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子
2014年6月9日 9:00
高考后的第一天早上,yy睁开了眼睛,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睡到中午,高三一年他已经习惯了在休息日早起,即使昨晚睡得不早,他还是迅速起床没有拖延。按下电脑开关然后洗漱、吃早饭。大多数人的高三生活都是很压抑,很辛苦的,但yy明显不是这样的人——没错,他休息日早起不是因为他热爱学习,而是热爱游戏。打开电脑登上QQ,嘲讽了一下还在睡觉的好朋友,便马上开始了召唤师峡谷的厮杀。
2014年6月22日 22:00
高考查分的时间到了,服务器不堪负荷。终于,yy挤了进去,看到了自己的分数,一个并不高的数字,但很配他高三一年的表现。
“It is the day of judgement!”。
yy脑海中突然冒出这句话,他想起,这是下午他玩红警的时候,天启坦克的语音。本来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但此刻却变成了一句嘲讽。yy看到了父母眼中的失望。
2014年6月22日 22:20
“嗨~你考得怎么样?”。
一条消息传了过来,yy看了一下屏幕,是一个远房表妹,这个表妹同时也是同班同学,听说她超常发挥,考得很好。那么这条消息的意义,已经很明确了。
2014年6月23日
要开始填志愿了。
“你高中没有攒劲,大学里头还是选个好点的专业,好生学点东西,不然二哈找不到工作”,yy的爸爸这样对他说(攒劲和二哈是四川方言:攒劲的意思是努力;二哈的意思是以后,不是哈士奇)。
“嗯”。
“你想读啥子专业嘛”。
“计算机、软件之类的吧”。
“我跟你说,这些专业不好,你不要去读,现在不流行搞啥子软件了,很多人搞一辈子都搞不出个名堂”。
“那你说啥子好”。
“去读医学,你看,历朝历代没有不需要医生的,再撇以后回来开个诊所也很赚钱,或者去学建筑,以后让你三保保带你,反正把软件放在最后一个志愿”(撇和保保是四川方言,撇的意思是差劲;保保是对亲戚的称呼,有些情况下指干爹,这里是指舅舅)。
“哦”。
于是,接下来几天,yy选了几个学校,当着爸爸的面,第一志愿填了临床医学、第二志愿填了土木工程、第三志愿车辆工程……。最后一个志愿是软件工程。
“这样填可以不嘛?”。
“可以,软件工程可以再换一个”。
“算了,不换了,反正也很难轮得上这个志愿”。
爸爸点点头走出房间,yy面无表情地看着爸爸走到客厅。然后他重新打开了刚才的网页,把临床医学和土木工程全都删了,只保留了软件工程作为第一志愿,甚至没有填第二志愿,最后不带一丝犹豫,提交了他的选择。
“如果我想学软件工程,没人拦得住我”。
2014年7月27日
yy被他的第一志愿录取了,这意味着他从此走上了“码农”的道路。
二、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2014年9月13日
“大学,该我发挥了,把高中欠下的补回来”。
这天,yy告别了家人,来到了大学报到,在整理好寝室之后,他拿起了报到的时候一位志愿者塞给他的资料,上面记录着他所在的学院这些年参加学科竞赛取得的成绩,当时的yy觉得确实挺厉害的(其实不咋滴,虽说yy的学校并不算差劲的,但是比起一流的学校有不小的差距)。资料上有各个比赛的照片,yy的目光缓缓经过每个比赛、每个获奖学长的名字。
“ACM比赛?看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服务外包比赛?这又是什么”。
“蓝桥杯比赛?嗯哼,这个主办方挺有意思,起个这么文雅的名字”。
这是yy第一次听说蓝桥杯这个比赛,这个时候,蓝桥杯离他还很遥远,事实上,这几年他的学校对参加这个比赛也并不是很有热情。
合上手中的资料,yy开始想象未来的大学生活,他微微皱眉,心想:“我以后,也要达到这些学长的水平”。事实上,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心里也是没有什么底的,后来他确实做到了,但纯属巧合。
2014年9月~2015年4月
这段时间,yy一直在努力学习C语言的相关知识,他已经跻身本年级的“大神”的行列,也许是不知天高地厚,也许是在这个学校失去了能让他仰望的同年级的人,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写一本C语言的教材,因为他觉得学校老师写的实在是不能看。接下来,一直到2016年3月,他都一直忙于写自己的教材,而错过了继续深入学习的一个大好机会。
三、初尝败绩,梦断蓝桥
2015年11月12 10:57
手机震动了一下,yy拿起手机,看到上面的消息:“关于第七届“蓝桥杯”……”。yy有一个工作室,他平时在里面学习,这条消息是工作室的老师发出来的。学院对每个工作室都有考核要求,每年必须要拿到足够的奖项。而yy作为工作室中技术还不错的人,报名参赛几乎是一件不可拒绝的事情。不过,这时候的他专注于写教材,已经达到了近乎偏执的程度,根本无心准备比赛。
2016年3月
教材终于写完了,但是离比赛开始,已经没有多少天了,这个时候,出现了新的麻烦。自从3月份返校以来,yy就“感冒”了,头晕、不停地咳嗽,起初止咳药还有用,后来越来越严重(省赛的时候倒没有在考场上咳嗽)。省赛这天,为了能赶上比赛,yy很早就起来,到校门口报到,学校准备了一辆车,专门接送参加省赛的选手,这一年,学校只有20个人参赛。yy的状态并不好,除了感冒头晕以外,还有没睡好带来的困倦,甚至还有点晕车。更可怕的是,直到比赛开始,yy才第一次见到蓝桥杯比赛的题型,由于没有参赛经验,甚至连历届原题都没见过,所以这次yy的策略就很失败。比赛开始,他迅速打开第一题:
煤球数目
有一堆煤球,堆成三角棱锥形。具体:
第一层放1个,
第二层3个(排列成三角形),
第三层6个(排列成三角形),
第四层10个(排列成三角形),
....
