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现在我还是有点难以置信我们家又多了个人的事实,就算她的存在感那么强。
她似乎有些不喜欢我给她取的名字,却总是在母亲叫她小名的时候立马扭头张望。
今天是她的一岁生日,我们打算带她去家附近的照相馆拍张照片留作纪念。
我开始相信时间的魔法。它改变了很多,我很期待我们家汤圆长大以后的样子,会不会还那么圆咕隆咚,那么爱闹腾。虽说女孩子活泼点好,可太能折腾人就不怎么美妙了。不过大家都很喜欢逗她,看她忽哭忽笑还有各种可爱的表情,就像看一本有趣的书,永远猜不到下一页会是什么内容,求知欲让人不断探索。
父亲是个喜爱摄影和旅游的,可孩子太小,走得远了些大家都不怎么放心。于是从市民广场到城市地标建筑,全市大大小小的公园和各类博物馆都被父女俩走了个遍。还在上小学的女儿最期待的是礼拜五。每周五中午父亲等在校门口,一起回家把书包放好,再拎起另一个粉嫩可爱的小包,高高兴兴踩着小皮鞋出门。他们换了一辆又一辆公交车,前往目的地。女儿会双手撑着玻璃贴近观察灯光下泛着古老气息的展品,会手足无措地看着被食物吸引过来的大批鸽子,会睁大充满好奇的小眼睛听工作人员精彩的介绍,会一手紧紧拉着父亲一边兴奋地看着大白鲨从头顶游过。在周六,两人跑到图书商厦,一人一本书窝在角落互不打扰。等到周日早上太阳晒到屁股被母亲拉扯着爬起再默默补作业。这样的日子持续到小升初课业紧张才停止。
从初中到高中,女儿似乎是变了个人,渐渐地与父母保持距离,但只要行为不过火,成绩不下降,父母也睁只眼闭只眼,毕竟是孩子成长的正常现象。若是处处束缚再教她仅依附他们,与其极为不利。
虽说理应如此,可父母与子女是一辈子连着心的,
对女儿的疏远两人更多的是放不下心,但不管怎么旁敲侧击甚至母亲的长谈都无法启开女儿紧紧合拢的心。三人的时间又是相互错开,各自在路上奔跑。母亲也只在出门换鞋,阳台晾衣之类的片刻看见女儿或驻足于镜前挽发自赏或对着手机微微笑着或房中的喁喁私语。而后被纷繁的事务掩盖,只留了一点模模糊糊的心思找了个时间敲打敲打。
某天,父亲提前下班听见屋里传来哭声,他看了眼时间,尚未到女儿放学时间。他顺手抓了桌上的擀面杖悄声挪到门前,只手轻扣,“女儿,是你在家吗?”房内的哭泣在他刚出声时就消失了,这让他更紧张,咽了口口水就抓住把手往下一转迅速转身进房关门,一系列的动作有着自己都无法想象的流畅。但房内的人让他卡在原地,既不是鬼祟偷跑的贼人也不是什么奇奇怪怪头发披散的女人,女儿睁着通红有些肿的眼睛看着面部表情扭曲手持擀面杖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的父亲,身体不自然抖了一下,颤着声音轻轻喊了爸。似乎是这个词敲动了僵硬的身体,父亲眨眨眼睛把狂乱到几乎冲出脑袋的思绪揽回身体,脱口而出,汤团儿你放学了?对面的人有些愣,不知是想起了什么,眼泪一下子涌出眼眶,哭成了个烂桃眼。父亲想也不想几步上前半蹲仰视女儿一边用手抚头一边轻声询问发生了什么。女儿不答,哽咽了半天才吐出一句别乱动我头发,好几百块做的,我舍不得。父亲这才悻悻收手,确信女儿好了些。即使后来以做作业之名被赶出房间也没继续追问,而是走到阳台上打电话给妻子让她推了手上的事赶紧回家。
之后父亲就不知道事情如何发展了,母女二人一致对外闭口不提。不过除了以前暗地里臭美的女儿一下子晃到明面上,成绩也持续平稳,让父亲有些费解。想着以前痛失初恋做过的蠢事不经意漏了出来被她们一番嘲笑,晚上还被妻子的微笑吓到睡了一晚沙发。
随便盘算还是自己亏损得最多,父亲摇了摇头,看了眼盘子里的腐皮包黄鱼和饭桌上的家人顿时觉得哪有什么值不值,此刻就已经心满意足。
蝉声阵阵扰得校门外的家长心思浮动,离最后一门考完仅剩四五分钟,成不过名校败不过专科或复读,一切才刚开始,现代社会可不讲究一考定终身,名校不一定好,落榜也有英雄。父亲也在一群家长中这样胡乱安慰自己,不管出来的女儿是什么表情都准备好一番说词。可是看着背着书包和同学道别缓缓走来的女儿,父亲还是没能想起一句被考试结束的铃声惊跑的话,只有额上的汗珠比话语更快地争先恐后涌出。哽了半天尴尬地说了句天热,快回车上吧,我们回去啦。回到家的妻子丢了那些试探,直接问考得怎么样,女儿一句淡淡的还可以让我们都放下心。我适时地清清嗓子,宣布全家进入休假状态,明天出门旅游。
八月底还有些暑气,我们陪女儿逛了圈校园,就帮她一起把行李搬进宿舍。同宿的小姑娘有动有静,但为人都不错,也算是件幸运的事。我们与她们的父母打了声招呼后就开车回家准备下一次的旅行。行李么,就让女儿自己整理吧。
四年后女儿顺利毕业,教学楼前的大草坪上留下了我们四个人最灿烂的笑容和女儿的青春。对,四个人,还有一个强行挤进来的臭小子。唉,伤心的事暂且不提,第二天我和妻子搀扶父母与孩子们一起照了张相,这大概是我们最幸福的一张全家福吧。家人康健,子女有成,父母安在,万事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