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28届最佳作词预测
「成名在望」阿信
找一个和弦开始唱
那故事遗忘的时光
起点是那平凡的成长
或初学吉他时
少年们的模样
那一年的舞台
没掌声 没聚光
只有盆地边缘
不认输 的倔强
排练室的日夜
在争论 在激荡
以音量去吞噬
无退路 的彷徨
那黑的终点可有光
那夜的尽头可会亮
那成名在望 会有希望
或者是 无知的狂妄
那又会怎么样
那又会怎么样
混迹过酒场的驻唱
才读懂人性的寻常
背负过音乐节的重量
才体会每场仗
都仰赖 枪与粮
梦是把热血和
汗与泪 熬成汤
浇灌在干涸的
贫瘠的 现实上
当日常的重量
让我们 不反抗
倒地后才发现 荒地上
渺茫 希望 绽放
穿过了
摇滚或糖霜
昧俗或理想
批判或传唱 道路上
只能看远方
最远的地方
应许的他方 不停冲撞
看过多少脸庞
飞过多少异乡
少年早已苍茫
回头望我在何方
一站又一站的流浪
那旅馆和空港
一遍又一遍的采访和攻防
一双又一双的目光
像监狱和高墙
墙里的风光是不是
如当初想像
那黑的终点可有光
那夜的尽头可会亮
那成名在望是否风光
或者是 疯狂的火光
那又该怎么样
那又能怎么样
While we were so young
我梦到当时 我们翻过墙
曼陀罗花 沿途绽放
我们光脚越过人间荒唐
We're stupid but strong
放学的屋顶 像万人广场
从不多想 只是信仰
少年回头望
笑我还不快跟上
那路的起点谁能忘
那路的尽头谁在唱
谁成名在望 谁曾失望
却更多 的谁在盼望
那黑的终点可有光
那夜的尽头天将亮
那成名在望 无关真相
如果你 心始终信仰
谁又能怎样
谁又能怎样
你就能飞翔
人生抒怀类型的抒情词作。
这首词的名字来自2000年的一部美国同名电影,讲述的是「1970年代的美国,性解放、大麻毒品、摇滚乐的热度非同一般,威廉是一名十五岁的少年,他抵触保守、顽固的母亲的意见,独自当了《滚石杂志》的记者,并且跟着一个摇滚乐团在全美巡回演出。他认识了罗素,一个吉他手,并且见证了罗素对音乐、对摇滚的热爱、对名誉的渴望、对性爱和毒品的饥渴,也见证了这个时代的青年的苦闷、压抑、失望和彷徨。」
总结下来就是一个叛逆青年的摇滚梦想。这和五月天想传达的信息十分吻合,一个平凡人因梦想而对世界发起挑战。我相信这也是阿信选择这个名字的原因。
整首词作就是五月天的回忆录,记录了他们一路走来的经历。
可这首词只能算得上阿信的正常发挥,没有什么太大的亮点。相比之下,同专辑的「少年他的奇幻漂流」其实更加出彩,不知道是公司申报的问题还是组委会选择的问题,最终是这首歌入围。
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五月天一直被诟病的「格局太小」。从第一张专辑以前到现在他们一直在自我重复,当然对创作者来说这不是什么坏事。(伍迪艾伦也拍了一辈子抖机灵的话痨电影,这并不妨碍他成为电影大师)可是市场总会腻,除了粉丝会买单之外,普通听众还是需要听到新鲜力量的加入。回忆青春梦想已经被他们唱过无数次了,这一首和之前的有什么特别大的差别吗,没有。
但加上「五月天情怀」BUFF和「金曲奖欠阿信一个最佳作词奖」BUFF,它依然是得奖热门。
得奖概率: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