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行二”:自视甚高,一门心思奔名校
部分“学霸”“考霸”对自己的成绩非常自信,在志愿填报时只在本科一批报考一两所心仪的“名校”,将后续志愿尽数放弃。这种填报志愿方式极欠考虑,风险很大,如果考生分数不够,没有被报考院校录取,同时也没有退路保障,只能遗憾地参加征集志愿、甚至是后一批次的志愿填报,造成分数的极大浪费。高分低录、甚至高分不录,这是对考生的极大打击。
不可否认,“211”和“985”高校在硬件、软件上都较优越,能考上名牌大学固然是好事,但完全从“名牌”出发选高校,不考虑其他因素,特别是专业因素,则是不明智的。更何况,“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普通高校一些专业也有特色,具有很强的实力。因此,填报志愿时,考生万万不要只考虑“名校”,犯了非“名校”不报的执念。
部分“学霸”“考霸”对自己的成绩非常自信,在志愿填报时只在本科一批报考一两所心仪的“名校”,将后续志愿尽数放弃。这种填报志愿方式极欠考虑,风险很大,如果考生分数不够,没有被报考院校录取,同时也没有退路保障,只能遗憾地参加征集志愿、甚至是后一批次的志愿填报,造成分数的极大浪费。高分低录、甚至高分不录,这是对考生的极大打击。
不可否认,“211”和“985”高校在硬件、软件上都较优越,能考上名牌大学固然是好事,但完全从“名牌”出发选高校,不考虑其他因素,特别是专业因素,则是不明智的。更何况,“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普通高校一些专业也有特色,具有很强的实力。因此,填报志愿时,考生万万不要只考虑“名校”,犯了非“名校”不报的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