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
明帝陈贵妃,讳妙登……生废帝,故民中皆呼废帝为李氏子。废帝后每自称李将军,或自谓李统。太宗即位,拜贵妃,礼秩同皇太子妃。
《梁书》:
高祖丁贵嫔,讳令光……及太子定位,有司奏曰:
礼,母以子贵。皇储所生,不容无敬。宋泰豫元年六月,议百官以吏敬敬帝所生陈太妃,则宋明帝在时,百官未有敬。臣窃谓“母以子贵”,义著《春秋》。皇太子副贰宸极,率土咸执吏礼,既尽礼皇储,则所生不容无敬。但帝王妃嫔,义与外隔,以理以例,无致敬之道也。今皇太子圣睿在躬,储礼夙备,子贵之道,抑有旧章。王侯妃主常得通信问者,及六宫三夫人虽与贵嫔同列,并应以敬皇太子之礼敬贵嫔。宋元嘉中,始兴、武陵国臣并以吏敬敬所生潘淑妃、路淑媛。贵嫔于宫臣虽非小君,其义不异,与宋泰豫朝议百官以吏敬敬帝所生,事义正同。谓宫阉施敬宜同吏礼,诣神虎门奉笺致谒;年节称庆,亦同如此。妇人无阃外之事,贺及问讯笺什,所由官报闻而已。夫妇人之道,义无自专,若不仰系于夫,则当俯系于子。荣亲之道,应极其所荣,未有子所行而所从不足者也。故《春秋》凡王命为夫人,则礼秩与子等。列国虽异于储贰,而从尊之义不殊。前代依准,布在旧事。贵嫔载诞元良,克固大业,礼同储君,实惟旧典。寻前代始置贵嫔,位次皇后,爵无所视;其次职者,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此贵嫔之礼,已高朝列;况母仪春宫,义绝常算。且储妃作配,率由盛则;以妇逾姑,弥乖从序。谓贵嫔典章,太子不异。
于是贵嫔备典章,礼数同于太子,言则称令。
正常情况下,也就是除去晋武帝的“亚后”胡芳、唐玄宗待遇一切等同皇后的武惠妃这些顶级宠妃,一个后宫妃嫔的地位能有多高呢,看看上面的史书记载就知道了。
就算是某个嫔妃有幸生育了皇太子,她的地位仍然不会有本质的改变。比如南朝宋明帝的贵妃陈妙登生下了皇帝唯一的儿子,也就是皇太子,但陈贵妃的地位即使得到了丈夫的特别提拔,也只是“礼秩同皇太子妃”,连儿媳皇太子妃的待遇都比不过。再比如梁武帝的贵嫔丁令光因为儿子被立为太子,自己得以“礼数同于太子”,能够和儿子一样的待遇已经是极限了。所以正常情况下,普通妃嫔的地位有多低下也就可想而知了。
作者:
無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