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继续观看下面的“变态表现”—— 变态表现二:“十八来没有兴建过一间小学”
这是对于中心城区来说的。
1984年,高明县恢复建制后的第一间城区小学——荷城一小建成(当时叫高明镇第一小学)
1990年,荷城三小建成(当时叫高明镇第三小学)
1994年,沛明小学建成(香港沛明公司投资兴建)
如果从荷城三小算起,城区已经有18年没有兴建过一间小学;如果从沛明小学算起,也有14年没有兴建过一间小学了。(注:德信实验小学是当时的三洲镇兴建的,西安实验小学是当时的西安镇兴建的,况且它们都位于郊区)
1997年,高明掀起了撤校、并校的风潮,由更楼镇牵头发起,先是撤并只有几十名学生、1—2名教师、实行复式班教学的麻雀小学,进而改造薄弱学校,新建了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让家长们感觉到子女读书有望,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于是,各镇纷纷仿效。近几年,各镇街的撤校、并校风更是变本加厉,但方向已走向畸形,无论是几十人的学校,还是几百人到一千人的学校,盲目撤并——连班额本来就严重偏大的中心城区荷城街道也不例外。
偏远山区的家长苦不堪言:天还没有亮,就要叫醒自己孩子并送到村口等校巴(注意:校巴是不可能同时到达各村的,因此学生必须提前半个小时以上在村口等),孩子常年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学生几岁开始就离开父母到远方生活,生活得不到照顾还是小事,严重的是亲情变得越来越淡薄,学生普遍缺乏感恩之心;本来农村家庭的收入普遍都不富裕,撤并学校后,额外增加的校巴费、住宿费、伙食费等,使他们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有部分家长为了减轻负担,干脆把本村的几名学生集中起来,在学校附近租房住,然后家长每月轮流派人去照顾他们——可想而知,几名学生集中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安全系数有多高?
下面的事例是据某些人调查所得。更楼X村要到XX小学上学,家长没办法,只有在白石附近集体租房子住。为了照顾这些孩子的生活起居,于是家长们商量,同村有孩子读书,家长实行轮流照顾制,每位家长轮流为租房读书的孩子洗衣做饭……不知道是增加了农民的负担还是减少了农民的负担?
还有明城的X明小学,几百人的学校也要撤并,就在身边的学校没了,天才蒙蒙光学生就要搭车求学,睡眠不足,身体不好,没有精神,怎样读书?没有童真的孩子,学习有乐趣吗?孩子们免了学杂费,可又多出了各种不知名堂的费用,苦的是农民家长,苦的是山区的孩子。
小学生还是以方便就近上学为好,况且,现在镇里的小学生都集中到中心小学就读,但那些中心学校的设施也不是那么先进,其师资力量及其使用也不见得比农村麻雀学校优胜很多。
城区的状况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心城区的建设和发展,各镇人口纷纷涌向城区,人们以跳出农门为荣,到2003年达到一个鼎峰(近几年已放缓,并有回流的趋势)。城区的学生人数每年都猛烈剧增,几间大学校(一小、沛明、三小)都是60—70名学生挤在一间巴掌大的教室上课(高峰期有的学校曾试过每个班近80人)。在同一个班里,学生一个紧挨着一个,桌椅板凳之间实在没有多少空隙。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由于一个班级学生太多,平常上课就要尽量大点声,否则,坐在后排的学生听课会很辛苦。石岐小学、泽英小学的情况和上面的学校差不多。
但是,城区的校舍和面积并没有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增加,“山也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原来计划兴建的、与跃华中学接壤的跃华小学的土地,已被高明区教育局和原荷城街道教育办公室(现中山社区居委)侵占,放在原荷城街道教育办公室前的“跃华小学奠基石”也不知所踪。
撤并学校是好事,我支持适当适量并校,不过应该是撤并薄弱学校,撤并那些整个学校只有几十名学生,而且校舍破旧、设施陈旧、危房严重的学校。但是高明并非如此,而是一刀切——无论是刚改造完的薄弱学校(很多已兴建了崭新的教学楼——现在都已荒废或转卖),还是地域、位置、条件、人数等布局都比较合理的学校。人家并校是做大做强,合并后,不但学生增加,教学设备配置水平、教学场所面积等等都大幅提升,但高明撤并后的学校,教学设备配置不见得有很大提升,学校也不增加面积,学生却不断增多,想活动的地方都不多。
再来说说中学。在上世纪末跃华中学落成后,城区不但没有再新增初中,连高明二中的初中部都取消了,靠近城区的三洲中学也并到偏远的富湾中学,这样下来,城区内普通初中只剩下荷城中学和跃华中学,这两间中学的规模都不算大,如何应付超过20万的城区户籍人口?还有流动人口呢??
高明曾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并且排位一年比一年靠前,2002年排50位,2003年排42位,2004年排41位,2005年排36位,2006年排32位,2007年排32位,2008年不敢参评。作为一个“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区,多年来竟然无法自筹资金新建一所学校!
