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板吧 关注:177,351贴子:1,486,735

【响尾蛇共进会】响尾蛇双层桥究极版全攻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响尾蛇长板支架(GULLWING SIDEWINDER Ⅱ TRUCK)——究极版全攻略
成立了一段时间,响尾蛇共进会要干正事了。一切的起源都来自Sector9的响尾蛇桥,作为立会之本,今天我就来全面客观的介绍(分析)一下GULLWING SIDEWINDER Ⅱ响尾蛇双层桥第二代。(其实之前写过一次,对心爱之物一吹没顶,结果洋洋洒洒上千字心血,被无情当做广告给删了。回过头来痛定思痛再来一波!但是这次我要谦虚点~ !!预警,很长很长的文章,每句话都是干货细细品位。)
响尾蛇是翻译名,如果你想在某宝和eBay上找它就要输入它的大名——gullwing sidewinderⅡ
支架介绍摘要
品牌:gullwing
产地:USA
价格:国内450-550
制造工艺:(铸造)
安装方式:(正立轴装法)
涂装工艺:(防锈底漆涂装工艺)
底座角度:(双层独立角度底座和接层,底座角度25°,衔接层角度25°,最终整桥角度50°)
挂杆尺寸:(9寸版、10寸版)
PU硬度:(原装PU 89A)
PU垫片:(碗状PU垫片)
PU形状:(路端挂杆一柱一锥 板端衔接层挂杆一柱一锥 朝向路端为锥 板端为柱 锥为街式矮锥 柱为常规柱形)
PU顶碗:(小号街式顶碗,可兼容普通街式滑板桥顶碗)
推荐玩法:
原装PU时carving/old skool dc /slide/低速fr/巡航刷街,更换适合自己的速降级PU可以速降。
不推荐玩法:
FS/pumping/
个人总结摘要:
优点:
原装或柔软高回弹PU时的非凡carving体验和灵活的转向,slide十分容易,更换速降较硬低回弹PU后非凡的稳定性。延长板力臂,增加板面软弹度。不易翻板翘边。(通俗点解释就是可以压的更深)
缺点:
难以玩freestyle/pumping/,延长压板力臂会增加断板风险且顶点易坏。10寸做工会比9寸做工好点。
其名称,slidewinder中文翻译就是响尾蛇,但是这个响尾蛇的含义不是动物的学名,而是来自军事装备领域中的名词,本意特指美国的响尾蛇导弹。而gullwing是品牌,翻译是海鸥翼。现在市场上的双层桥是第二代,第一代国内买不到,不过eBay上还有,一代没有二代这么**炸天,所以我就顺带一提。
支架品牌gullwing,是sector9旗下的支架品牌。所以很多人都喜欢习惯吧gullwing的桥简化叫做S9桥。Gullwing不光有响尾蛇导弹这玩意,还有稳定颜值双高,一些国内外著名pro推崇的gullwing charger和stalker系列。(charger:弹夹/袭击者/充电器 stalker:死缠烂打)gullwing给产品起名字就是这种军火范儿!估计创始者中有个资深军迷。其他还有什么任务桥,暗影桥,super Pro桥,reverse(逆转)桥。
Gullwing拥有最大的产品线。其他大多数品牌的产品相对gullwing而言都只能望其顶背,而响尾蛇作为这个庞大品牌的扛鼎之作,以其双层的独特设计。热刀切黄油的carving脚感,广为人知。如果你还不知道,那么现在你知道了!!!