如果一共有100层,共有多少个煤球?
yy快速读完题目,心想:“这太简单了,1加到100,5050嘛”……之后的一年,yy一直用这件事情来自黑。
后来,事实证明,在简单题上过于节约时间是得不偿失的,因为这多出的一两分钟,并不能为解决大题带来实质性的好处。
后来,比赛结果出来了,yy勉强拿了一个省级三等奖,止步省赛,事实上,这顶多算个安慰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得到这个成绩,除了因为状态不好外,更大的原因是没有好好准备,没有好好学习(就算完美发挥,也最多省级二等奖)。看着3个晋级决赛的人,yy心里很是失落,:“若当初不那么固执……”。可惜,这是一个成王败寇的世界,后来3位参加决赛的人凯旋而归,光荣当然也属于他们,谁会管yy的那一堆借口。
2016年4月
其实,yy的咳嗽不是因为感冒,而是另外一种严重的疾病,因为这个月,他开始咯血了,某个下午的一节课上,他无力的瘫坐在椅子上,眼睛看着天花板,一边咳嗽,一边从嘴里冒出血来,用纸擦不干净,血流到了衣服上。好在,后来这种症状控制住了,yy也开始了一年多的康复之旅。接下来的两个月,yy以养病为理由,过着很轻松很滋润的生活,中途还参加了一次四川省计算机作品大赛,阴差阳错地拿了一个省级一等奖,日子过得不要太轻松。
四、重振旗鼓,剑指帝都
2016年6月25 21:53
又是一年高考查分的日子,yy正在和他的朋友们围绕高考这个主题开始吹牛,结果越吹越远。
“说着说着我就想去拿一个国家级奖了,要不下半年好好准备,明年蓝桥杯杀到北京去?”。yy问到。
“去去去”。
“不要怂,就是干”。
yy笑了笑,他就知道,这群不靠谱的朋友肯定会支持他去,即使他们不是做IT的,也从来没听过蓝桥杯。从这天开始,yy开始了艰苦的旅程。
2016年7月~2016年8月
整个暑假,yy都待在学校学习,没有回家,虽然他去年也是这样。不过今年不同的是,有了明确的目标。留校的生活,怎一个苦字了得。天气非常炎热、寝室没有空调、食堂难吃、而且校园公交车停运。
于是,每天下午17:00,yy准时从工作室出发,背上电脑,顶着烈日,走半小时的路到学校后门,打包一份美食和半个冻西瓜,然后走半个小时回寝室。回寝室的最后一段路,有很多行道树,行道树上有很多聒噪的知了,于是yy经过这条路的时候,一棵树一棵树地检查,见到知了就抓住,然后狠狠地扔到地上摔死,并且这样每天统计“战绩”。回到寝室第一件事情是脱掉湿透的衣服洗个冷水澡,当冷水流过头顶,冲去汗水的一瞬间,yy总会感觉,其实这一切,都值得。有人说,寂寞可以是忍受,也可以是享受,yy当然是很享受这种寂寞的。有时候,一层楼就只有yy一个活人,但他从来没有在黑夜中因为想起各种校园恐怖故事而害怕。因为当一个人存在于没有人的地方的时候,他也就和鬼没有区别了,又何必怕鬼呢。整个暑假,收获不算特别大,但肯定好过待在家里颓废。yy找到一个中文的OJ网站,这个网站非常有意思,它上面有天梯,每个组别的题目难度都不同,非常适合用于逐步提高,yy用一个暑假,刷到了黄金段位(当然,暑假不只备战蓝桥杯,也学了一点其它的东西,比如FFMPEG)。
2016年9月~2016年11月
yy学FFMPEG是在一个名叫雷霄骅的人的博客上学的,雷霄骅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在读博士生,不仅技术好,而且乐于助人,人称“雷神”。可惜天妒英才,7月17,雷神猝死在了实验室。为了纪念这位天才,yy开始着手开发基于FFMPEG的音乐播放器。所以整个9、10、11月,蓝桥杯的事情几乎被搁置了。
2016年12月~2017年3月
这段时间,要么放假,要么课少,yy有充足的时间备战蓝桥杯,他给自己报名参赛的“小弟”规定的任务是每天至少写一个小时的程序,而他自己则每天写一个下午+一个晚上,虽然这样也就只能写一两道编程题。不过正是这段时间的积累,让他掌握了足以对付蓝桥杯的技能,就连去食堂吃饭的路上,也在想刚才那道题应该怎么解决。事实上,蓝桥杯省赛并不算很难,yy通过观察发现,蓝桥杯非常注重搜索和递归,其它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出现的频率相对较少一些。而蓝桥杯的搜索又以深度优先搜索为主,深度优先搜索又常常和递归扯上关系。说递归是蓝桥杯的灵魂也毫不为过。这时候,yy在OJ网站上,已经从黄金上升到了钻石。
