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吧 关注:454,783贴子:2,617,614

回复:自来水,引水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人问:如果乾隆帝能够多活50年,中国还会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打败吗?强人回答,感触颇多。
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失去了儒道精神,而不是宣扬儒道造成的。这种失去,是满清造成的。为了维护统治,满清费尽心思地破坏中华固有的文化、思想和科技。
并且将愚昧和麻木植入我们的民族。手段高明得难以想象。以至于,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仍固执的认为落后来自于文化,而不是满清。孔子也成了满清的替罪羊。悲哉。
我们需要恢复中华文化的本来面貌。找回能够让我们智慧、远见和自豪的正宗的中华文化。不是那些早已面目全非的东西。
下面是具体的分析:先回顾一下明末和清末的情况。
万历三十六年(1608),澳门陷入混乱。香山知县蔡善继获知此事,单车驶澳,平息了骚乱。事后制定了《制澳十则》,对违法葡萄牙人严厉惩处。葡萄牙人犯罪,可由葡萄牙人自行处置。牵涉华人的,需交中国官员审判。后来,常有葡萄牙人,被送去广州审判打屁股。
1662年,郑成功击败荷兰收复台湾,不多说了。
有人很不屑:葡萄牙荷兰只是小国。怎么不说说英法呢?因为,十六七世纪葡萄牙荷兰才是西方海洋世界的超级强国。英国的工业革命,是18世纪的事了。
上面2件事,也许不全面,但也能反应出明朝对待西方强国的态度和能力。
清朝就不说了,温习一下清朝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
几场战争,把中国几千年发展的经济成果,全贡献给了别人。能不穷?
明朝的一个知县和一个地方势力,就能将西方列强收拾得顺顺的。清朝举国之力却是一败再败。相同的民族,基本相同的疆域,不同的go-vern-ment,造就的完全不同的结局。不由得想问一句:满清和明go-vern-ment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60楼2018-05-19 10:13
回复
    法兰西喜剧院,其成员享受国王的津贴,研究活动受到资助。同时代的康熙,则忙着进行文字狱,以维护满族统治的合法性。
    路易十四发动了大量的对外战争,打造了一个鼎盛一时的法国。康熙热忠打内仗建功立业。对外只和俄国发生过冲突,面对俄罗斯一股小小的远东军,康熙煞费苦心。
    路易十四为了发展海外贸易,拓展海外殖民地,将国门大开。加强法国与欧洲及世界的联系;而康熙在开海禁海问题上,长期犹豫不决,最后以禁海告终。
    禁海不仅使中国造船技术一路滑坡,也导致离奇事情的发生:明末对世界地理已有相当程度的认识,清末竟没人知道欧洲在哪(还有其他原因:销毁相关地理和科技书籍等)。有人会说:明朝也禁海,为什么只说清朝的不是?好问题,后面会谈。
    康熙和路易十四比较之后,我们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皇帝的个人能力和成就并不成正比。皇帝的个人能力,似乎也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眼光和优秀的辅佐人才。
    康熙晚年,禁止公开讨论天文预兆和历法研究。因为这些内容,涉及到清朝的合法性。1715年,康熙在科举考试中也禁止了相关内容。此前两年,乡试和会试的策问,都已禁止涉及天文、乐律和计算方法。
    就这样,文字狱成了清朝的一项基本国策。以一人之力,成功改变考官及书生的兴趣几百年,真是能干至极。清朝后期无知无能的种子,就是康熙一粒粒播下的。这也是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突然明白:皇帝能干未必就是好事。有时,甚至会成为某些民族的灾难。
    顺便看一下,一直被大家骂的,所谓黑暗的大明朝。
    大明朝最懒的皇帝应该是万历帝了。30年不上朝,真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风景。如果你知道这件事是在:皇权与文官制度发生了剧烈冲突,皇权受到压制的情况下发生的,不上朝是万历帝的消极对抗。你会有何感想呢?