二楼待续。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6-08 15:43回复
    接下来从设计初衷,结构分析,实际体验,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响尾蛇。
    1初衷:
    响尾蛇桥的设计初衷就是carving神器/刷街神器。他是完全为了缔造更好的carving体验,实现最舒服的斜坡冲浪,是最敏捷且不损失操控性的拥有高通过性的街道巡航支架。
    2结构分析
    A,高度:响尾蛇是双层正立轴桥的结构,这个结构特点描述出来就是看着高在实际使用时并不高,而且人会很快适应并且习惯这个高度,在滑行中如果没有选择大轮子脚感和普通反立轴长板桥差别不大。(镇楼图中有响尾蛇桥与不同桥高度的对比图,具体高低差自行对比)
    B,灵活度:双层桥双转轴首先给他带来了异常大的压板幅度,使用同样角度的支架能实现更大得压板幅度就意味着更大得转向幅度,所以用同一块板面分别使用响尾蛇桥会比使用其他各种常见品牌的50°桥缩小20%~40%的转弯半径 滑行转向更为灵活。
    C,carving:双层转轴结构让他在压板时,产生了桥座中心相对于挂杆中心的顺向横移和转动,而一般的桥只有转动没有横移。这个微妙的横移使得他有了更奇妙的carving脚感。并且横移加旋转让他的底座在carving时变得靠近挂杆中心导致给人脚感很低的感觉,因为他确实变低了。(贴士:一些pumping装备例如thruster也能产生桥座中心相对挂杆中心的横移。而pumping装备一般产生的是逆向横移,向左压板时,底座中心会向右偏移。而响尾蛇是顺向的向左压板底座中心左移。)
    D,pumping:顺向横移也解释了为什么响尾蛇在pumping领域表现很差,用响尾蛇pumping真的难。我用任何专业长板桥pumping都比用响尾蛇快。
    E,通过性:他的双层pu可以让他在巡航时吸收更多的震动。别的桥只有一层两粒PU吸收震动,而响尾蛇有两层四粒,这可以更好的消化掉路面的颠簸,提供更为优秀的通过性。
    F,稳定性:一般桥会把路面传回得抖动只通过“转向”一种方式反馈,这会在你抖动的时候加剧你的抖动, 因为双转轴的特点响尾蛇可以吧路面的抖动分散成“转向”和“横移”两种,在你抖动时加剧你抖动的力会减少一半左右,与此同时这种顺向横移可以吸收抵消一部分抖动幅度,这导致了,它稳的异常。因为它实在是太灵活,很多人都会本能的认为它高速必定不稳。所以他的稳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从个人脚感来看说他是我用过高速最稳的桥。
    G,窄颈类板型不咬轮:同时阶梯型错落得底座和衔接层使它的桥杆向外移动。一般桥的轴杆位于两个板钉孔中间的位置,而响尾蛇得轴杆在外板钉以外15mm左右处,比一般桥外移约50mm左右,这延长了轴距。更长的轴距,让他与桥座在尖端的尖头尾的鱼型板和窄颈的正装板与反装板以及有较高的翘的双翘型长板结合时,咬轮的可能性极低。(贴士:只要板颈宽度130mm以下正常使用,市面上所有的边心轮/偏心轮/中心轮绝对不会咬轮包括97MM直径的刷街巨轮也通过了使用测试。速降竞赛用70MM以及以上触地面积的中心轮有可能咬轮)
    H,常规板型极易咬轮:在面对其他板型时比如常见的桥座不在尖端的正装板,没有翘的正装板时,或者不是尖头尾桥座在尖端的板面,随随便便就会咬轮。
    I,freestyle的劣势:因为他的轴杆外移了50MM左右,这导致了它极大的缩短了板头板尾/翘的长度。这一改变,导致了它装在常见平花板上时点板几乎成为了不可能完成任务。点板都做不到,也就少了很多平花招式,不过还有些old skool风格的和不用板头的平花可以做。另外拿它做单脚pivot以及衍生动作特别简单,虽然简单但是重。
    J,slide:由于它的carving幅度特别大,而carving的熟练度是能不能出slide的重中之重,一个carving神器自然也就成了初学者出slide的神器。这仅仅是从出招来说,响尾蛇很容易出招。身边很多正在练习slide而迟迟没有出的人,踏上安装原装响尾蛇的板子立马就能飘起来。从结构上说,这得益于响尾蛇双倍于其他桥的压板深度和操控边界。操控边界更宽容错性更强,只要有点slide的意思它就能帮你slide出来,但是只要是正确的carving方法,他也很难失控变成slide。从slide的操控性来说,它hold平推hold斜推相对容易。对小踢和check收回没有影响。因为桥距更长它增加了slide的动作幅度,用响尾蛇slide会感觉比其他桥需要更大的空间才能施展开。
    K,可靠性不断主钉:所有单层结构的桥的压板极限是挂杆与主钉交叉处,旋转到PU槽与主钉接触的程度,卡到钉子了自然压不下去了。我曾仅仅用三下carving就把一条桥的主钉玩断。因为我习惯了响尾蛇的深度,而响尾蛇有两个PU槽和主钉。它可以承受旋转程度是单层桥的两倍,这一点让他很难被强大的carving搞断主钉。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6-08 15:45
    回复