2017年4月7日 22:44
“太晚了,大家必须睡了,不要再发言了”。
yy的导师在群里说到。
这一年,学校参加蓝桥杯的人数从20个增加到了62个,仅yy的工作室就有15个,可以说,不仅yy本人,整个学校的状态也已经今非昔比。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今年取得比去年更好的成绩是不需要怀疑的。不知道其他人此刻的心态如何,但yy肯定是枕戈待旦的。
2017年4月8日 09:00
比赛开始,虽然yy自身状态强大了很多,但有一个坏消息是,机房的机器上,没有他经常使用的Visual Studio,显然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的发挥。赛前30分钟,yy喝了一罐红牛,不过好像没有太大的效果。有了去年的教训,yy在前面的填空题上花了比较多的时间,非常仔细。没有了Visual Studio,编程题做起来相对麻烦不少。Visual Studio之所以强大,不在于它的代码补全,语法高亮之类的功能,而在于它无可比拟的调试能力。好在,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编程题基本没有什么失误。这次比赛的大致结果是,yy有一道填空题没做、一道填空题做错了,编程题有一道不能完美通过极端数据。
2017年4月8日13:26
“半年以来,我已经尽人事了,剩下的就是听天命”。
yy写下这样的随想。
2017年4月13日 11:17
“yy真大神”。
群里,yy的导师发出这样一条消息,下面跟着一张截图,截图是一张表格,上面有各个参赛选手的得奖情况,而yy是唯一一个晋级国赛的C++选手。
看到这条消息,yy虽然很开心,但是并没有特别激动的感觉,因为还没反应过来。
比赛结束的这几天,yy算是知道了,什么叫做寝食难安。每当意识清醒,他就会开始纠结比赛的结果,他的心里,有一个天使和一个魔鬼,天使说:“你这样的发挥要是都进不了国赛,整个四川省可能就没几个人能进了”;魔鬼说:“你怎么知道,你的发挥真的很好,万一填空题填错答案,万一编程题弄错思路,你就准备迎接下一次失败吧”。
接下来,是各方传来的祝贺,yy这才慢慢感到激动,半年多以来,一直想做到的一件事,终于做到了。其实这一年,学校在蓝桥杯上获得的奖虽然增加了数倍,但是晋级决赛的依然只有4个。
2017年5月25日
yy来到火车站,之后的22个小时,他都在“贼快列车”上度过。
2017年5月26日
“欢迎来到北京市”。
最先提醒yy他已经到达帝都的,不是火车上的广播,而是QQ的推广消息。
yy看向窗外,那是无比广阔的平原,如果空气质量稍微好一点,不知道能看到多远的地方呢。比起这里,成都的成都平原只能算“假平原”。
“北京可比成都热多了”。
这是yy走下列车说的第一句话,接下来是他的“北京三日游”。
五、韬光养晦,静待时机
2017年5月26日 9:58
“yy,你争取整个国家一等奖嘛,我们还没有蓝桥杯国家一等奖呢”。
学院书记这么对yy说。
“今年巅峰状态已经过了,最近玩得太好,状态一般”。
yy如此回复。是的,4月和5月,他确实很不在状态,有点沉迷手游,只有很少的练习,从编程能力上讲,他或许真的不如省赛的时候。
“我先立个flag,如果这次能得至少一个国三,大四就不出去实习,专门在学校搞这个,明年拿国一”。
yy在某个群里,当着学院书记以及很多已经毕业的优秀学长,说出了这句话,眼疾手快的学院书记立马截图保存了。
2017年5月27日 13:25
“来吧,好戏开场了”。
yy发出了这条动态,然后关掉手机,走进了考场,进考场之前,依然喝了一罐红牛,依然没什么效果。