    皇权受到压制,怎么可能?不是说明朝很黑很专制的吗?是啊,已经专制到皇权都受到了压制了!不可思议吗?确实。开始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这和我脑子里的印象完全不同耶。后来才知道:以前被洗脑了。
    言归正传。皇权受压制时,万历帝没有因为大臣与他作对而杀过一人。不上朝也并不是不办公,万历年间的很多大事小情,都是万历帝处理的。大的如万历三大征(全胜),特别是明朝的援朝逐倭战争,一直是在万历关心和支持下进行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62楼2018-05-19 10:16
    回复
      小的如利玛窦进京传教,建立教堂等,都是在万历过问下,得以顺利进行的。东西方文明得以交流,万历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不可思议?)顺便说一句: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其实是个笑话。除清朝外,中国历朝都是开放的,真正的第一人哪能跑到清朝去呢?林则徐不过是清朝看世界的第一人罢了。
      事实上,明朝的皇权是有限的,内阁是很成熟的。很多国家大事都是内阁处理了。内阁的老大称为首辅,类似与现在的总理或者首相。
      这些内阁成员大都是学时渊博,德高望重,聪明绝顶之人(有时也会有些**)。这些人的努力,成了大明皇帝懒散的资本。这就是明朝的部分皇帝不勤政,机构却能一直正常运行的原因。
      以往的各个朝代,包括明朝,皇帝的"治统"之外,还存在着一个"道统"。明朝的官员很骄傲地认为自己掌握着道统,因而经常和皇帝争执。官员常常不以皇帝的标准看问题,动辄在朝堂与皇帝发生争执而据理力争。
      有时皇帝气得没招了,就打大臣的屁股。即便这样,这些官员依然义无反顾。因为,被皇帝处罚的同时,获得了另一种荣誉--整个国家,整个文化界,都认为大臣是对的,而皇帝错了。
      这就是:吾更爱真理。为什么那么多人去赞扬亚里士多德,却没人愿意了解一下自己的祖先呢?自卑来源于无知。
      清朝吸取了这个教训,通过种种努力,把道统收到皇帝手中。实现道统和治统统一的王朝,历史上,只有满清一个。
      清朝是如何实现的呢?
      首先:皇帝大力提倡程朱理学。这个不新鲜,只是程度加重了很多和太多。读书人熟读八股,只为科考得中,两耳不闻窗外事。
      富国强兵的技术和思想却鲜有涉及,极大地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读书人的智慧和良心都没了,国家怎么能好?清朝后期无能愚昧的种子,又播种了一些。(明朝虽然也提倡程朱理学,但影响有限。)
      其次:侮辱和痛贬名儒的人格,使他们颜面扫地,根本没资格以名儒自居。更别指望他们像明朝官员那样和皇帝争高下了。康熙三十三年,康熙帝召集翰林官员作文。题目:理学真伪论。
      自己做考官,翰林官员当考生。羞辱这帮以才学自居的文人,包括自己的老师熊赐履和一些已经过世的名儒。骂这些人是假道学,同时以皇帝的威严痛斥当世名儒。告诉人们:真正懂道学的是皇帝,真理在皇帝手中!
      大臣失去道统,就失去了制衡皇权的王牌。治统与道统的统一,使得清王朝成为历史上最为专制的王朝(很多人以为:其他朝代也是这样的,因而大骂自己的祖先。把清朝的做为扩大到5000年的历史,是不对的哦)。
      清朝的文武百官,自称奴才,口称主子,开口闭口皇上圣明,就这样出来了。没人敢和皇上争高下了,皇上能不圣明?奴才也顺便出来了。奴才需要的是听话,不是才干。
      最后,当然就是杀头了。明朝能容一个骂皇帝的海瑞,清朝不能容一个哭庙的金圣叹。专制与否,在这里表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康熙初年,庄廷龙修《明史》,庄家被灭族。
      这样的事多得很,有兴趣的自己找相关资料吧。有思想的人几乎被杀尽,事情做到这份儿,能不愚昧不落后?难怪小日本会笑话我们。此外,满清律规定:凡汉人三十人以上集会者,以谋反罪论处。这可是古往今来第一次,满清真是有开拓精神呢!
