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新生儿护理知识和产后宝妈遇到的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7楼2017-06-17 13:13
回复
    常揉膻中穴,远离乳腺疾病
    ――当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不良的情绪聚集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出现“气滞”。当你按揉这里会有剧痛感,膻中穴是情绪的集散地,经常按揉,情绪就能疏泄掉,不易形成乳腺增生、结节等,可以加上太冲穴,疏肝理气,生气的时候就揉这两个穴位,宝妈们!你们学会了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68楼2017-06-17 13:35
    回复
      首先,怀孕后,母体需要大量的水份保证胎儿的生存发育,导致母体自身循环减慢,免疫力下降,体内毒素垃圾滞留,细胞内部补水机能和角质层含水量下降,导致肌肤持续处于干渴状态。同时,细胞新陈代谢缓慢也导致皮脂减少而受损。肌肤锁水能力同步下降。加上外界环境的干扰,如日晒、环境污染等,肌肤表皮层水份流失严重,肌肤受内外双向打击。
      1、孕期肌肤缺水,加快肌肤老化
      肌肤缺水,新陈代谢趋缓,细胞老化就会加速。只有当脸部的角质层和真皮层都充盈着水分,水分的代谢保持在最佳状态的时候,肌肤自然会变得充满青春活力。
      水分充足可使进入成熟期、新陈代谢趋缓且开始老化的细胞润泽饱满,恢复紧密柔滑,延缓松弛和细纹的产生。
      2、孕期肌肤缺水,会加剧妊娠斑
      保持肌肤细胞内足够水分,才能让肌肤新代谢正常,阻止黑色素的生成并加快色素代谢,预防暗沉和色斑
      3、孕期肌肤缺水,会导致毛孔粗大、出油、痘痘当肌肤底层缺水,水油失衡,皮肤会自行分泌更多的油脂来保护肌肤,当出油量过大,毛孔为了顺利排出分泌过剩的油脂,只能将毛孔变大。皮肤分泌油脂多,不清爽,很容易吸附空气中的杂质、灰尘等污染物,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清理,就容易堵塞毛孔,滋生细菌,引发炎症,再加上孕激素的影响,油脂堆积,长痘便不可避免。水分能够调节水油平衡,补水利于抵抗外来刺激控制暗疮发生。
      4.娇美的孕期皮肤是柔软,滋润,富有弹性和光泽的,这一切都源于肌肤中水分的张力。任何季节,年龄,肤质,肌肤问题,都可在水的抚慰和滋润中实现完美,事实上,孕期护肤专家告诫孕妈咪,在孕期一定要不间断进行补水,保湿,而防晒,控油,等护理步骤都必须在补水保湿的基础上完成。所以说,补水。是护肤的基础和根本,水分是建立在其它解决肌肤问题的第一要素。坚持不断的给肌肤补足水份,让孕妈彻底告别缺水困扰。真正成为“水”做的女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70楼2017-06-17 20:39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73楼2017-06-20 09:02
        回复
          宝宝爱咬人怎么办?
          宝宝6个月以后,长出乳牙,就会喜欢吃手,咬别人的手,或咬一些固体东西,以解除出牙的痒痒和不适。如果宝宝出现这种情况,父母应经常给宝宝一些固体食物吃,如拇指棒之类的食品,或用磨牙器锻炼其咀嚼功能。
          在这个时期,宝宝的情感逐渐发展,依恋家人,离不开妈妈,而且情绪变化大,易冲动,又不会用语言表达,所以常常是行为表现特殊。无论高兴还是生气可能都会咬人。随着岁月的增长,宝宝咬人的习惯逐渐被手的动作取代,情绪趋向稳定,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当宝宝咬人时,家人不要大声叫嚷,淡化处理反而会减少宝宝咬人的举动。


          来自Android客户端74楼2017-06-23 21:16
          回复
            【育儿分享】
            如何辨别口水疹和湿疹?
            1、发生部位不同
            湿疹:通常在宝宝的头、面颊、外耳部,甚至可以遍及整个颜面部和颈部,严重的手、足和胸腹部都可见到。
            口水疹:引发口水疹的主要部位集中在宝宝容易沾上口水的地方,像嘴巴周围或下巴的发炎情况会最为明显。
            2、发生时间不同
            湿疹:湿疹发生不分时间,不分季节,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
            口水疹:三四个月的婴儿唾液腺发育逐渐成熟,唾液分泌量增加, 到六七个月时,正在萌出的牙齿刺激到口腔内神经,加上唾液腺已发育成熟,唾液大量分泌,流口水的现象更为明显。


            来自Android客户端75楼2017-06-23 21:16
            回复
              🤔宝宝上火了怎么办?
              🍃1、眼角有眼屎—肝火,对策:可以榨些芹菜汁或芹菜煮粥喝。
              🍀2、舌头发红—心火。对策:祛心火食物,比如鲜莲子直接吃,茭白和茄子素炒、清蒸,不可过于油腻。
              🎋3、嘴角泛白—脾火。对策: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如杨桃、枇杷、苦瓜等。
              🌷4、肛门颜色变深—体火。对策:吃些祛火的蔬菜和水果,西红柿、甘蔗汁,梨汁、白萝卜汁、藕汁等。
              🍁5、大便变硬—胃火。对策:饮食宜清淡,喝点小米粥、绿豆百合粥等。
              💐6、手心干热—虚火。对策:给宝宝捏捏脊,搓搓脚心,适当做些小儿推拿。