“北大的机房就是不一样,这机器配置果然要好得多,居然还有Visual Studio,这下心里有底了”。
2017年5月27日 14:00
比赛正式开始。
决赛只有6道题,决赛仍然非常重视搜索和递归,不同的是,编程大题更有深度了。yy面对填空题非常谨慎,经过一番苦战,搞定了全部填空题。但这时候时间也不多了,所以只能解决第一道最简单的编程题,后面两道题只有通过“打表”的方式来蹭一点分,他预感自己能拿一个二等奖。
2017年5月28日
yy在地铁上,正准备前往北大领取纪念T恤和颁奖典礼的入场券。地铁上,一个男生正在看比赛结果,于是yy凑了上去。
“嘿,帅哥,可以给我看看吗”。
然后yy看到了,他得了二等奖。
这个结果显然超过了yy刚到北京时的预期,不过他也并没有喜出望外,毕竟,从排名上看,他离一等奖并不算遥远,如果过去的两个月,他能好好准备,说不定就拿到一等奖了。
“悔不该耽于逸乐”。
yy这样想,然后拿出手机,卸载了《王者荣耀》游戏。
2017年5月28日 11:36
“我要兑现我的承诺了”。
yy在上次立flag的群里这样说。所谓承诺,当然是来年拿国一。
2017年5月29
yy终于回到了四川,北京三日游让他更加喜欢生活了20年的天府之国。在北京的几天,yy吃了杂酱面、北京烤鸭、还有麦当劳,但没有一个合他胃口。
“还是川菜好吃啊”。
之后的日子,自然是开始准备第二年的蓝桥杯,一年的时间,yy能从省三突破到国二,就一定能从国二突破到国一。
“以后我不再参加任何非程序设计类的比赛”。
六、一生不悔的执着,只因这世间有你
没错,yy就是我,我习惯用第三人称来叙事。
我不想谈论关于如何取得好成绩的策略,因为这些话题已经有很多人谈论过了,所以我更多地偏向我自身的感受。
蓝桥杯是一个让人上瘾的游戏。它举办的时间并不长,到目前也只有8届,所以影响力和专业性比不过ACM这样的国际赛事。不过,我是做软件的而不是专业做算法的,所以没有比蓝桥杯更适合的比赛了。我所在的C++B组,人数是最多的,并且还有很多兼职做ACM的人,竞争非常激烈,正因如此,蓝桥杯才显得好玩。
我们不需要比别人优秀,我们只需要比自己优秀。我确实比不过那些从小就学习算法并参加比赛的人,但我能比曾经的自己更加优秀,这就够了,从省赛垫底,到进入国赛并取得一个还不错的成绩,我已经超越了我自己。
“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这是一位老师对我说的,看起来和没有说一样。但其中的道理,只有真正努力过的人才会懂。每天做一道难度适合的练习题,并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让你觉得,练习与否,并不重要。但坚持下去,事实会告诉你,你一直在进步,这个趋势从未改变。
年轻人犯错、走弯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正。是的,高中时代的我是个浪子,不值得任何人学习,到了大学,我改变了自己,现在的我,和高中的我不可同日而语。我曾经执迷不悟,浪费很多时间,但我调整了自己,正因如此,我才能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并且站的更高。
不尝试一下,你不会知道你能走多远。曾经,蓝桥杯国赛对我来说都是应该仰望的东西,而现在,我的野心甚至让我觊觎特等奖。蓝桥杯的这条路上,我从不会回头。
不论如何,蓝桥杯的参赛经历,已经成为了我在大学生涯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我的生活,因为这个比赛而变得不同了。我也正在努力,让低年级的同学和我一起提升,即使我毕业了,也总有人在我的激励下,不断地为了蓝桥杯而奋斗,这也就相当于,我一直在为蓝桥杯而奋斗了。
明年,我会带着更多的人来到北京,并且在那里拿到蓝桥杯的一等奖。
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2018年,我们北京见!
