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对主角的设定是:前看未来一秒,后看过去十秒。
文中扩充解释:主角每次闪过不同的念头,看到的未来也会随之改变,由此可以看到不同的未来,称为‘预演’。
从‘闪过念头’到‘看到未来’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原文中说,主角的预演极限是一秒钟三十一次,那么为理解为每次预演需要1/31秒。
佐证:在元一空间中,主角和无血之间,对视六七秒,预演200多次。
我的疑惑:
比如主角和无血的对话,主角每一次预演都可以从和无血的对话中获取信息,而每次预演花费1/31秒,可以认为是闪过念头和接受信息的时间,这个没有问题。
可问题是,主角只能前看未来一秒,一秒的时间能够支持主角在预演中问出问题以及无血回答问题吗?说一句话一秒钟也不够吧。
我先反驳自己能想到的两种解释:
第一种,有人会说,预演和计算有点像,会类似于快进,对话能在一秒钟完成。(反驳:主角的能力是预知未来,不是模拟计算吧?那好,假设主角在现实中和人对话,一问一答需要花费5秒钟,而如今主角在时间起始点0秒,在0-5秒钟内完成对话,那么给他预知1秒的能力,他能预知到完整的对话吗?如果你硬要说能的话,我只能说你给他的是预知5秒的能力。)
第二种,有人会说,预知1秒,然而现实世界时间也在同步前进的呀。(嗯,这是没错,但是预演一次的时间是1/31秒,加一秒,同样不够。)
第三种,有人会说,预演世界中的时间流速特别快,无论过去多少秒,现实世界只过去一秒,所以只能算预知一秒。(这个我无力反驳,但是,我不能认同这种预演世界可以看到天荒地老(夸张了。(/ □ \)),然而你跟我说,他的能力只是预知一秒。)
也许是我的理解有误,望大家不吝赐教。
文中扩充解释:主角每次闪过不同的念头,看到的未来也会随之改变,由此可以看到不同的未来,称为‘预演’。
从‘闪过念头’到‘看到未来’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原文中说,主角的预演极限是一秒钟三十一次,那么为理解为每次预演需要1/31秒。
佐证:在元一空间中,主角和无血之间,对视六七秒,预演200多次。
我的疑惑:
比如主角和无血的对话,主角每一次预演都可以从和无血的对话中获取信息,而每次预演花费1/31秒,可以认为是闪过念头和接受信息的时间,这个没有问题。
可问题是,主角只能前看未来一秒,一秒的时间能够支持主角在预演中问出问题以及无血回答问题吗?说一句话一秒钟也不够吧。
我先反驳自己能想到的两种解释:
第一种,有人会说,预演和计算有点像,会类似于快进,对话能在一秒钟完成。(反驳:主角的能力是预知未来,不是模拟计算吧?那好,假设主角在现实中和人对话,一问一答需要花费5秒钟,而如今主角在时间起始点0秒,在0-5秒钟内完成对话,那么给他预知1秒的能力,他能预知到完整的对话吗?如果你硬要说能的话,我只能说你给他的是预知5秒的能力。)
第二种,有人会说,预知1秒,然而现实世界时间也在同步前进的呀。(嗯,这是没错,但是预演一次的时间是1/31秒,加一秒,同样不够。)
第三种,有人会说,预演世界中的时间流速特别快,无论过去多少秒,现实世界只过去一秒,所以只能算预知一秒。(这个我无力反驳,但是,我不能认同这种预演世界可以看到天荒地老(夸张了。(/ □ \)),然而你跟我说,他的能力只是预知一秒。)
也许是我的理解有误,望大家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