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斛明珠吧 关注:52贴子:1,883
  • 4回复贴,共1


1楼2017-06-25 15:37回复
    1、剧本
    内容自拟并提交一个完整且不少于五幕的政戏剧本
    2、剧本演绎
    任择题一剧本中一幕进行不少于五贴的演绎(可自行完成,也可自寻NPC对戏)
    3、奏折
    以“边境贸易论利弊”为议题,自拟一封奏折
    答题时间:2017年6月25日0:00——2017年6月28日20:00


    2楼2017-06-25 15:40
    回复
      2025-07-22 11:12: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背景】
      川黔湘等地“改土归流”之后,客商常将“苗地”化为“民地”,“环城外寸地皆苗,不数十年,尽占为民地”。官吏“盗行鱼肉,以致苗民不堪”,引起当地民众不满,提出了“逐客民,复故地”的口号,大举反清旗帜。嘉正元年,贵州松桃首先发动起义,湖南永绥及乾城也相继起而响应,波及湖南、贵州、四川三省。
      成都民间流传过一首民谣:“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传说清兵入关,四川境内发生连年混战,张献忠不得不退出成都。民谣就是说的张献忠兵败退出成都时,把“大西国”的金银财宝秘藏起来,为了将来能找到所藏之宝,不至于因年代久远而迷失,便设计了石牛和石鼓作藏宝记号,谁发现了石牛石鼓,就有可能找到“大西国”的神秘宝藏。
      【第一幕】四川秀山酉阳等地发生暴动,危及成都,上急调札穆秦长策、富察达瑜率援军进剿。数万官军会聚省城,军费兵饷成为重中之重。札穆秦长策与富察达瑜商议如何筹措军饷,议定由富察达瑜前去游说城中富豪捐响,然无人响应,一时陷入困境。
      (札穆秦长策,富察达瑜)
      【第二幕】时任四川布政使官A,为了摆脱困境,又存邀功之想,主动提出,愿将历年积存廉俸银四万两,缴贮四川库需,以资兵饷。然长策思虑,官A仅任四川布政使,何以家计充裕,心生疑虑,深觉此事事关重大,极有可能牵涉贪污案。遂密奏此事,上谕长策可暗中查访,并遣刑部左侍郎札穆秦延止、翰林院侍读学士卓多穆恩旭前来调查此事。
      (官A,札穆秦长策)
      【第三幕】钦差未到,长策便造访布政使府邸,见其府中并无僭越,反而家徒四壁,两袖清风,大为疑惑,既是清正廉洁,为何又拿得出四万两雪花银。
      (官A,札穆秦长策)
      【第四幕】延止到后与长策商议情况,延止认为长策贸然造访恐打草惊蛇。长策不以为然,认为官A一定早有准备,无惧查探,故而上不上门也无碍。延止斥之少年轻狂,令其好好带兵,少掺和此事。
      (札穆秦长策,札穆秦延止)
      【第五幕】数日后,达瑜围护成都,长策率亲兵与成都本地驻军,追击叛军至彭山,与其在江上进行水战。战时发现船年久失修,军备不足,本地驻军疏于练兵,难以抵抗。长策责问成都官军,得知平时及战时,诸将会饮,虽深箐荒麓间,蟹鱼珍错辄三四十品,而赏伶犒仆之费不与焉。凡粮台地,玉器裘锦成市,馈献、赂遗、赌博,挥霍如泥沙。长策大为震惊,军前怒斩将领数十。
      (札穆秦长策,成都官军B)
      【第六幕】此役战败,与叛军隔江对峙。此战折兵甚众,欲在附近乡镇补兵,却发现江口镇不见青壮男丁,一问之下,知二三年前,布政使征数百男丁徭役,至今未归家。
      (札穆秦长策,路人C)