2014年6月9日 9:00
高考后的第一天早上,yy睁开了眼睛,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睡到中午,高三一年他已经习惯了在休息日早起,即使昨晚睡得不早,他还是迅速起床没有拖延。按下电脑开关然后洗漱、吃早饭。大多数人的高三生活都是很压抑,很辛苦的,但yy明显不是这样的人——没错,他休息日早起不是因为他热爱学习,而是热爱游戏。打开电脑登上QQ,嘲讽了一下还在睡觉的好朋友,便马上开始了召唤师峡谷的厮杀。
2014年6月22日 22:00
高考查分的时间到了,服务器不堪负荷。终于,yy挤了进去,看到了自己的分数,一个并不高的数字,但很配他高三一年的表现。
“It is the day of judgement!”。
yy脑海中突然冒出这句话,他想起,这是下午他玩红警的时候,天启坦克的语音。本来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但此刻却变成了一句嘲讽。yy看到了父母眼中的失望。
2014年6月22日 22:20
“嗨~你考得怎么样?”。
一条消息传了过来,yy看了一下屏幕,是一个远房表妹,这个表妹同时也是同班同学,听说她超常发挥,考得很好。那么这条消息的意义,已经很明确了。
2014年6月23日
要开始填志愿了。
“你高中没有攒劲,大学里头还是选个好点的专业,好生学点东西,不然二哈找不到工作”,yy的爸爸这样对他说(攒劲和二哈是四川方言:攒劲的意思是努力;二哈的意思是以后,不是哈士奇)。
“嗯”。
“你想读啥子专业嘛”。
“计算机、软件之类的吧”。
“我跟你说,这些专业不好,你不要去读,现在不流行搞啥子软件了,很多人搞一辈子都搞不出个名堂”。
“那你说啥子好”。
“去读医学,你看,历朝历代没有不需要医生的,再撇以后回来开个诊所也很赚钱,或者去学建筑,以后让你三保保带你,反正把软件放在最后一个志愿”(撇和保保是四川方言,撇的意思是差劲;保保是对亲戚的称呼,有些情况下指干爹,这里是指舅舅)。
“哦”。
于是,接下来几天,yy选了几个学校,当着爸爸的面,第一志愿填了临床医学、第二志愿填了土木工程、第三志愿车辆工程……。最后一个志愿是软件工程。
“这样填可以不嘛?”。
“可以,软件工程可以再换一个”。
“算了,不换了,反正也很难轮得上这个志愿”。
爸爸点点头走出房间,yy面无表情地看着爸爸走到客厅。然后他重新打开了刚才的网页,把临床医学和土木工程全都删了,只保留了软件工程作为第一志愿,甚至没有填第二志愿,最后不带一丝犹豫,提交了他的选择。
“如果我想学软件工程,没人拦得住我”。
2014年7月27日
yy被他的第一志愿录取了,这意味着他从此走上了“码农”的道路。
二、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2014年9月13日
“大学,该我发挥了,把高中欠下的补回来”。
这天,yy告别了家人,来到了大学报到,在整理好寝室之后,他拿起了报到的时候一位志愿者塞给他的资料,上面记录着他所在的学院这些年参加学科竞赛取得的成绩,当时的yy觉得确实挺厉害的(其实不咋滴,虽说yy的学校并不算差劲的,但是比起一流的学校有不小的差距)。资料上有各个比赛的照片,yy的目光缓缓经过每个比赛、每个获奖学长的名字。
“ACM比赛?看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服务外包比赛?这又是什么”。
“蓝桥杯比赛?嗯哼,这个主办方挺有意思,起个这么文雅的名字”。
这是yy第一次听说蓝桥杯这个比赛,这个时候,蓝桥杯离他还很遥远,事实上,这几年他的学校对参加这个比赛也并不是很有热情。
合上手中的资料,yy开始想象未来的大学生活,他微微皱眉,心想:“我以后,也要达到这些学长的水平”。事实上,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心里也是没有什么底的,后来他确实做到了,但纯属巧合。
2014年9月~2015年4月
这段时间,yy一直在努力学习C语言的相关知识,他已经跻身本年级的“大神”的行列,也许是不知天高地厚,也许是在这个学校失去了能让他仰望的同年级的人,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写一本C语言的教材,因为他觉得学校老师写的实在是不能看。接下来,一直到2016年3月,他都一直忙于写自己的教材,而错过了继续深入学习的一个大好机会。
三、初尝败绩,梦断蓝桥
2015年11月12 10:57
手机震动了一下,yy拿起手机,看到上面的消息:“关于第七届“蓝桥杯”……”。yy有一个工作室,他平时在里面学习,这条消息是工作室的老师发出来的。学院对每个工作室都有考核要求,每年必须要拿到足够的奖项。而yy作为工作室中技术还不错的人,报名参赛几乎是一件不可拒绝的事情。不过,这时候的他专注于写教材,已经达到了近乎偏执的程度,根本无心准备比赛。
2016年3月
教材终于写完了,但是离比赛开始,已经没有多少天了,这个时候,出现了新的麻烦。自从3月份返校以来,yy就“感冒”了,头晕、不停地咳嗽,起初止咳药还有用,后来越来越严重(省赛的时候倒没有在考场上咳嗽)。省赛这天,为了能赶上比赛,yy很早就起来,到校门口报到,学校准备了一辆车,专门接送参加省赛的选手,这一年,学校只有20个人参赛。yy的状态并不好,除了感冒头晕以外,还有没睡好带来的困倦,甚至还有点晕车。更可怕的是,直到比赛开始,yy才第一次见到蓝桥杯比赛的题型,由于没有参赛经验,甚至连历届原题都没见过,所以这次yy的策略就很失败。比赛开始,他迅速打开第一题:
煤球数目
有一堆煤球,堆成三角棱锥形。具体:
第一层放1个,
第二层3个(排列成三角形),
第三层6个(排列成三角形),
第四层10个(排列成三角形),
....
