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局镇记忆
杨烨琼
(转载自《2017、3、28、《宝鸡日报》。)
岐山罗局镇,享誉扶、眉、岐,是一个“鸡鸣闻三县”的地方。它南接眉县、东连扶风,历史悠久;虽称为镇,但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辖数十乡村的镇。
罗局,如今是枣林镇下辖的一个村,有东、南、西、北街等几个村民小组;以人口、面积远不够现代镇的条件,也不是枣林镇政府所在地。一个普通乡村,能以“镇”名,足见其不一般。
“罗局镇”一名最早见于明正德十六年( 1521年)的《凤翔府志》,其中《市镇》部分记载:“罗局镇,县(岐山)东南三十里,双日市。”也就是说在约五百年前,罗局镇集市就已成形制,并沿制至今。
关于罗局镇的名称来历,未见史志有任何记载。依据一些蛛丝马迹推测,最少在五六百年前,有位罗姓商人在今罗局之地经商,或因经营最早,或因颇具口碑,人们说到这家店铺,皆称“罗局”,渐渐地,“罗局”便成了这个地方、这方集市的代称。
宋代高承所著《事物纪原》中则记:“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以此推测,罗局称“镇”的时间,有可能在宋代。如此算来,罗局镇历史已有千年左右。
不管怎么说,罗局镇确实是一个贸易不断发展的集市。 1941年《陕西银行汇刊》载,岐山县罗局镇有商户 21家,由此可见,当时它在县域、县际的经贸地位。
记得小时候,集日父母领我们去罗局街道,有时拿着糖票、布票或肥皂票等,去罗局那家百货公司买限量的生活用品,有时跟着父亲去猪市买猪娃。猪市上,人头攒动,猪叫阵阵,一派热闹景象。
买猪娃时,那个叫作“经纪人”的中间人,常常一会儿和买主在衣襟下捏手指会意出价,一会儿又和卖方在衣襟下如此捏价,我们称为“捏猪娃”。西府人面子薄,以农为荣,不尚买卖,不好当面说价,凭着经纪人在中间撮合,双方不直接面对面说价。
那时罗局街道只有一家副食公司食堂,里面的面皮、臊子面、甜米蒸糕老远都可闻到香味。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我极羡慕能坐在里面吃一次的那些人。
最有意思的是西街涝池西北方向城壕里的窑厂。窑厂的人用一个木框,一次可倒出八九个砖坯,放在有沙子的平地上晒,快干时便一排排码成极为整齐的砖摞子,像一面面墙一样。砖摞的夹行里是小孩子捉迷藏的好地方。过一段时间,一摞摞的土色砖坯变成了青色的砖摞。父亲告诉我,那是已出了窑的砖,可用来建屋盖房。当时我就想,啥时能把家里土墙土地的房子换成青砖瓦房,就再不受老鼠在土墙上乱打洞、偷吃粮食的滋扰了。
窑厂里制作瓦缸、瓦罐、瓦盆的地方常让我流连忘返。制作者拿一团和好的泥,放在一个转盘上,时而快速转动,双手蘸水捏泥,瞬间,泥在手中长高、长胖,有时长成一个桶状的大瓦缸;有时慢慢转动,两手精巧施力,不一会儿就变成一个有耳有形的小瓦罐;有时,看似随意耍泥,却成了一个脸盆大小的瓦盆……后来窑厂停了,那条城壕也好像被填平了。如今,到了罗局,除那个已快干枯的大涝池还可定标当时位置外,那窑厂、那飘着香味的国营食堂及百货公司都已失其芳踪了,让寻访者顿有站在光阴之川,看逝者如斯的感觉和时光泛黄的沧桑。
罗局镇历史上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它曾是扶眉战役的主战场。爷爷曾告诉我,扶眉战役时,正是秋玉米长到一人高的时节,双方死伤都不少。他说,“那机枪厉害得很,横着扫过去,满地一人高的玉米秆就拦腰断了!”爷爷还说:“人一生千万不要碰着打仗,大片死人。不碰着,就算吃糠咽菜都是福!”爷爷说这话时,望着前方,口中的烟一团一团飘向空中,烟锅中火星一闪一闪,似乎那些人、那些事就在眼前一样。
罗局还有古会,在每年农历十月二十八。记忆中,罗局古会人多拥挤,有许多好吃的,油糕、麻花,特别是街上羊肉泡摊上那“香飘三县”的浓香味,曾让我有心向往之而不得的遗憾。父母养育我们兄弟几个,虽拼命干活,可家中经济总是捉襟见肘。青黄不接时,拿着粮袋跟着父亲去借粮,我能感到自己的心在默默流泪。
罗局的芯子社火惊险、玄妙、优美、清丽。记忆中,罗局社火好像只演过一回。其惊险在于在外表看来无任何支架的情况下,人手指上可站一个人游演两个多小时。记得有个造型是一个古装小演员站在另外一个演员伸直胳膊的手上,一直坚持到完成游演,让人叹为观止。爷爷说,罗局社火一般不出城,除非天大旱。社火在城内游演是祈求平安年丰,出了城就是祈求降雨。
罗局镇有个罗局中学,那是我初中苦读三年的地方。如今走近它,已全然不识,那座见证着就寺为学的庙里的大殿不知还在不在,满眼看到的是高高的楼房代替了昔日土木结构的平房,明亮的玻璃代替了昔日冬天窗子上呼啦啦与风战斗着的塑料纸……一切,变得陌生而又现代。衷心祝愿母校一天更比一天好。
世事沧桑,历史前行,不舍昼夜。秦时明月依然照,汉时关阙几相留。回顾历史,心中满是温馨与亲切,因为那是曾经随行的经历;举目远眺,那是我们前行的方向!