      一句话:康熙是一个能干的人,但他不是一个好皇帝。甚至可以说:康熙是个很糟糕的皇帝!那么,谁才算是伟大的皇帝呢?古代中国,伟大的皇帝不少呢。有兴趣的,了解一下隋文帝杨坚,一个被遗忘的人。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63楼2018-05-19 10:16
      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64楼2018-05-19 10:17
        回复
          的事,也就不难理解了。
          声明:说这些可能影响民族团结,我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我也希望各民族和睦共处,更没有要伤害谁的意思。但这是事实,影响重大,不能不说的。
          至于康乾盛世,清朝国力居世界第一,则要归功于中国雄厚的基础。以往各朝代,中国的国力都是世界第一,不是到了满清才第一的。明朝经济总量占世界45%,清朝约占30%。这说的还只是量,如果,涉及到质(科技、文化、思想等),那满清和明朝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明末崇祯年间,中国耕地总数783万顷。而顺治16年,中国耕地总数是549万顷。乾隆31年,达到741万顷,才接近明末。
          明末,传教士利玛窦的《中国札记》这样记载中国:这里物质生产极大丰富,无所不有,糖比欧洲白,布比欧洲精美… …人们衣饰华美,风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礼,谈吐文雅。而乾隆时来访的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则说: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 …很多人没有衣服穿… …军队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
          这就是康乾盛世的本质。
          清朝这个专制残暴和扭曲都达到顶峰的朝代,骨气和思想,早已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中国传统的为官直言敢谏,为史秉笔直书的观念彻底被摧毁。后来又被东西方列强欺负和蹂躏,国人的自卑和媚外也顺便产生了。
          被征服和奴役的太久,都进了潜意识,形成了习惯。直至现在,还有那么多***,自己不行,却认为祖先和文化有问题。漠视那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65楼2018-05-19 10:18
          回复
            看看现在:
            那么多人以拿外国绿卡为荣;那么多女明星以嫁外国人为荣;那么多人心甘情愿的做西方资本家的奴才;那么多……已经把国人自卑和媚外表现的淋漓尽致了。这是不对的。
            飞船上天和北京奥运,那么多人关注,为什么?借此获得一点点的自豪罢了。这是不够的。(小子够狂,口气大得没边了。)
            那么,怎样才够呢?寻找。只有找到我们民族的智慧和自豪感的源泉,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才能获得属于我们民族的骄傲。
            撒切尔夫人说过:"中国成不了超级强国。因为中国没有能够推进自己,削弱西方国家的,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说(思想)。"真是入木三分,不愧一代豪杰。她也提醒国人:超级强国是需要领袖气质的,漠视民族智慧的民族难当大任。
            满清已经成为历史,就让它过去吧。但是,反省,发现,重整旗鼓,是不能不做的。可惜,这么久了,还没人做。大家都不做,就让我这个不自量力的小人物来吧。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下面是明朝和清朝的一些情况。
            中华文化在唐宋达到鼎盛。明朝的文化成就,大家看看"影响中国的100本书"的明朝部分就知道了。满清完全是文化荒漠。 260多年只产生了一部伟大的著作:红楼梦。内容还是揭露清朝的腐朽的。曹雪芹为了躲避文字狱,才以小说的形式表现。
            思想上相对唐宋较为严苛的明朝,思想家也是层出不穷:王守仁,李贽,王廷相,顾宪成,吕坤,顾炎武,黄宗羲等。伟大人物的诞生,必然伴随着伟大的智慧。
            而两百六十年的满清,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竟没有一个思想家。满清本没有思想,却压制汉人。使中国,在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思想上处于一片空白。(难怪会被嘲笑)直到现在,国人还没有醒悟,悲哀莫大于此。
            从胸怀上看,汉唐明的中国和类似于现在的美国。对外表现为自信、开放、开明和吸收。真正闭关锁国的只有满清一朝。
            七下西洋的太监英雄--郑和;足智多谋的和尚军师--姚广孝;百科全书式的王爷--朱载堉;史上唯一封侯的女将--秦良玉;文武兼备的一代宗师--王守仁;为研究西学加入天主教的宰相--徐光启……明朝的开放与精彩哪是清朝可以想象的。
            明朝虽然也禁海,却不是彻底的禁,而是时禁时开。即便后期官方从海洋退出,海洋世界也不是权力真空。海商和海盗成为海上的统治者。郑成功之父郑芝龙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出现在中国海域的荷兰船只,常被郑芝龙部截获。天启七年,郑军与驻台荷兰军还发生了一场战争。结果,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西方海洋强国,荷兰战败。此外,明朝非常重视与西方的交流,积极吸收西方先进的技术。那个木匠皇帝朱由校,还为中西交流做了很大的贡献呢。(误解历史,愧对祖先。)
            人格和气节方面,中国的文化从来都是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来都是教育人们威武不屈贫贱不移;从来都是要人以礼义仁智信廉耻来自律;从来不乏铁骨铮铮之人。
            且不说:蒙恬-教尔等尝尝帝国铁骑的滋味儿;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苏武-牧羊;陈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冉闵-力挽狂澜,拯救华夏于危亡之际;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杨坚-重建中华文明和秩序;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岳飞-还我河山,满江红;虞允文-国难当头,挺身而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就是明朝也不乏: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海瑞-不畏强权,刚直不阿;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郑成功-驱逐荷虏,收复台湾等高节之士。而满清却盛产奴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66楼2018-05-19 10:19
            回复
              奴才从来都是卑躬屈膝的,哪来的人格和气节?士大夫无耻是为国耻。两百六十年啊,中国竟无一个真正的人,奴性被破天荒得发扬光大深入骨髓。祖国,我为你痛哭!
