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口:尤溪沿岸的古老码头
作者: 张宗铝
站在尤溪县坂面镇古迹口龙潭的岸边,仿佛可以看到一队队光着臂膀的船夫逆水而上,听到他们“嘿哟、嘿哟”的船歌……
古迹口,方言“护德口”,位于尤溪干流古迹支流的出口处和坂面、街面、大坪的三角地带。古迹支流从青坑、常山缓缓流出,途径古迹口,注入尤溪。其中中游的常山村洋面较大,呈圆形,接近古迹村突然狭窄,然后又逐渐开阔。两个村子连起来,呈宝葫芦状,古迹村就在宝葫芦之口。因而,“护德口”的原名极有可能是“葫芦口”的谐音。因古今语言的变化和外来人员的直译,葫芦口成了“护德口”。
尤溪干流经过仁厚(原名林后)、古迹口两个村庄的交界处,因蓬莱山山脉的延伸,形成了一个大转弯。拐角处,水面宽阔,水深千尺,传说有龙出没,大旱年头常有百姓到水边求雨。而龙王总是不负众望,每逢干旱季节,总能降点甘霖。当地臣民为了感谢龙王,上奏皇上恩准,敕封为“龙潭”。皇帝派凌御史(凌辉,坂面人)运送皇上亲笔题写的“龙潭”石碑至此。凌御史面对宽阔的水面说:“如果露出龙头来,我便把圣旨立于岸边,若不露出龙头我便调转船头回坂面。”老龙王担心御史害怕,便把龙尾露出水面。龙尾起时,风雨大作,大浪滔天。御史见状惊恐万分,即刻调转船头,船行至坂面凤岩时,依然惊涛骇浪。御史担心翻船,便叫随从立即将皇帝亲笔题写的“龙潭”石碑倒入水中。自此,水面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古迹口龙潭牌匾一起运来的还有台溪乡凤山村吉祥寺的石碑,吉祥寺的圣旨石碑至今还在。后人为了纪念皇帝亲笔题写的石碑,把“护德口”更名为“古迹”,“古迹口”的名称就是这样得来的。
尤溪干流上的古码头自下而上虽然很多,但只有雍口、源湖、古迹三个地方是货物的集散地,其余都是目的地。其中雍口最为繁华,因为它是尤溪至尤溪口的中间地段,往来船只大多在雍口隔夜。货物达到雍口后,一部分销往到溪尾、洋中、中仙,一部分继续往上运输。源湖也在尤溪至尤溪口的中间地段,同样是船夫、乘客食宿的地方,货物可以运送到玉石、下堡、墘美、丁地、百丈漈、直达沙县,但由于所经过的村庄人口较少,生意不如雍口。古迹口与雍口、源湖虽然都是尤溪沿河的重要码头,但与前两个码头相比,在地理位置上更有优势。主要特点是尤溪干流在这里有个大转弯,形成宽大的船坞,可以同时停泊吃水量较大的船只,日常均有十几艘木船停靠在这里,给商贸往来带来极大的便利。但它也与前两个码头相似,都是货物的集散地,也是商人住宿、娱乐的好地方。古迹村的常山自然村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盛产白石灰。石灰是古代建筑的重要原材料,常山生产的石灰主要经过古迹口销往全县各地,所以古迹首先是石灰的销售市场,史称“灰行”。其次,古迹、常山、青坑、大坪直至德化都盛产毛竹,古代毛竹最大的用途是造纸。因此古迹口又是纸业的销售市场,史称“纸行”。第三,因古迹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又是当地大米的销售市场,史称“米行”。所以,古往今来古迹口有灰行、纸行、米行“三行”之称,目前地名还有“下行”“尾行”等。
古代,从省城福州运往尤溪的货物主要有食盐、洋油(煤油)和生活用品。古迹口是食盐、洋油(煤油)和生活用品的集散地,相当于如今的交易市场。于是,许多客商纷至沓来,古迹口成了多民族的聚集地。据了解,古迹口有林、庄、李、郑、张、罗、陈、黄、兰、雷、王、潘、卢、谢、刘、钱、徐等十八个姓氏,但个别姓氏目前已经没有了。他们大多是泉州、晋江、永春、闽清等地的客商及其后裔。由于商业发达,解放前原住民只有一百来人的古迹口,就有三家药店、三家客栈、一家赌庄,并长期有福州方向来的妓女入住,人称“客店婆”。所以,解放前夕古迹口又有纸行、米行、婊行“三行”之称。同时还有打铁、做篾等手工业作坊。如今,古迹口古民居、官道、巷口、古井、学堂、戏台等犹存,其中客店巷是古时候最为拥挤的巷陌,它的边上就是“客店婆”长期营业的地方。
从古至今,古迹口的水陆交通十分发达。由于龙潭水面宽阔,船坞避风性能好,直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古迹口一直是船夫卸货、休息的好地方。如今,古迹口至街面、德化和古迹口至大坪、德化的交通依然繁忙。由于现阶段交通运输能力的大大提高,古迹口的商业作用远不及过去,但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却十分丰富。首先是古民居、古街、古巷、古井、古码头遗址,其次是古迹口位于罗汉山的脚下,罗汉山是尤溪县目前唯一没有开发的省级自然保护区。
