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已有50余年办学历史。随着安徽水利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机电工程系在办学条件、专业建设、专业改革、师资力量、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就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已经成为安徽水利水电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
机电工程系现有专兼职教师50余人,其中从企业聘请了10余名生产、管理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任兼职教师,专任教师队伍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占70%以上,硕士学历及以上占80%以上,师资团队中含教授4人,副教授6人,高级工程师8人(兼职教师),讲师25人,机电工程系教学团队结构合理,老中青比例适当,团队中拥有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水利部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校级教坛新秀1人。其中机电一体化教学团队2009年被安徽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教学团队。
经过多年建设,机电工程系在专业建设与改革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目前已开设机电一体化、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电气自动化、供用电技术、输变电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应用和楼宇智能化技术等7个专业。其中,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2002年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国家级重点改革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007年被列为“国家级示范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2009年被教育厅列为“省级特色专业”,输变电工程技术专业2013年被省教育厅列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在专业建设方面,机电工程系全力打造“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车间”的专业建设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拥有一批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和优秀教学课件,主编、参编教材 80余 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不断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
机电工程系高度重视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按照“虚拟仿真技能训练平台”、“引入式生产车间型校内实训平台”、“融入式校外实训平台”和“预就业式顶岗实习平台”的建设理念,已建有PLC、虚拟仿真、柔性生产线、检测技术、变频技术、自动控制、电控技术等校内实训室,同时与行业、企业共建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其中与金德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共建的“融入型实训基地”,2012年被省教育厅列为省级“电气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先进的实验实训条件和校外基地建设模式为学生技能培养提供了有利保障,在同类院校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机电工程系在学生管理与就业方面成绩喜人,创新学生管理模式,贯彻“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理念,其中《服务皖江承接产业城市带——机电类专业卓越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被立项为省级建设项目,不断探索学生就业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渠道,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机制,构建就业网络,多次获院级“就业先进集体”荣誉,毕业生就业立足本省,面向国内。机电工程系还率先实行“订单式”教育,先后冠名举办了“曼图班”、“江淮班”、“保变天威班”、“京东方班”等“订单式”就业班级。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高于97%,部分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在省内院校机电类专业中始终名列前茅,毕业生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f9b55c4f81fbe091c5ec31c5b610c30/3d503312b31bb051fc49d99a3c7adab44aede03e.jpg)
机电工程系现有专兼职教师50余人,其中从企业聘请了10余名生产、管理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任兼职教师,专任教师队伍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占70%以上,硕士学历及以上占80%以上,师资团队中含教授4人,副教授6人,高级工程师8人(兼职教师),讲师25人,机电工程系教学团队结构合理,老中青比例适当,团队中拥有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水利部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校级教坛新秀1人。其中机电一体化教学团队2009年被安徽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教学团队。
经过多年建设,机电工程系在专业建设与改革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目前已开设机电一体化、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电气自动化、供用电技术、输变电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应用和楼宇智能化技术等7个专业。其中,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2002年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国家级重点改革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007年被列为“国家级示范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2009年被教育厅列为“省级特色专业”,输变电工程技术专业2013年被省教育厅列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在专业建设方面,机电工程系全力打造“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车间”的专业建设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拥有一批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和优秀教学课件,主编、参编教材 80余 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不断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
机电工程系高度重视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按照“虚拟仿真技能训练平台”、“引入式生产车间型校内实训平台”、“融入式校外实训平台”和“预就业式顶岗实习平台”的建设理念,已建有PLC、虚拟仿真、柔性生产线、检测技术、变频技术、自动控制、电控技术等校内实训室,同时与行业、企业共建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其中与金德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共建的“融入型实训基地”,2012年被省教育厅列为省级“电气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先进的实验实训条件和校外基地建设模式为学生技能培养提供了有利保障,在同类院校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机电工程系在学生管理与就业方面成绩喜人,创新学生管理模式,贯彻“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理念,其中《服务皖江承接产业城市带——机电类专业卓越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被立项为省级建设项目,不断探索学生就业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渠道,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机制,构建就业网络,多次获院级“就业先进集体”荣誉,毕业生就业立足本省,面向国内。机电工程系还率先实行“订单式”教育,先后冠名举办了“曼图班”、“江淮班”、“保变天威班”、“京东方班”等“订单式”就业班级。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高于97%,部分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在省内院校机电类专业中始终名列前茅,毕业生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f9b55c4f81fbe091c5ec31c5b610c30/3d503312b31bb051fc49d99a3c7adab44aede03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