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礼仪之:父慈子孝的父子之礼。
套用弟子规的一句话,养不教父之过。首先要教子女的仪态言谈、接人待物。文化知识和做人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讲了一则小故事,曾子的妻子上集市去,小儿子跟在后面哭泣。孩子
母亲说:“你回去,等我回来给你杀个猪吃。”她去集市回来,曾子打算抓猪来杀。妻子阻止说
:“不过是和小孩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可不是开玩笑的对象。小孩没什么才智,要靠父
母作出样子才会跟着学,完全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了他,也就是教儿子学会骗人。做
母亲的欺骗孩子,孩子就不相信母亲了,这不是进行教育的方法。”于是就把猪杀掉煮了。
类似这严母严父的教子女,古代还有许多,其中孟母三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对于孩子长大之后要报恩于父母,则为孝。孔子认为的孝,不紧是赡养父母,更要尊敬、善待。也就有了百善孝为先。
比如父母使唤时,要立刻答应。父母交给自己办的事情,一定要办。在父母面请,不得轻佻物理,不能放纵自己、要貌端庄、即使父母有了过失,自己也不能有怨言,假如父母发脾气,鞭打得自己流血,也不能心存恨意。类似这种“孝”,我国古代的例子甚多,逐渐产生了一种孝文化。
提起这种“愚孝”,也许我们会嗤之以鼻,是对是错谁知道呢?现在的不孝子到是多了。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5127f02b8b7d0a27bc90495fbee760d/8d68c11349540923b57270ce9858d109b2de49bb.jpg)
(卖子孝父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