重时,施药人员会加大药物防治的剂量,这时最容易造成药害的发生,有个很好的例子跟大家分享,今年有一户果农枇杷前期病虫预防不到位,导致后期挂果时煤污病爆发,并且相当严重,农技员在开药方的时候剂量有所加大,其中有一个药为乳油剂型的,然后果农用的喷雾机是大功率穿透率更强,射程更远的果树上专用喷雾机,该喷雾机特点是,穿透力很强,因此大家能想到了,对果树叶子也有一定的穿透力,容易造成叶子机械损伤,最后,药物高剂量,乳油高浓度,喷雾机高穿透力,三方面因素直接导致枇杷药害,损失惨重。因此提醒用药人员,施药一定多方面考虑,特别是几种药剂复配时,切记采用多次混合法,将药剂混合均匀。
第三种,病害判断不准确。这种情况发生较小,多发生于喜欢倒腾植物的人身上,现在专业的农技员在配药时如果病害不确定,会采取复配方式,将针对不同病原的药物共同施用,提高防治效果,一般不会以单一药剂防治。
解决办法:植物有感觉,多观察,多留心,多了解,多方法。(码字太累了- -偷下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