这是对于中心城区来说的。
1984年,高明县恢复建制后的第一间城区小学——荷城一小建成(当时叫高明镇第一小学)
1990年,荷城三小建成(当时叫高明镇第三小学)
1994年,沛明小学建成(香港沛明公司投资兴建)
如果从荷城三小算起,城区已经有18年没有兴建过一间小学;如果从沛明小学算起,也有14年没有兴建过一间小学了。(注:德信实验小学是当时的三洲镇兴建的,西安实验小学是当时的西安镇兴建的,况且它们都位于郊区)
1997年,高明掀起了撤校、并校的风潮,由更楼镇牵头发起,先是撤并只有几十名学生、1—2名教师、实行复式班教学的麻雀小学,进而改造薄弱学校,新建了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让家长们感觉到子女读书有望,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于是,各镇纷纷仿效。近几年,各镇街的撤校、并校风更是变本加厉,但方向已走向畸形,无论是几十人的学校,还是几百人到一千人的学校,盲目撤并——连班额本来就严重偏大的中心城区荷城街道也不例外。
偏远山区的家长苦不堪言:天还没有亮,就要叫醒自己孩子并送到村口等校巴(注意:校巴是不可能同时到达各村的,因此学生必须提前半个小时以上在村口等),孩子常年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学生几岁开始就离开父母到远方生活,生活得不到照顾还是小事,严重的是亲情变得越来越淡薄,学生普遍缺乏感恩之心;本来农村家庭的收入普遍都不富裕,撤并学校后,额外增加的校巴费、住宿费、伙食费等,使他们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有部分家长为了减轻负担,干脆把本村的几名学生集中起来,在学校附近租房住,然后家长每月轮流派人去照顾他们——可想而知,几名学生集中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安全系数有多高?
下面的事例是据某些人调查所得。更楼X村要到XX小学上学,家长没办法,只有在白石附近集体租房子住。为了照顾这些孩子的生活起居,于是家长们商量,同村有孩子读书,家长实行轮流照顾制,每位家长轮流为租房读书的孩子洗衣做饭……不知道是增加了农民的负担还是减少了农民的负担?
还有明城的X明小学,几百人的学校也要撤并,就在身边的学校没了,天才蒙蒙光学生就要搭车求学,睡眠不足,身体不好,没有精神,怎样读书?没有童真的孩子,学习有乐趣吗?孩子们免了学杂费,可又多出了各种不知名堂的费用,苦的是农民家长,苦的是山区的孩子。
小学生还是以方便就近上学为好,况且,现在镇里的小学生都集中到中心小学就读,但那些中心学校的设施也不是那么先进,其师资力量及其使用也不见得比农村麻雀学校优胜很多。
城区的状况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心城区的建设和发展,各镇人口纷纷涌向城区,人们以跳出农门为荣,到2003年达到一个鼎峰(近几年已放缓,并有回流的趋势)。城区的学生人数每年都猛烈剧增,几间大学校(一小、沛明、三小)都是60—70名学生挤在一间巴掌大的教室上课(高峰期有的学校曾试过每个班近80人)。在同一个班里,学生一个紧挨着一个,桌椅板凳之间实在没有多少空隙。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由于一个班级学生太多,平常上课就要尽量大点声,否则,坐在后排的学生听课会很辛苦。石岐小学、泽英小学的情况和上面的学校差不多。
但是,城区的校舍和面积并没有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增加,“山也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原来计划兴建的、与跃华中学接壤的跃华小学的土地,已被高明区教育局和原荷城街道教育办公室(现中山社区居委)侵占,放在原荷城街道教育办公室前的“跃华小学奠基石”也不知所踪。
撤并学校是好事,我支持适当适量并校,不过应该是撤并薄弱学校,撤并那些整个学校只有几十名学生,而且校舍破旧、设施陈旧、危房严重的学校。但是高明并非如此,而是一刀切——无论是刚改造完的薄弱学校(很多已兴建了崭新的教学楼——现在都已荒废或转卖),还是地域、位置、条件、人数等布局都比较合理的学校。人家并校是做大做强,合并后,不但学生增加,教学设备配置水平、教学场所面积等等都大幅提升,但高明撤并后的学校,教学设备配置不见得有很大提升,学校也不增加面积,学生却不断增多,想活动的地方都不多。
再来说说中学。在上世纪末跃华中学落成后,城区不但没有再新增初中,连高明二中的初中部都取消了,靠近城区的三洲中学也并到偏远的富湾中学,这样下来,城区内普通初中只剩下荷城中学和跃华中学,这两间中学的规模都不算大,如何应付超过20万的城区户籍人口?还有流动人口呢??
高明曾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并且排位一年比一年靠前,2002年排50位,2003年排42位,2004年排41位,2005年排36位,2006年排32位,2007年排32位,2008年不敢参评。作为一个“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区,多年来竟然无法自筹资金新建一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