如果一共有100层,共有多少个煤球?
yy快速读完题目,心想:“这太简单了,1加到100,5050嘛”……之后的一年,yy一直用这件事情来自黑。
后来,事实证明,在简单题上过于节约时间是得不偿失的,因为这多出的一两分钟,并不能为解决大题带来实质性的好处。
后来,比赛结果出来了,yy勉强拿了一个省级三等奖,止步省赛,事实上,这顶多算个安慰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得到这个成绩,除了因为状态不好外,更大的原因是没有好好准备,没有好好学习(就算完美发挥,也最多省级二等奖)。看着3个晋级决赛的人,yy心里很是失落,:“若当初不那么固执……”。可惜,这是一个成王败寇的世界,后来3位参加决赛的人凯旋而归,光荣当然也属于他们,谁会管yy的那一堆借口。
2016年4月
其实,yy的咳嗽不是因为感冒,而是另外一种严重的疾病,因为这个月,他开始咯血了,某个下午的一节课上,他无力的瘫坐在椅子上,眼睛看着天花板,一边咳嗽,一边从嘴里冒出血来,用纸擦不干净,血流到了衣服上。好在,后来这种症状控制住了,yy也开始了一年多的康复之旅。接下来的两个月,yy以养病为理由,过着很轻松很滋润的生活,中途还参加了一次四川省计算机作品大赛,阴差阳错地拿了一个省级一等奖,日子过得不要太轻松。
四、重振旗鼓,剑指帝都
2016年6月25 21:53
又是一年高考查分的日子,yy正在和他的朋友们围绕高考这个主题开始吹牛,结果越吹越远。
“说着说着我就想去拿一个国家级奖了,要不下半年好好准备,明年蓝桥杯杀到北京去?”。yy问到。
“去去去”。
“不要怂,就是干”。
yy笑了笑,他就知道,这群不靠谱的朋友肯定会支持他去,即使他们不是做IT的,也从来没听过蓝桥杯。从这天开始,yy开始了艰苦的旅程。
2016年7月~2016年8月
整个暑假,yy都待在学校学习,没有回家,虽然他去年也是这样。不过今年不同的是,有了明确的目标。留校的生活,怎一个苦字了得。天气非常炎热、寝室没有空调、食堂难吃、而且校园公交车停运。
于是,每天下午17:00,yy准时从工作室出发,背上电脑,顶着烈日,走半小时的路到学校后门,打包一份美食和半个冻西瓜,然后走半个小时回寝室。回寝室的最后一段路,有很多行道树,行道树上有很多聒噪的知了,于是yy经过这条路的时候,一棵树一棵树地检查,见到知了就抓住,然后狠狠地扔到地上摔死,并且这样每天统计“战绩”。回到寝室第一件事情是脱掉湿透的衣服洗个冷水澡,当冷水流过头顶,冲去汗水的一瞬间,yy总会感觉,其实这一切,都值得。有人说,寂寞可以是忍受,也可以是享受,yy当然是很享受这种寂寞的。有时候,一层楼就只有yy一个活人,但他从来没有在黑夜中因为想起各种校园恐怖故事而害怕。因为当一个人存在于没有人的地方的时候,他也就和鬼没有区别了,又何必怕鬼呢。整个暑假,收获不算特别大,但肯定好过待在家里颓废。yy找到一个中文的OJ网站,这个网站非常有意思,它上面有天梯,每个组别的题目难度都不同,非常适合用于逐步提高,yy用一个暑假,刷到了黄金段位(当然,暑假不只备战蓝桥杯,也学了一点其它的东西,比如FFMPEG)。
2016年9月~2016年11月
yy学FFMPEG是在一个名叫雷霄骅的人的博客上学的,雷霄骅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在读博士生,不仅技术好,而且乐于助人,人称“雷神”。可惜天妒英才,7月17,雷神猝死在了实验室。为了纪念这位天才,yy开始着手开发基于FFMPEG的音乐播放器。所以整个9、10、11月,蓝桥杯的事情几乎被搁置了。
2016年12月~2017年3月
这段时间,要么放假,要么课少,yy有充足的时间备战蓝桥杯,他给自己报名参赛的“小弟”规定的任务是每天至少写一个小时的程序,而他自己则每天写一个下午+一个晚上,虽然这样也就只能写一两道编程题。不过正是这段时间的积累,让他掌握了足以对付蓝桥杯的技能,就连去食堂吃饭的路上,也在想刚才那道题应该怎么解决。事实上,蓝桥杯省赛并不算很难,yy通过观察发现,蓝桥杯非常注重搜索和递归,其它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出现的频率相对较少一些。而蓝桥杯的搜索又以深度优先搜索为主,深度优先搜索又常常和递归扯上关系。说递归是蓝桥杯的灵魂也毫不为过。这时候,yy在OJ网站上,已经从黄金上升到了钻石。
