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吧 关注:490贴子:2,760

厦门大学图书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厦门大学图书馆  
 http://210.34.4.28/opac/search.php  
 
 


1楼2008-12-22 10:38回复
    9楼2009-03-31 10:47
    回复
      2025-05-09 23:52:55
      广告
      • 125.77.136.*
      厦门大学图书馆很烂。


      11楼2009-05-10 22:09
      回复
        http://210.34.4.13:8080/lunwen/ 
        博硕士论文数据库 
         厦门大学讲座信息网   
         http://lectureinfo.cn/calendar/


        15楼2009-09-12 09:01
        回复
          (3)参考文献著录的条目以小于正文的字号编排在文末。其格式为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研究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任选).
          例:
          〔1〕周振甫.  周易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91.
          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例:
          〔2〕何龄修.  读顾城 《南明史》[J].  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C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
          〔7〕谢希德.  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  人民日报,1998-12-25(10)
          D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
          〔8〕王明亮.  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01]. http://www.cajcd.cn/pub/wml.txt/980810-2.html, 1998-08-16/1998-10-04.
          E各种未定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
          〔11〕张永禄.  唐代长安词典[Z].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F参考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采用单字母“A”标识,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单字母“Z”标识。
          14.其他要求
          (1)全文内的各章、各节内的标题及段落格式(含顶格或缩进)要一致;
          (2)全文内各章的体例要一致,例如,各章(节、目)是否有“导语”;
          (3)时间表示:使用“1999年10月”,不能使用“99年10月”或“1999.10”;
          (4)标题编号:要符合一般的学术规范,一般不能使用“半括号”,“(一)、”或“(一、)”等不规范用法,标题结束处不能有标点符号;
          (5)全文错别字或不规范之处不能超过万分之二。


          18楼2009-09-19 15:03
          回复
            • 210.34.2.*
            .残照记:1840-2000年中国人最后的非常话语 K820.5/128 
            馆藏复本:4 
            可借复本:4 西林编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


            19楼2009-11-21 10:08
            回复
              • 202.103.252.*
              广西图书馆
              http://202.103.233.142/enter.html
              P0049634


              21楼2010-04-08 11:53
              回复
                22楼2010-07-05 13:09
                回复
                  2025-05-09 23:46:55
                  广告
                  http://lib.gxai.cn/gdlisweb/广西艺术学院图书馆
                  A12851
                  http://books.google.com.hk/books?hl=zh-CN
                  图书
                  http://www.duxiu.com/
                  独秀


                  25楼2010-07-16 16:47
                  回复


                    26楼2010-07-16 16:47
                    回复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禅师《颂》
                      刚才下山脚底一滑,以为要滚下山底了,还好稳住重心摆了个漂亮的卸力姿势,没摔跤。下次不穿这双拖鞋了,我怀疑它有谋杀我的倾向。真是双邪恶的拖鞋。嘻嘻昨天被封锁在宿舍一天,无事可干,于是看了十多本书。这一个月以来,我读了几十本书,近百本学术期
                      刊,然而就是找不到什么能够激发我写最关键的最后2章灵感的内容。我准备十一图书馆放假时,不依靠他人,全部依靠自己的思考来写。其实这一个多月来,老是生活在恐惧之中,就是烦恼这论文。
                      主体间性思维并非简单化地排斥主体性(因为那将违背其初衷,倒退回自我客体化的前主体性蒙昧状态),它反对的是主体性的独白化:在把自我主体不证自明地设定为存在中心的同时,压制和覆盖其他主体的异质声音。可以说,主体性只有在主体间性思维中才能洗去虚妄的独白属性,得到更加充分的净化和提升;而主体间性则是通过把诸多单个主体性联接成交互主体性,将主体性提升到新的历史和哲理高度。


                      32楼2010-09-21 09:38
                      回复
                        马克思:“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 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它 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 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马 克思恩格斯全集》42 卷,第125~126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9。) 杜


                        33楼2010-09-21 10:06
                        回复
                          偏重于介绍巴赫金的生平而非其理论发展脉络,书中记载了丰富的巴赫金家庭生活和颠沛流离经历,但是缺乏【】那种将巴赫金生活经历与之理论发展结合起来研究的学术视野,仅主要是依照时间顺序叙述巴赫金“童年、少年、被捕、流放、老年、逝世”的具体生活,囿于单纯的传记文学范畴。


                          34楼2010-09-21 10:31
                          回复
                            格罗斯曼-罗辛在1929年第18期的《在文学岗位上》杂志上发表评论《论<创作问题>的作者,米·米·巴
                            赫金的“社会学观点”》,指责巴赫金关于社会学和社会学性的论断里,“根本没有马克思主义客观认识
                            原则的一丝味道”。P171,实际上格罗斯曼-罗辛根本不理解巴赫金的理论,依据其思维惯性将审美领域
                            的“艺术视觉”观点置入反映论“社会学”(庸俗社会学)的理解范畴加以误读。随后,斯塔里科夫在1930年第3期的《文学与马克思主义》杂志上发表的评论《多声部的唯心主义(评米
                            ·米·巴赫金的<创作问题>一书)》里,斥责变得更加严厉:“巴赫金的体系具有唯心主义多元论的特点
                            ”,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是“唯心主义打着社会学的幌子潜伏进文艺学,与马克思主义展开暗中争斗。马克
                            思主义文艺学应该向带着面具的唯心主义观点开火并且战胜它的走卒们。”P173,在这里,斯塔里科夫不
                            仅延续格罗斯曼-罗辛的反映论“社会学”(庸俗社会学)局限性,而且还有一股将学术批评上纲上线到
                            政治批判的浓厚的非学术倾向。
                            由此可见,假如不从审美逻辑而从现实逻辑出发看巴赫金的“艺术视觉”观点,必然将之解读为“唯心主
                            义”,这就如同汉代王充片面的机械唯物主义立场必然促使他将神话、文学夸张当成“虚妄”、“增益”
                            给加以拒斥。
                            按照庸俗社会学的理解,李白《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句,把明月作为自我主体之
                            外的另一主体来倾诉、交流,恐怕也算是“唯心主义”了。


                            35楼2010-09-21 11:30
                            回复
                              2025-05-09 23:40:55
                              广告
                              写的不错受教了


                              36楼2011-08-30 10: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