              明朝的太监也是个不能不说的话题。由于刘瑾和魏忠贤的关系,明朝的太监名气好象特别大。这两个人做了不少坏事,出了名,连累了其他人。不过,他们就是他们,不能代表全部太监。
              实际上,明朝有贡献的太监远多于祸国者:七下西洋的英雄郑和;助徐阶清除大奸臣严嵩的黄锦;助张居正改革的冯保;危险之中保护小皇子的怀恩等,都是太监。
              太监是一个群体,有好有坏,不是一些人认为的:只要是太监都是坏蛋。有人可能会问:"冯保还贪污呢,你怎么把他也算到好人里了?明显的偏见。"又一个好问题,赞一个。
              冯保是贪污,不过,他也是张居正的变法的有力支持者。没有他,变法恐怕也不会那么顺利的。变法限制了王公大臣的胡来,让百姓减轻负担,国库充盈。他的贡献远远超过他的贪污。又不是圣人,有点问题是难免的,看人要看大局。
              而且,冯保后来也被处置了。而清朝的贪污更厉害:"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甚至皇帝也捞,还捞得更厉害:"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就很能说明问题。据说,和珅的财产是清王朝10多年的国库收入,那才叫强悍呢(贪官里的极品)。
              结果,全装进了嘉庆的私人腰包,又一个**皇帝。说到乱政,慈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灾难之深重,恐怕不是明朝那几个能比的。慈禧最经典的名言更是响彻云霄了:宁与友邦,不与家奴。明朝亡国的崇祯帝的最后遗诏则说:勿伤我百姓一人。瞧瞧,这就是差距,这就是本质。
              由于明朝的文官权力甚大,皇帝会让太监去牵制大臣。皇帝,文官集团,太监,三者是相互制约相互利用的。(三权分立?)这就是文官集团和太监集团频繁斗争的原因之一。适当的矛盾,其实是有利于进步的。权力有了制横,才会透明和民主。
              忠奸并存,斗争激烈,胸怀广阔,开明吸收,群星璀璨,波澜壮阔---这才是真正的大明朝。
              说了这么多,有人会认为我是故意挑起民族争端。唉,我只是一个小老百姓,自然也是希望国泰民安的。只是想让大家了解一些历史的真相。历史,我们可以宽恕,可以原谅,绝对不能忘记,尤其是被故意篡改的历史。这不仅是历史和现实的需要,也是我们民族自信自尊自强的表现。
              只有正确认识我们的历史,才能正确认识我们的文化;正确认识我们的文化,才有可能发扬我们的文化;发扬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民族才能摆脱自卑重拾民族智慧和自豪感;拥有民族智慧和自豪感的民族,才是一个有灵魂的民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国人要想读懂自己的祖先和文明,必须读懂明朝。国人要想承前启后,全面复兴中华,也必须读懂明朝。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67楼2018-05-19 10:19
              回复
                对所谓的‘女权’‘男权(反女权)’,其中非营销团伙、外围人员的控诉、诉求,郑界有道之士应细心甄别,适当受理并推动公平举措出台,以减轻网络路怒症,使风化肃然。无耻谰言除外。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68楼2018-05-20 09:06
                回复
                  营销团伙毒计:反智洗脑,人性扭曲,信任摧毁...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70楼2018-05-28 06:58
                  回复
                    营销团伙毒计:反智洗脑,人性扭曲,信任摧毁...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71楼2018-05-28 06:58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73楼2018-05-29 19:44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74楼2018-06-01 18:40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75楼2018-06-03 15:57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76楼2018-06-03 15: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