作者: 张宗铝
站在尤溪县坂面镇古迹口龙潭的岸边,仿佛可以看到一队队光着臂膀的船夫逆水而上,听到他们“嘿哟、嘿哟”的船歌……
古迹口,方言“护德口”,位于尤溪干流古迹支流的出口处和坂面、街面、大坪的三角地带。古迹支流从青坑、常山缓缓流出,途径古迹口,注入尤溪。其中中游的常山村洋面较大,呈圆形,接近古迹村突然狭窄,然后又逐渐开阔。两个村子连起来,呈宝葫芦状,古迹村就在宝葫芦之口。因而,“护德口”的原名极有可能是“葫芦口”的谐音。因古今语言的变化和外来人员的直译,葫芦口成了“护德口”。
尤溪干流经过仁厚(原名林后)、古迹口两个村庄的交界处,因蓬莱山山脉的延伸,形成了一个大转弯。拐角处,水面宽阔,水深千尺,传说有龙出没,大旱年头常有百姓到水边求雨。而龙王总是不负众望,每逢干旱季节,总能降点甘霖。当地臣民为了感谢龙王,上奏皇上恩准,敕封为“龙潭”。皇帝派凌御史(凌辉,坂面人)运送皇上亲笔题写的“龙潭”石碑至此。凌御史面对宽阔的水面说:“如果露出龙头来,我便把圣旨立于岸边,若不露出龙头我便调转船头回坂面。”老龙王担心御史害怕,便把龙尾露出水面。龙尾起时,风雨大作,大浪滔天。御史见状惊恐万分,即刻调转船头,船行至坂面凤岩时,依然惊涛骇浪。御史担心翻船,便叫随从立即将皇帝亲笔题写的“龙潭”石碑倒入水中。自此,水面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古迹口龙潭牌匾一起运来的还有台溪乡凤山村吉祥寺的石碑,吉祥寺的圣旨石碑至今还在。后人为了纪念皇帝亲笔题写的石碑,把“护德口”更名为“古迹”,“古迹口”的名称就是这样得来的。
尤溪干流上的古码头自下而上虽然很多,但只有雍口、源湖、古迹三个地方是货物的集散地,其余都是目的地。其中雍口最为繁华,因为它是尤溪至尤溪口的中间地段,往来船只大多在雍口隔夜。货物达到雍口后,一部分销往到溪尾、洋中、中仙,一部分继续往上运输。源湖也在尤溪至尤溪口的中间地段,同样是船夫、乘客食宿的地方,货物可以运送到玉石、下堡、墘美、丁地、百丈漈、直达沙县,但由于所经过的村庄人口较少,生意不如雍口。古迹口与雍口、源湖虽然都是尤溪沿河的重要码头,但与前两个码头相比,在地理位置上更有优势。主要特点是尤溪干流在这里有个大转弯,形成宽大的船坞,可以同时停泊吃水量较大的船只,日常均有十几艘木船停靠在这里,给商贸往来带来极大的便利。但它也与前两个码头相似,都是货物的集散地,也是商人住宿、娱乐的好地方。古迹村的常山自然村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盛产白石灰。石灰是古代建筑的重要原材料,常山生产的石灰主要经过古迹口销往全县各地,所以古迹首先是石灰的销售市场,史称“灰行”。其次,古迹、常山、青坑、大坪直至德化都盛产毛竹,古代毛竹最大的用途是造纸。因此古迹口又是纸业的销售市场,史称“纸行”。第三,因古迹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又是当地大米的销售市场,史称“米行”。所以,古往今来古迹口有灰行、纸行、米行“三行”之称,目前地名还有“下行”“尾行”等。
古代,从省城福州运往尤溪的货物主要有食盐、洋油(煤油)和生活用品。古迹口是食盐、洋油(煤油)和生活用品的集散地,相当于如今的交易市场。于是,许多客商纷至沓来,古迹口成了多民族的聚集地。据了解,古迹口有林、庄、李、郑、张、罗、陈、黄、兰、雷、王、潘、卢、谢、刘、钱、徐等十八个姓氏,但个别姓氏目前已经没有了。他们大多是泉州、晋江、永春、闽清等地的客商及其后裔。由于商业发达,解放前原住民只有一百来人的古迹口,就有三家药店、三家客栈、一家赌庄,并长期有福州方向来的妓女入住,人称“客店婆”。所以,解放前夕古迹口又有纸行、米行、婊行“三行”之称。同时还有打铁、做篾等手工业作坊。如今,古迹口古民居、官道、巷口、古井、学堂、戏台等犹存,其中客店巷是古时候最为拥挤的巷陌,它的边上就是“客店婆”长期营业的地方。
从古至今,古迹口的水陆交通十分发达。由于龙潭水面宽阔,船坞避风性能好,直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古迹口一直是船夫卸货、休息的好地方。如今,古迹口至街面、德化和古迹口至大坪、德化的交通依然繁忙。由于现阶段交通运输能力的大大提高,古迹口的商业作用远不及过去,但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却十分丰富。首先是古民居、古街、古巷、古井、古码头遗址,其次是古迹口位于罗汉山的脚下,罗汉山是尤溪县目前唯一没有开发的省级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