2017年4月7日 22:44
“太晚了,大家必须睡了,不要再发言了”。
yy的导师在群里说到。
这一年,学校参加蓝桥杯的人数从20个增加到了62个,仅yy的工作室就有15个,可以说,不仅yy本人,整个学校的状态也已经今非昔比。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今年取得比去年更好的成绩是不需要怀疑的。不知道其他人此刻的心态如何,但yy肯定是枕戈待旦的。
2017年4月8日 09:00
比赛开始,虽然yy自身状态强大了很多,但有一个坏消息是,机房的机器上,没有他经常使用的Visual Studio,显然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的发挥。赛前30分钟,yy喝了一罐红牛,不过好像没有太大的效果。有了去年的教训,yy在前面的填空题上花了比较多的时间,非常仔细。没有了Visual Studio,编程题做起来相对麻烦不少。Visual Studio之所以强大,不在于它的代码补全,语法高亮之类的功能,而在于它无可比拟的调试能力。好在,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编程题基本没有什么失误。这次比赛的大致结果是,yy有一道填空题没做、一道填空题做错了,编程题有一道不能完美通过极端数据。
2017年4月8日13:26
“半年以来,我已经尽人事了,剩下的就是听天命”。
yy写下这样的随想。
2017年4月13日 11:17
“yy真大神”。
群里,yy的导师发出这样一条消息,下面跟着一张截图,截图是一张表格,上面有各个参赛选手的得奖情况,而yy是唯一一个晋级国赛的C++选手。
看到这条消息,yy虽然很开心,但是并没有特别激动的感觉,因为还没反应过来。
比赛结束的这几天,yy算是知道了,什么叫做寝食难安。每当意识清醒,他就会开始纠结比赛的结果,他的心里,有一个天使和一个魔鬼,天使说:“你这样的发挥要是都进不了国赛,整个四川省可能就没几个人能进了”;魔鬼说:“你怎么知道,你的发挥真的很好,万一填空题填错答案,万一编程题弄错思路,你就准备迎接下一次失败吧”。
接下来,是各方传来的祝贺,yy这才慢慢感到激动,半年多以来,一直想做到的一件事,终于做到了。其实这一年,学校在蓝桥杯上获得的奖虽然增加了数倍,但是晋级决赛的依然只有4个。
2017年5月25日
yy来到火车站,之后的22个小时,他都在“贼快列车”上度过。
2017年5月26日
“欢迎来到北京市”。
最先提醒yy他已经到达帝都的,不是火车上的广播,而是QQ的推广消息。
yy看向窗外,那是无比广阔的平原,如果空气质量稍微好一点,不知道能看到多远的地方呢。比起这里,成都的成都平原只能算“假平原”。
“北京可比成都热多了”。
这是yy走下列车说的第一句话,接下来是他的“北京三日游”。
五、韬光养晦,静待时机
2017年5月26日 9:58
“yy,你争取整个国家一等奖嘛,我们还没有蓝桥杯国家一等奖呢”。
学院书记这么对yy说。
“今年巅峰状态已经过了,最近玩得太好,状态一般”。
yy如此回复。是的,4月和5月,他确实很不在状态,有点沉迷手游,只有很少的练习,从编程能力上讲,他或许真的不如省赛的时候。
“我先立个flag,如果这次能得至少一个国三,大四就不出去实习,专门在学校搞这个,明年拿国一”。
yy在某个群里,当着学院书记以及很多已经毕业的优秀学长,说出了这句话,眼疾手快的学院书记立马截图保存了。
2017年5月27日 13:25
“来吧,好戏开场了”。
yy发出了这条动态,然后关掉手机,走进了考场,进考场之前,依然喝了一罐红牛,依然没什么效果。
“北大的机房就是不一样,这机器配置果然要好得多,居然还有Visual Studio,这下心里有底了”。