      【第七幕】将此事传信延止,数日后得延止密探来报,四川地区曾有一首童谣,“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此言不虚,早在数年前,江口镇附近自从有人偶然淘得一个金盘后,布政使官A便私自组织人员开采,在此处发现数量众多的刻有“大西”年号的银锭及“西王赏功”金、银币,将珠宝转移后,屠戮所有民夫,藏尸于废弃矿洞之中,严密封锁消息。幸而有几名民夫趁乱逃出,为延止密探觅得,知晓此事。令长策查探废矿之中是否有民夫尸身。
      (札穆秦长策,密探D)
      【第八幕】趁两军都在修整时,长策领兵搜山,果不其然,发现一座废弃矿洞,发现当中藏尸数百,宛若炼狱,甚为可怖,是以传信于延止,确有其事,官A草菅人命,罪不容诛。
      (札穆秦长策)
      【第九幕】延止得信,派卓多穆恩旭、爱新觉罗述赞捉拿官A。江口金银已尽数掘完,远不止四万之数,然其他财宝却不知去向,二人搜查之下,发现官A家中墙壁床榻之下尽是金锭银锭。
      (卓多穆恩旭,爱新觉罗述赞)
      【第十幕】审问之下,得知此事并非官A一人所为,实则当地官僚官军均有牵涉,上下勾通,侵帑剥民,盈千累万,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案内各犯,俱属法无可贷,皆由札穆秦延止、卓多穆恩旭押解回京受审。
      (札穆秦延止,卓多穆恩旭)
      【第十一幕】此案告破,军饷已足。长策决意依山隘寨堡,扼守要路,坚壁清野,攻抚并施,通过筑寨堡、并村落,令百姓移居其中,将民间粮秣给养充实其内,又训练丁壮,进行防守,从而切断叛军同民众间的联系,使之无法得到粮草与兵源的补充,力量日渐枯竭。
      (札穆秦长策,富察达瑜)
      【第十二幕】"坚壁清野"与"寨堡团练"之策,已逐渐推广并发挥作用,于数月后,长策与达瑜率兵击溃叛军最后一道防线,将其全数歼灭。
      主号:札穆秦长策,札穆秦延止,富察达瑜,卓多穆恩旭,爱新觉罗述赞。
      马甲:官A,官军B,路人C,密探D


      3楼2017-06-25 18:41
      回复
        【背景】
        川黔湘等地“改土归流”之后,客商常将“苗地”化为“民地”,“环城外寸地皆苗,不数十年,尽占为民地”。官吏“盗行鱼肉,以致苗民不堪”,引起当地民众不满,提出了“逐客民,复故地”的口号,大举反清旗帜。嘉正元年,贵州松桃首先发动起义,湖南永绥及乾城也相继起而响应,波及湖南、贵州、四川三省。
        成都民间流传过一首民谣:“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传说清兵入关,四川境内发生连年混战,张献忠不得不退出成都。民谣就是说的张献忠兵败退出成都时,把“大西国”的金银财宝秘藏起来,为了将来能找到所藏之宝,不至于因年代久远而迷失,便设计了石牛和石鼓作藏宝记号,谁发现了石牛石鼓,就有可能找到“大西国”的神秘宝藏。
        【第一幕】四川秀山酉阳等地发生暴动,危及成都,上急调札穆秦长策、富察达瑜、爱新觉罗述穆率援军进剿。数万官军会聚省城,军费兵饷成为重中之重。二人商议如何筹措军饷,议定由富察达瑜前去游说城中富豪捐响,然无人响应,一时陷入困境。
        (札穆秦长策,富察达瑜)
        【第二幕】时任四川布政使官A,为了摆脱困境,又存邀功之想,主动提出,愿将历年积存廉俸银四万两,缴贮四川库需,以资兵饷。然长策心生疑虑,官A仅任四川布政使,何以家计充裕,深觉此事事关重大,极有可能牵涉贪污大案。遂密奏此事,上谕长策可暗中查访,并遣刑部左侍郎札穆秦延止、翰林院侍读学士卓多穆恩旭前来,借督军之名调查此事。
        (官A,札穆秦长策)
        【第三幕】钦差未到,长策便造访布政使府邸,见其府中并无僭越,反而家徒四壁,两袖清风,大为疑惑,既是清正廉洁,为何又拿得出四万两雪花银,当中十分蹊跷。
        (官A,札穆秦长策)
