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避暑吧 关注:25贴子:78
  • 0回复贴,共1

神农架避暑圣地电话15897802516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倚房县、竹山且近武当,地跨东经109°56′~110°58′,北纬31°15′~31°75′,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辖5镇3乡和1个国家级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个国有森工企业林业管理局、1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区管理局、林业管理局和湿地公园均为正处级单位),林地占85%以上。神农架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制,直属湖北省管辖,是中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神农架被学界誉为华中生态要塞、天然森林水塔和绿色碳汇基地。2011年11月,神农架成为由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确定的全国首批10个森林旅游试点单位之一。北京时间2016年7月17日,中国提交的湖北神农架自然遗产申请项目通过了表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0处世界遗产。
基本信息
中文名:神农架
外文名:Shennongjia Forest Region
别称:华中屋脊
下辖地区:神农架林区现辖5镇、3乡,67个行政村、7个居民委员会、328个村民小组,1个国家级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个林业管理局,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
建立时间:1970年
面积:3253平方公里
人口:8万人
GDP:9917元(2008年)
地理位置: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
著名景点:神农架神农顶 ·天燕原始生态旅游区 ·神农架红坪 ·神农架 ·燕子垭 ·小龙潭野考站 ·板壁岩 ·燕子洞 ·风景垭 ·神农架旅游滑雪场 ·神农架动植物标本馆·武山湖 ·天门垭 ·香溪源 ·神农祭坛·六道峡 ·金猴岭 等。
地标建筑:神农架自然博物馆
地域名人:高鹏程;李世勋等。
知名产业:旅游产业
机场:神农架机场(规划)
电话区码:0719
邮编区码:442400
政府驻地:松柏镇常青路18号
火车站:神农架站(规划)
行政区类别:林区,副地级
所属地区:中国湖北省
下辖地区:6镇2乡
地理位置:湖北西部
面积:3253平方公里
人口:76140(2010年)
方言:西南官话-鄂北片、荆宜片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神农顶,红坪,燕子垭
车牌代码:鄂P
党委书记:周森锋
区长:杜海洋
区划代码:429021
类别:旅游景区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建筑面积:3253平方公里
建造时期:1970年
开放时间:夏06:30-17:30冬07:00-17:30
票价:319元
相关推荐
神农架野人
神农架林区
武当山
神龙架
湖北省
十堰市
丹江口水库
大兴安岭
乐山大佛
洞庭湖
鄱阳湖
秦岭
黄果树瀑布
天门市
恩施市
武夷山
福建省南平市下辖市
鄂州市
九寨沟
婺源县
宜昌市
神农顶风景区 神农架野人 神农架属于湖北哪个市 神农架旅游
简介
正在加载神农架
神农架位于中国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地区,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此架木为梯,采尝百草,救民疾夭,教民稼穑而得名。这里海拔超过3000米的高山有六座,被称为“华中屋脊”。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神农架成为第四纪冰川时期各种动植物的避难所和栖息地,几乎囊括了北自漠河、南至西双版纳、东自日本中部、西至喜马拉雅的所有动植物物种。因此,神农架被世人誉为“物种基因库”、“天然动物园”和“绿色宝库”。
1986年,国务院批准神农架为“国家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
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神农架列为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
1992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又将神农架定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点”。
2013年9月9日,在韩国济州岛召开的世界地质公园评审会,神农架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荣膺“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称号,并成为湖北首个世界地质公园。
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北京时间2016年7月17日,中国提交的湖北神农架自然遗产申请项目通过了表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0处世界遗产。
历史沿革
远古时期,神农架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是燕山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将其抬升为多级陆地,成为大巴山东延的余脉。
据传神农架是华夏始祖、神农炎帝在此搭架采药、疗民疾矢的地方。他在此“架木为梯,以助攀援”,“架木为屋,以避风雨”,最后“架木为坛,跨鹤升天”。
神农架人文历史久远,早在20多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活动。
秦汉以来,神农架地区分属历朝历代邻近州郡县管辖(仅三国至隋初设绥阳县),清代隶属湖北省郧阳府房县及宜昌府兴山县。由于这里谷深林密,交通不便,历来为兵家屯守之地。唐中宗被贬为庐陵王后,命神农架山脉为“皇界”。
清顺治、康熙及嘉庆年间,义军刘体纯部及白莲教军先后在此屯守11年之久。
革命战争时期,贺龙红三军在此建立苏维埃政府。
正在加载神农坛
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中至60年代初,国家以采伐木材为主要目的着手对神农架进行开发,并于1966年修通贯穿南北的公路。
1970年国务院以〔1970〕国发47号文件,批准神农架林区建置,由湖北省直辖,行政地域由房县、兴山、和巴东三县毗邻区域划出,国土面积3253平方公里。此后行政隶属几经变更,终于于1987年确定直属省辖,是中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省辖行政区。
1971年划归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管辖,1972年3月复归省辖,1976年5月划归郧阳地区革命委员会管辖。
1980年11月,湖北省政府批准成立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撤销神农架林区革命委员会。
1985年1月,湖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改变神农架林区行政领导管理体制的通知》,决定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从l985年2月1日起,由郧阳地区行署代管改为省人民政府直接领导。
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湖北省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正式对外国人开放。
地理环境
位置
神农架位于第二第三级阶梯交界处,在湖北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依房县、竹山且近武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地形
神农架位于中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由大巴山脉东延的余脉组成中高山地貌,区内山体高大,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神农架平均海拔1700米。山峰多在1500米以上,其中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海拔2500米以上山峰20多座,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2011年9月21日修正为3106.2米),成为华中第一峰,神农架因此有“华中屋脊”之称。西南部的石柱河海拔仅398米,为境内最低点,相对高差达2708.2米。
气候
正在加载神农架
神农架,位于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区,气温偏凉而且多雨,年平均气温
为12℃,年降水量900~1000毫米。海拔每上升100米,季节相差3~4天。由于一年四季受到湿热的东南季风和干冷的大陆高压的交替影响,以及高山森林对热量、降水的调节,形成夏无酷热、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地处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区,受大气环流控制,气温偏凉且多雨,并随海拔的升高形成低山、中山、亚高山3个气候带。年降水量也由低到高依次分布为761.4~2500毫米不等,故立体气候十分明显,
神农架的气候随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低1℃左右,季节相差3~4天。随海拔增高渐次迭现暖温带、中温带、寒潮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境内不同地点的温度从冬季最低零下20℃至夏季最高37℃。九月底到次年四月为神农架的冰霜期。神农架立体小气候明显,“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现象常有发生。其气候时空变化较大,有“六月雪,十月霜,一日有四季”之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6-25 11: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