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择录吧 关注:4贴子:37
  • 2回复贴,共1
噩梦


1楼2017-06-05 07:22回复
    所谓“线索式思路”,是说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始终或大部分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或重要教学板块都被一根教学线索贯穿着,表现出课文整体阅读的一种教学思路。 “线索式思路”的教学设计艺术,实质上是一种“精练”的教学艺术,一种“严整”的教学艺术。它要求对课文进行整体处理并从中提炼出优美的教学线条,从而能有效地简化教学头绪,表现出一种高屋建瓴的设计风格,有着鲜明的整体阅读教学的特色,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满,于明晰之中透露出细腻,十分有效地突现了课文内含的最佳信息。 设计“线索式思路”的基本要领是:通过对课文的认真分析,找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把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中心目标,使语言、篇章等方面的学习都成为达到中心目标的过程或手段,并在围绕这个中心问题的讨论中,让学生思维的触角深入到课文的每一处。很明显,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就是教学设计所要抓住、所要突现的“线索”。它一方面能带动对全篇文章的阅读理解,另一方面又能牵动课堂阅读活动生动有序地进行。


    2楼2017-06-05 07:24
    回复
      在日常教学设计中,“线索式思路”中的“线索”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词语线索 以“词语”为线索的教学设计思路,我们称之为“一词经纬”式思路。其特征就是巧妙抓住足以结构全文教学过程、铺展教学主要内容的一个词(或短语)去设计教学方案,力求用这一“词”(或短语)去纵横连贯全课的教学内容,带动对全篇课文的阅读品析。 一般来讲,这种“词”可以下面三种姿态出现。 第一种,是课文作者安排在文中、据以突出课文主要内容的重点词、中心词、关键词、点题词等。它们或点示在文题之内,或有节奏地出现在课文内容之中,形态鲜明,直面读者,比较容易捕捉,也比较容易形成教学方案。如《向沙漠进军》的教学,若紧紧扣住文题中“进军”一词,用“进军”来贯穿教学内容,则可形成较为顺畅明晰的教学流程。 第二种,是反复出现在课文之中,具有一定表达作用的词。它们不时地见于课文之中,把它们从课文中拎出来,它们竟是同一个词的“集合”。如《孔乙己》有十几处写到众人的“笑”。作者处处突出旁人的嘲弄、哄笑,在每一层描叙之后,都以“哄笑”“笑声”一类语句作结,以至形成一种节奏。若以“笑”为话题组织研讨,则能较好地让同学们理解到“笑”在这篇小说中显示出的独特的艺术力量。 第三种,是伏于课文之内,需要提炼或补充出来,同时又是能直接点示课文、直接表现课文内容的词。如《愚公移山》有“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句,句中“平险”一词,便是此篇课文之关键字眼,教学中抓住“平险”一词,则顺利地牵动了愚公移山故事的方方面面。


      4楼2017-06-05 09: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