              来自Android客户端76楼2017-06-23 21:17
              回复
                夏天去痱子的方法:
                1、艾叶方法:将艾叶用水煮半小时后,把熬出来的药水给孩子洗澡;
                2、金银花方法:将金银花适量,煎水,洗泡20分钟左右再用温水冲洗干净,浴后感觉凉爽舒畅;
                3、西瓜皮方法:小孩子生痱子时,可用西瓜的白色部分轻擦患处,非常有效,反复擦两三次,即可止痒。
                4、黄瓜方法:用黄瓜汁或黄瓜片分别贴擦于患处,两三次即可痊愈。此方法尤其适用于小儿。
                5、苦瓜方法:用半截苦瓜,煮一锅水,水开后10-15分钟即可,水凉后给孩子洗澡;也可以直接榨生苦瓜汁,洗澡后涂抹在痱子处。


                来自Android客户端77楼2017-06-23 21:17
                回复
                  1、孕期乳房胀痛:
                  一些女性在怀孕40天左右的时候,由于胎盘绒毛大量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致使乳腺增大,而产生乳房胀痛,重者可持续整个孕期。
                  方法建议:
                  怀孕初期,乳房会增大一些,并且会变得坚实和沉重一些。乳房会有一种饱满和刺痛的感觉。乳头周围深黄色的乳晕上小颗粒显得特别突出。30岁以上的女性在怀孕后会感觉浑身难受,包括乳房刺痛等等,这种情形的乳房胀痛,一般不需要治疗。
                  2、产后乳房胀痛:
                  产后3-7天常出现双乳胀满、硬结、疼痛。这主要是由于乳腺淋巴潴留,静脉充盈和间质水肿及乳腺导管不畅,或者乳汁分泌太多,乳汁滞留在乳腺管内,导致乳腺管堵塞从而导致胀奶而使乳房胀痛不已。
                  方法建议:
                  a、妈妈们要相信,自己的乳汁是肯定能喂饱我们的孩子的。坚持纯母乳按需喂养,让宝宝有效的吸吮乳房,让乳汁排出来,胀痛就能马上缓解;
                  b、刚生产完的几天,尽量不要吃下奶的汤水和食物,摄入的水分过多,乳腺水肿的会更厉害,也不利于我们乳腺的恢复,清淡软烂食物是最佳选择;
                  c、新妈妈一定要注意保护乳房,因为此时可能胀奶或水肿,一旦压迫或者碰到乳腺,会使疼痛加剧,胀痛的状况加重‘;
                  d、不建议添加奶粉,有的妈妈看到宝宝吃不到奶着急而给宝宝添加了奶粉,此时添加奶粉不仅让妈妈乳房得不到充分吸吮,还有可能造成宝宝乳头混淆,纠正起来就很困难,甚至造成母乳喂养的失败;
                  e、靠谱的催乳师,能帮助产妇疏通乳腺,缓解胀奶带来的不适,让乳腺通畅,增加产奶量从而使母乳之路更加顺畅。
                  f、保持心情舒畅,做人嘛,开心最重要对不对?
                  也有妈妈们跟留言说是不是乳房不胀了奶水就少了。亲爱的大家,我们哺乳过程中,乳房软软的才是哺乳的常态,胀痛是不正常的,所以大家不要感觉只有乳房胀奶宝宝才够吃哦!


                  来自Android客户端78楼2017-07-01 21:07
                  回复
                    顶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79楼2017-07-01 22:02
                    收起回复
                      新生儿头上都有两个柔软的区域,即前囟和后囟。这是未成熟的颅骨为继续生长预留的空间。
                      前囟门出生时1.5厘米~2厘米大小。出生后,前囟随头围增大而变大,6个月以后逐渐骨化开始变小,12~18个月龄闭合,最迟不超过2岁。
                      后囟是两块顶骨和枕骨形成的间隙,呈三角形,后囟一般在出生后不久,最迟不超过4个月闭合。一般的触摸不会伤及孩子。在光线好的时候还可以看到囟门的跳动,这是因为头皮下有血管通过的缘故,其跳动频率介于心率和呼吸节律之间。
                      医生在检查孩子身体时,必须要检查囟门的状态和闭合情况。如果前囟凸出且张力大,结和其他症状的多考虑颅内病变。不过有的药物或者高热也会造成前囟凸出,但不是颅内病变,因此需要爸爸妈妈们密切观察。如果前囟凹陷,呕吐或者腹泻,同时伴有尿少,多考虑脱水。
                      前囟门早闭多见于头小畸形,晚闭多见于佝偻病、呆小症、脑积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少数婴儿长到5~6个月时,囟门只留下指甲大小,似乎快要关闭,但实际上并未骨化,这不是提前闭合。
                      囟门该怎么护理呢?
                      有些妈妈们可能会发现,宝宝的囟门或者眉毛处有黄色的厚痂,看着脏脏的,但是却因为害怕碰到囟门而不敢清洗,这个时候要温水清洗,不要用偏碱性的洗浴液。用消毒好的植物油、橄榄油、婴儿润肤油涂在乳痂上,每天3~5次,待乳痂软化后,在洗澡时,用消毒好的棉签轻轻擀下或用小梳子梳理,乳痂就会清理干净,然后外用维生素B6软膏涂抹即可。
                      家长不用因为害怕而不敢摸孩子的囟门,建议家长每次洗浴时要清洗干净囟门上的乳痂,而且要不时的摸囟门,掌握其闭合的情况。


                      来自Android客户端80楼2017-07-07 13:21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1楼2017-07-07 13: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