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您”表示尊称这种用法究竟是源自元还是清?古汉语貌似是没有这种尊敬式的吧,而刚才看了一些资料说满语的人称代词也是没有尊敬式的,那这种用法究竟从何而来呢?
2.普通话卷舌,儿化是汉语自己演变的结果吗?普通话元音er,e(音标打不出来,用拼音表示的)的来源又是怎样的?满语的r是颤音,也不是er,这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吗?
3.下面有一段在论坛看到的。
楼主说:“满族语有很多儿化音,听起来很像俄语,这就是为什么北京话的儿化音多,其实古代汉族人哪有讲儿化音的!再者,他们无法发出多声调的音,就只有简化了,幸亏普通话还剩了4个,要是只有2个或是3个,那汉语算是完蛋了。没有常识的人还总以为普通话才是汉语的标准语,其实才不是呢!”
但是满语根本就没有儿化音。满语中确实有个颤音,很像俄语的颤音(——试比较俄语“好”:harasho),却没有个什么“儿化音”。
汉语的儿化是汉语儿尾发展的结果,跟满语没有关系,因为儿化音并不是颤音,所以跟满语的颤音不相干。
儿化音其实是“儿”尾黏附在音节上了。古代的“儿”是个词缀,大概兴起于唐(记不太清楚),古代 “儿”大致要读ni,在南方的吴语区,儿尾通常以n或ng的形式出现,有自成音节的,也有黏附在前面音节上的,好比“麻将”,其实就是“麻雀儿”。但是杭州话的儿尾跟周围地区不同,是个独立的er。大家知道,宋南渡偏安,从汴梁迁都到杭州,导致杭州方言比临近方言接近北方话。那么这个读er的儿尾其实就是宋代的普通话——汴洛音的特点。
明永乐迁都北京,把当时的南京官话带到北京,使当时的北京方言上覆盖了一层南京官话,这大致就是现代北京话的来源。
北京郊区有个满族聚居的地方,是火器营还是什么营,总之,那里的旗人说 的汉语被语言学家称为“满式汉语”,偏偏这个满式汉语里就压根儿没有儿化音,而跟杭州方言一样,把儿尾读做一个独立的音节——er 。
汉语的“儿”如果是自己发展的结果,那么“儿”字的读音在普通话中为什么会演变成er而不是南方或者日语的ni(或类似ni的读音)?杭州话确实与周围各地都不同,但是说“那么这个读er的儿尾其实就是宋代的普通话——汴洛音的特点”的话,er这个音在宋代就有了?!
恳请高人指教,谢谢。
2.普通话卷舌,儿化是汉语自己演变的结果吗?普通话元音er,e(音标打不出来,用拼音表示的)的来源又是怎样的?满语的r是颤音,也不是er,这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吗?
3.下面有一段在论坛看到的。
楼主说:“满族语有很多儿化音,听起来很像俄语,这就是为什么北京话的儿化音多,其实古代汉族人哪有讲儿化音的!再者,他们无法发出多声调的音,就只有简化了,幸亏普通话还剩了4个,要是只有2个或是3个,那汉语算是完蛋了。没有常识的人还总以为普通话才是汉语的标准语,其实才不是呢!”
但是满语根本就没有儿化音。满语中确实有个颤音,很像俄语的颤音(——试比较俄语“好”:harasho),却没有个什么“儿化音”。
汉语的儿化是汉语儿尾发展的结果,跟满语没有关系,因为儿化音并不是颤音,所以跟满语的颤音不相干。
儿化音其实是“儿”尾黏附在音节上了。古代的“儿”是个词缀,大概兴起于唐(记不太清楚),古代 “儿”大致要读ni,在南方的吴语区,儿尾通常以n或ng的形式出现,有自成音节的,也有黏附在前面音节上的,好比“麻将”,其实就是“麻雀儿”。但是杭州话的儿尾跟周围地区不同,是个独立的er。大家知道,宋南渡偏安,从汴梁迁都到杭州,导致杭州方言比临近方言接近北方话。那么这个读er的儿尾其实就是宋代的普通话——汴洛音的特点。
明永乐迁都北京,把当时的南京官话带到北京,使当时的北京方言上覆盖了一层南京官话,这大致就是现代北京话的来源。
北京郊区有个满族聚居的地方,是火器营还是什么营,总之,那里的旗人说 的汉语被语言学家称为“满式汉语”,偏偏这个满式汉语里就压根儿没有儿化音,而跟杭州方言一样,把儿尾读做一个独立的音节——er 。
汉语的“儿”如果是自己发展的结果,那么“儿”字的读音在普通话中为什么会演变成er而不是南方或者日语的ni(或类似ni的读音)?杭州话确实与周围各地都不同,但是说“那么这个读er的儿尾其实就是宋代的普通话——汴洛音的特点”的话,er这个音在宋代就有了?!
恳请高人指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