2017年5月27日 14:00
比赛正式开始。
决赛只有6道题,决赛仍然非常重视搜索和递归,不同的是,编程大题更有深度了。yy面对填空题非常谨慎,经过一番苦战,搞定了全部填空题。但这时候时间也不多了,所以只能解决第一道最简单的编程题,后面两道题只有通过“打表”的方式来蹭一点分,他预感自己能拿一个二等奖。
2017年5月28日
yy在地铁上,正准备前往北大领取纪念T恤和颁奖典礼的入场券。地铁上,一个男生正在看比赛结果,于是yy凑了上去。
“嘿,帅哥,可以给我看看吗”。
然后yy看到了,他得了二等奖。
这个结果显然超过了yy刚到北京时的预期,不过他也并没有喜出望外,毕竟,从排名上看,他离一等奖并不算遥远,如果过去的两个月,他能好好准备,说不定就拿到一等奖了。
“悔不该耽于逸乐”。
yy这样想,然后拿出手机,卸载了《王者荣耀》游戏。
2017年5月28日 11:36
“我要兑现我的承诺了”。
yy在上次立flag的群里这样说。所谓承诺,当然是来年拿国一。
2017年5月29
yy终于回到了四川,北京三日游让他更加喜欢生活了20年的天府之国。在北京的几天,yy吃了杂酱面、北京烤鸭、还有麦当劳,但没有一个合他胃口。
“还是川菜好吃啊”。
之后的日子,自然是开始准备第二年的蓝桥杯,一年的时间,yy能从省三突破到国二,就一定能从国二突破到国一。
“以后我不再参加任何非程序设计类的比赛”。
六、一生不悔的执着,只因这世间有你
没错,yy就是我,我习惯用第三人称来叙事。
我不想谈论关于如何取得好成绩的策略,因为这些话题已经有很多人谈论过了,所以我更多地偏向我自身的感受。
蓝桥杯是一个让人上瘾的游戏。它举办的时间并不长,到目前也只有8届,所以影响力和专业性比不过ACM这样的国际赛事。不过,我是做软件的而不是专业做算法的,所以没有比蓝桥杯更适合的比赛了。我所在的C++B组,人数是最多的,并且还有很多兼职做ACM的人,竞争非常激烈,正因如此,蓝桥杯才显得好玩。
我们不需要比别人优秀,我们只需要比自己优秀。我确实比不过那些从小就学习算法并参加比赛的人,但我能比曾经的自己更加优秀,这就够了,从省赛垫底,到进入国赛并取得一个还不错的成绩,我已经超越了我自己。
“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这是一位老师对我说的,看起来和没有说一样。但其中的道理,只有真正努力过的人才会懂。每天做一道难度适合的练习题,并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让你觉得,练习与否,并不重要。但坚持下去,事实会告诉你,你一直在进步,这个趋势从未改变。
年轻人犯错、走弯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正。是的,高中时代的我是个浪子,不值得任何人学习,到了大学,我改变了自己,现在的我,和高中的我不可同日而语。我曾经执迷不悟,浪费很多时间,但我调整了自己,正因如此,我才能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并且站的更高。
不尝试一下,你不会知道你能走多远。曾经,蓝桥杯国赛对我来说都是应该仰望的东西,而现在,我的野心甚至让我觊觎特等奖。蓝桥杯的这条路上,我从不会回头。
不论如何,蓝桥杯的参赛经历,已经成为了我在大学生涯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我的生活,因为这个比赛而变得不同了。我也正在努力,让低年级的同学和我一起提升,即使我毕业了,也总有人在我的激励下,不断地为了蓝桥杯而奋斗,这也就相当于,我一直在为蓝桥杯而奋斗了。
明年,我会带着更多的人来到北京,并且在那里拿到蓝桥杯的一等奖。
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2018年,我们北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