杨烨琼
(转载自《2017、3、28、《宝鸡日报》。)
岐山罗局镇,享誉扶、眉、岐,是一个“鸡鸣闻三县”的地方。它南接眉县、东连扶风,历史悠久;虽称为镇,但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辖数十乡村的镇。
罗局,如今是枣林镇下辖的一个村,有东、南、西、北街等几个村民小组;以人口、面积远不够现代镇的条件,也不是枣林镇政府所在地。一个普通乡村,能以“镇”名,足见其不一般。
“罗局镇”一名最早见于明正德十六年( 1521年)的《凤翔府志》,其中《市镇》部分记载:“罗局镇,县(岐山)东南三十里,双日市。”也就是说在约五百年前,罗局镇集市就已成形制,并沿制至今。
关于罗局镇的名称来历,未见史志有任何记载。依据一些蛛丝马迹推测,最少在五六百年前,有位罗姓商人在今罗局之地经商,或因经营最早,或因颇具口碑,人们说到这家店铺,皆称“罗局”,渐渐地,“罗局”便成了这个地方、这方集市的代称。
宋代高承所著《事物纪原》中则记:“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以此推测,罗局称“镇”的时间,有可能在宋代。如此算来,罗局镇历史已有千年左右。
不管怎么说,罗局镇确实是一个贸易不断发展的集市。 1941年《陕西银行汇刊》载,岐山县罗局镇有商户 21家,由此可见,当时它在县域、县际的经贸地位。
记得小时候,集日父母领我们去罗局街道,有时拿着糖票、布票或肥皂票等,去罗局那家百货公司买限量的生活用品,有时跟着父亲去猪市买猪娃。猪市上,人头攒动,猪叫阵阵,一派热闹景象。
买猪娃时,那个叫作“经纪人”的中间人,常常一会儿和买主在衣襟下捏手指会意出价,一会儿又和卖方在衣襟下如此捏价,我们称为“捏猪娃”。西府人面子薄,以农为荣,不尚买卖,不好当面说价,凭着经纪人在中间撮合,双方不直接面对面说价。
那时罗局街道只有一家副食公司食堂,里面的面皮、臊子面、甜米蒸糕老远都可闻到香味。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我极羡慕能坐在里面吃一次的那些人。
最有意思的是西街涝池西北方向城壕里的窑厂。窑厂的人用一个木框,一次可倒出八九个砖坯,放在有沙子的平地上晒,快干时便一排排码成极为整齐的砖摞子,像一面面墙一样。砖摞的夹行里是小孩子捉迷藏的好地方。过一段时间,一摞摞的土色砖坯变成了青色的砖摞。父亲告诉我,那是已出了窑的砖,可用来建屋盖房。当时我就想,啥时能把家里土墙土地的房子换成青砖瓦房,就再不受老鼠在土墙上乱打洞、偷吃粮食的滋扰了。
窑厂里制作瓦缸、瓦罐、瓦盆的地方常让我流连忘返。制作者拿一团和好的泥,放在一个转盘上,时而快速转动,双手蘸水捏泥,瞬间,泥在手中长高、长胖,有时长成一个桶状的大瓦缸;有时慢慢转动,两手精巧施力,不一会儿就变成一个有耳有形的小瓦罐;有时,看似随意耍泥,却成了一个脸盆大小的瓦盆……后来窑厂停了,那条城壕也好像被填平了。如今,到了罗局,除那个已快干枯的大涝池还可定标当时位置外,那窑厂、那飘着香味的国营食堂及百货公司都已失其芳踪了,让寻访者顿有站在光阴之川,看逝者如斯的感觉和时光泛黄的沧桑。
罗局镇历史上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它曾是扶眉战役的主战场。爷爷曾告诉我,扶眉战役时,正是秋玉米长到一人高的时节,双方死伤都不少。他说,“那机枪厉害得很,横着扫过去,满地一人高的玉米秆就拦腰断了!”爷爷还说:“人一生千万不要碰着打仗,大片死人。不碰着,就算吃糠咽菜都是福!”爷爷说这话时,望着前方,口中的烟一团一团飘向空中,烟锅中火星一闪一闪,似乎那些人、那些事就在眼前一样。
罗局还有古会,在每年农历十月二十八。记忆中,罗局古会人多拥挤,有许多好吃的,油糕、麻花,特别是街上羊肉泡摊上那“香飘三县”的浓香味,曾让我有心向往之而不得的遗憾。父母养育我们兄弟几个,虽拼命干活,可家中经济总是捉襟见肘。青黄不接时,拿着粮袋跟着父亲去借粮,我能感到自己的心在默默流泪。
罗局的芯子社火惊险、玄妙、优美、清丽。记忆中,罗局社火好像只演过一回。其惊险在于在外表看来无任何支架的情况下,人手指上可站一个人游演两个多小时。记得有个造型是一个古装小演员站在另外一个演员伸直胳膊的手上,一直坚持到完成游演,让人叹为观止。爷爷说,罗局社火一般不出城,除非天大旱。社火在城内游演是祈求平安年丰,出了城就是祈求降雨。
罗局镇有个罗局中学,那是我初中苦读三年的地方。如今走近它,已全然不识,那座见证着就寺为学的庙里的大殿不知还在不在,满眼看到的是高高的楼房代替了昔日土木结构的平房,明亮的玻璃代替了昔日冬天窗子上呼啦啦与风战斗着的塑料纸……一切,变得陌生而又现代。衷心祝愿母校一天更比一天好。
世事沧桑,历史前行,不舍昼夜。秦时明月依然照,汉时关阙几相留。回顾历史,心中满是温馨与亲切,因为那是曾经随行的经历;举目远眺,那是我们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