        【第四幕】延止到后与长策商议情况,延止认为长策贸然造访恐打草惊蛇。长策不以为然,认为官A一定早有准备,无惧查探,故而上不上门也无碍。延止斥之少年轻狂,令其好好带兵,少掺和此事。
        (札穆秦长策,札穆秦延止)
        【第五幕】数日后,达瑜围护成都,长策率亲兵与成都本地驻军,追击叛军至彭山,与其在江上水战。战时发现船年久失修,军备不足,本地驻军疏于练兵,部队松散,是以导致此役战败。长策责问成都官军,得知平时及战时,诸将会饮,虽深箐荒麓间,蟹鱼珍错辄三四十品,而赏伶犒仆之费不与焉。凡粮台地,玉器裘锦成市,馈献、赂遗、赌博,挥霍如泥沙。长策大为震惊,军前怒斩有关将领数十。
        (札穆秦长策,成都官军B)
        【第六幕】此战折兵甚众,与叛军隔江对峙,长策欲在附近乡镇补兵,却发现江口镇不见青壮男丁。盘问附近乡民,始知四五年前,布政使征数百男丁徭役,至今未归家。
        (札穆秦长策,乡民C)
        【第七幕】长策将此事传信延止,数日后得延止密探来报,四川地区曾有一首童谣,“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此言不虚,早在数年前,江口镇附近自从有人偶然淘得一个金盘后,布政使官A便私自组织人员开采,在此处发现数量众多的银锭及金、银币,将珠宝转移后,屠戮所有民夫,藏尸于废弃矿洞之中,严密封锁消息。幸有几名民夫趁乱逃出,为延止密探觅得,知晓此事。令长策查探废矿之中是否有民夫尸身。
        (札穆秦长策,密探D)
        【第八幕】趁两军都在修整时,长策领兵搜山,果不其然,发现一座废弃矿洞,发现当中藏尸数百,宛若炼狱,甚为可怖,是以传信于延止,确有其事,官A草菅人命,罪不容诛。
        (札穆秦长策)
        【第九幕】延止得信,派卓多穆恩旭、爱新觉罗述赞捉拿官A。江口金银已尽数掘完,远不止四万之数,然其他财宝却不知去向,二人搜查之下,发现官A家中墙壁床榻之下尽是金锭银锭。
        (卓多穆恩旭,爱新觉罗述赞)
        【第十幕】审问之下,得知此事并非官A一人所为,实则当地官僚官军均有牵涉,上下勾通,侵帑剥民,盈千累万,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案内各犯,俱属法无可贷,皆由札穆秦延止、卓多穆恩旭押解回京受审。
        (札穆秦延止,卓多穆恩旭)
        【第十一幕】此案告破,军饷已足,兼有兵部行走爱新觉罗述穆领兵增援,长策决意依山隘寨堡,扼守要路,坚壁清野,攻抚并施,通过筑寨堡、并村落,令百姓移居其中,将民间粮秣给养充实其内,又训练丁壮,进行防守,从而切断叛军同民众间的联系,使之无法得到粮草与兵源的补充,力量日渐枯竭。
        (札穆秦长策,富察达瑜,爱新觉罗述穆)
        【第十二幕】"坚壁清野"与"寨堡团练"之策,已逐渐推广并发挥作用,于数月后,长策与达瑜率兵击溃叛军最后一道防线,将其全数歼灭。
        (札穆秦长策,富察达瑜)
        主号:札穆秦长策,札穆秦延止,富察达瑜,卓多穆恩旭,爱新觉罗述赞,爱新觉罗述穆。
        马甲:官A,官军B,乡民C,密探D


        5楼2017-06-26 19:58
        回复
          【第五幕】
          【铅云低垂,江岸山林呼啸,摆出风雨欲来的架势,江水滚滚而逝,配上身披盔甲、一言不发地蹲在江边不知道在干嘛的少年,好!好一幅英雄末路的壮烈图景。忽然,少年起身,握一块土豆大的鹅卵石,猛地飞掷到江里,激起水花,惊动了在江边埋头喝水的踏炎。踏炎一声嘶鸣,伴着少年破音的愤怒吼声,传进驻扎江畔的营地里。】
          你他娘的吓唬谁呢!老子还没怕过谁!
          【末了顿了顿,想起阿玛的板子,闷闷补上一句】有种来跟小爷马上单挑!