      2025-05-18 09:13:13
      广告
      L,顶点缺陷:它是一个正立轴,玩双翘的人经常遇到顶点裂了碎了的情况,这是因为正立轴顶点承重过多的缘故,响尾蛇也有同样的毛病,顶点不耐用,我拿来速降通常每一个季度一个,而DC刷街玩法下没听说谁的烂了。不过好在响尾蛇的是双翘大小的街式顶点,因为双翘顶点经常坏所以市场供应充足,国内最适合,最好的顶点只要2块一个。(PS:用响尾蛇记得经常把他拆开检查。加点肥皂看看顶点是否完好。)
      M,回弹速度减半: 根据弹性模量的规律,就像你用50公斤的力拉一张弓能把箭射出N米,而你用50公斤的力同时拉两张弓同时射出两支箭,每张弓分配到的只有25公斤力,每支剪能射出0.5N米。 同理因为他双层PU,同样的力其他桥由两个PU吸收,而响尾蛇用四个。所以当给PU施加一个力的时候,响尾蛇PU每个得到力就更小,释放的回弹速度就慢,这个原理导致了响尾蛇可以吧高回弹PU变成低回弹PU的脚感,把低回弹PU变成超低回弹PU的脚感。速降爱好者知道低回弹意味着什么,更不难想象超低回弹意味着什么。
      N,不易翻板不易翘起一边的轮子:很多板子,在你不站在板子上用脚搓板子一边得时候,你可以把他们搓翻,站在板子上滑行时通过特殊的脚法可以翘起一边得轮子只用一侧的轮子滑行,这是有潜在风险的。而在安装原装响尾蛇桥后,这种事几乎不可能发生。这得益于上面说过的顺向横移。在换了更硬的PU后翘边和翻板才会变得相对原装容易,但对比其他桥还是更难完成单边轮子滑行和翻板。
      O,做工差距:10寸响尾蛇是免轴杆两侧垫圈的一体式设计,9寸是分体垫圈设计。并且铸造工艺让9寸的底座有少量小气孔,10寸平整。
      附上全解剖图。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6-08 15:48
      回复
        3实际体验。
        A,关于carving和斜坡冲浪,热刀切黄油般的carving,这个说法绝对贴切。当你实际踩到响尾蛇之后,你会觉得,这个形容是准确的但是不足以完全形容它有多浪,其脚感在carving中好其实好到无法用语言形容。其他桥的carving体验最好最好的也达不到响尾蛇得50% 我自己感觉像是用冰刀压弯。另外一位玩家表示感觉像是在圆形管道里荡来荡去。斜坡上冲浪carving的视频
        http://tieba.baidu.com/p/5128389151?share=9105&fr=share
        此视频并未发挥出响尾蛇和演示者最好的carving状态。因为是反装无弹性速降板,如果用正装有弹性鱼型长板,carving效果更佳。
        B关于刷街的灵敏转向和高通过性巡航。
        在共进会中,有一位使用97㎜巨轮的玩家,用响尾蛇刷街时即便使用最急的压板角度压急弯,也从没有发生咬轮。这得益于响尾蛇独特的结构。
        他表示用31寸的板子配反倒装挂杆的p桥,与三十八寸的板子配响尾蛇几乎一样灵活,而更大得板子可以更好的压板。
        我自己刷街巡航从来不人缝中穿梭,我刷各种大直线。我感觉悠闲舒适没有拘束感。并且拖板子特别方便,板头磨不到地随便拖,速降后爬山时,别人或者抱着板子或者找个东西拉着板子,各种累,我就随手拖着,感觉自己萌萌哒~
        C关于稳定性和slide,很多响尾蛇玩家都有,carving大点后轮就打滑了的体验,这其实是,carving姿势技术不正确不过也从侧面展示了这桥容易slide。
        稳定性方面,再同等转向灵活度下,用了换桥前原本会抖的速度,用了响尾蛇则不抖。为了不被当成是在黑别人,我就不说是哪些桥了,有进口有国产。
        D脚感高低,结构部分的文段和高度对比图已经显示响尾蛇其实跟大多数50桥一样高,但是踩过的人都说感觉特别低。有板友双下沉板面配响尾蛇和正装软弹舞板配响尾蛇carving时板面磨地。
        E,pumping,确实难以pumping,我自己长期使用9寸响尾蛇和10寸响尾蛇,9寸相对还能pumping起来,10寸我根本动不了,但是9寸的pumping很泄劲,原因在上面的结构分析提到了。
        评分(来自不同滑手使用不同板面的测试结果)
        标准1~10分。
        1反人类2很难3较难4不推荐5平庸6可以胜任7比较合适/推荐8优秀9卓越10不可思议的好。
        天予的评分 使用925板面和国产仿easy rider测试(国产已断)并更换了97.5a/95a的pu
        slalom绕桩:5
        carving斜坡冲浪(和普通carving动作):9.9
        pumping推板?(目前和没有合适的译名):3.5
        freestyle平地花样:2
        slide漂移:8.5
        tech slide技巧漂移:5.5
        racing竞速:未知
        downhill速降:8
        freeride自由速降:8.5
        dancing板舞:9
        cruising巡航通勤:9
