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10年5月,原名传媒学院,2015年1月改为现名。学院是学校应用性专业综合改革试验田,承载着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使命。2013年,学院入选中宣部、教育部10所部校共建新闻学院试点单位。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95人,正高职11人(含高级记者1人),副高职25人,博士(含在读)27人,博士后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4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学院现开设新闻学、广告学、文化产业管理、摄影、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I、播音与主持艺术II(空乘与礼仪)、网络与新媒体等8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762人。其中,新闻学、广告学、动画、摄影专业为省特色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为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院拥有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150余人。
学院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9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项目2项)、3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0余项厅局级科研项目,以及20余项应用研究课题和社会服务项目。学院建有安徽省重点人文社科基地——“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和安徽省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传媒与艺术综合实验中心”。学院实验实训中心拥有27个专业实验室,设备总值近2000万元。
学院自进入全国首批部校共建新闻学院行列以来,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和安徽师范大学以建设一流新闻学院、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这一目标,共建管理体系、共商培养方案、共建核心课程、共建双师队伍、共建实验基地、共建研究平台,投入了专项资金。学院将以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和“双一流”建设为牵引,大力实施平台领院、制度立院、内涵兴院、人才强院战略,不断优化学院文化生态和育人环境,构建向上向善的价值导向,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发展氛围;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意识,以“人品、特长、贡献”为人才标准,采取激励措施,树立以发展意识为导向的价值观,为建设一流新闻学院、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95人,正高职11人(含高级记者1人),副高职25人,博士(含在读)27人,博士后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4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学院现开设新闻学、广告学、文化产业管理、摄影、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I、播音与主持艺术II(空乘与礼仪)、网络与新媒体等8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762人。其中,新闻学、广告学、动画、摄影专业为省特色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为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院拥有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150余人。
学院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9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项目2项)、3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0余项厅局级科研项目,以及20余项应用研究课题和社会服务项目。学院建有安徽省重点人文社科基地——“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和安徽省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传媒与艺术综合实验中心”。学院实验实训中心拥有27个专业实验室,设备总值近2000万元。
学院自进入全国首批部校共建新闻学院行列以来,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和安徽师范大学以建设一流新闻学院、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这一目标,共建管理体系、共商培养方案、共建核心课程、共建双师队伍、共建实验基地、共建研究平台,投入了专项资金。学院将以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和“双一流”建设为牵引,大力实施平台领院、制度立院、内涵兴院、人才强院战略,不断优化学院文化生态和育人环境,构建向上向善的价值导向,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发展氛围;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意识,以“人品、特长、贡献”为人才标准,采取激励措施,树立以发展意识为导向的价值观,为建设一流新闻学院、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