          【又惊起飞鸟阵阵。】
          ——
          【站在江边发泄了一阵,确定将江边的游鱼和岸上的飞鸟都吓走了,这才忿忿吐出口中叼着的狗尾巴草,拿起长枪唤了踏炎往营地里走。】
          【步步皆是不甘。自请长缨前来平乱,一路所向披靡,未尝败绩,直将贼逆赶至彭山,以为在此可将叛军一举歼灭,谁知战船年久失修,刚开出来就在这破山沟沟里翻了船,带来的当地兵士是些弱鸡,自己带的亲兵净是些旱鸭子,还打个毛。顺手将头上因落水带上的枯叶胡乱扒拉下来,还做着千军万马避白袍的美梦,转眼就在这江上被人击得粉碎,老子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想着吐出一口浊气,营门下迎面撞见自己副官和成都领军杨五来,愈发恨得牙痒痒。一步上前揪住来人的领子】你他娘的不知道死字怎么写的?为什么船只年久失修,到了江水就散架?为什么你的人个个脑满肠肥,军队不堪一击?
          【连声诘问,见他似有话要说,厌弃地暂时松开】说!说不出原因,老子宰了你。
          ——
          敷衍之语!【所辩解不过是什么近年倏无战事,疏于操练,又无军饷来维修战船云云。听得心烦,将长枪交予副将,利落抽出他腰刀,横于杨五脖颈,白刃锋利,已见血口。语气中已是十分的不耐烦】
          再**比?布政使有闲钱拿出四万两白银作为我们的兵饷,你们还不富得流油?【说着,将刀口送入几分,血沿着锋刃滴落,鹰眸攫住他惶恐神色】赶紧说实话!
          【这个杨五估摸着是文官出身,看着五大三粗,说起官话来一套一套的,什么平时诸将会饮,虽深箐荒麓间,蟹鱼珍错辄三四十品,而赏伶犒仆之费不与焉……大致是听明白了,军饷之用全让这些混账平日挥霍了,搞得小爷只有驾着这破船在叛军面前落了下风,吃了败仗,毁了小爷的不败战绩不说,还折了好些亲兵,贼气。】
          【怒不可遏,收刀一脚踹翻杨五,斥与副官】马上号令全军集合!
          ——
          【黑云压来,旌旗猎猎,挎刀立于营台之上,居高临下,巡视一圈,营内如今确如副将所报,此役虽伤亡甚众,幸而精锐犹在,只是败于叛军之手,士气有些低迷。肃了神色,沉声道】将人都带上来。
          【亲兵将五花大绑的数十人带上来,由东往西排好,趁军队集合的间隙,逼问出有牵扯的数十人,上至副将,下至把总,凡有涉及的,都让亲兵一道捆了来,今天小爷就要严肃军法,威心以刑。并指一横,指着这些人,目凝台下,声越,如翙入云】以杨五为首,此数十子,上不恤下,削敛无度,营私徇己,不恤饥寒,侵竭府库,擅给其财,致使食不禀粮,军不省兵,船甲不具,兵器不备,尝此败绩!
          【背着刚刚副官数落的文绉绉的条条罪状,越说越气,反正将在外,不受君命,当务之急是整肃军队,严明军纪,以振士气,当断则断,不若以斧钺之威,诛杀不从令者。阖目须臾,不闻声响,唯嗅到兵甲铁锈、黄沙泥腥,倏然睁目,已有决断,厉声】
          法令不行,实乃三军之蠹!轻,慢,盗,欺,背,乱,误,七罪皆具,三军之行,令出如山,令不可犯,犯令者斩!
          ——
          【令出,如山。】
          【人头依次落地,鲜血喷溅,染红了黄土,本是刀头舔血的人,于杀戮也是司空见惯,偏偏今日看着就有些晕眩。扬眉抬首,想望一望天,却不见天色,只有皂纛似血。】
          【此间鸦雀无声,思虑今日事毕,应与副将商讨去附近乡镇征兵事由了,便令人收拾营台,挥手让士兵们散去。顷刻间台下便无人逗留,心中暗道,看来今日立威还是有点用的,兵书上所言,将之所麾,莫不心移,将之所指,莫不死前矣,指日可待也。】
          【回身离去时,正是狂风大作,挎刀阔步,翎羽翻飞。心想,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大概就是我这样吧,我可真几把帅啊。】


          7楼2017-06-26 23: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