        碎花的评分。使用toh大下沉和弹簧刀,安装97mm巨轮测试
        slalom绕桩:?
        carving斜坡冲浪(和普通carving动作):9
        pumping推板?(目前和没有合适的译名):3
        freestyle平地花样:0
        slide漂移:8
        tech slide技巧漂移:?
        racing竞速:?
        downhill速降:7
        freeride自由速降:9
        dancing板舞:6
        cruising巡航通勤:9
        老路的评分。
        slalom绕桩:8
        carving斜坡冲浪(和普通carving动作):10
        pumping推板?(目前和没有合适的译名):4 ,注释:可以不蹬板自启动。
        freestyle平地花样:1
        slide漂移:9
        tech slide技巧漂移:6
        racing竞速:5
        downhill速降:6
        freeride自由速降:10
        dancing板舞:8
        cruising巡航通勤:10
        本文由【响尾蛇共进会】【长板探索者】联合整理探讨出品
        感谢组胺和老路提供的对比图片资料。
        以上内容素材来源于:/亚马逊/eBay/淘宝/响尾蛇共进会/长板探索者/百度贴吧长板吧/sector9官方网站 等。
        欢迎加入【响尾蛇共进会】QQ群号:601984211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6-08 15:55
        回复
          以上,全文完毕。欢迎交流讨论。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6-08 15:57
          收起回复
            前排前排


            7楼2017-06-08 16:10
            回复
              感谢分享。


              IP属地:四川8楼2017-06-08 16:12
              收起回复
                虽然大号被封 但是我还是爱着这个贴吧


                9楼2017-06-08 16:17
                回复
                  2025-05-18 09:07:13
                  广告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6-08 16:28
                  回复
                    Sidewinder II的柱形PU是0.5"的街式PU不是0.6"的普通PU


                    IP属地:北京11楼2017-06-08 16:45
                    收起回复
                      666666666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7-06-08 16:51
                      回复
                        啊哈哈,装个逼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7-06-08 17:02
                        收起回复
                          围观大佬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6-08 17:39
                          回复
                            这桥确实独树一帜,可惜我是pumping党,帮顶。对了,刚发现还没进群,哈哈。


                            15楼2017-06-08 19:26
                            收起回复
                              2025-05-18 09:01:13
                              广告
                              如果你说得出这个板桥上都装了什么我就入会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7-06-08 20: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