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吧 关注:2,220贴子:9,876
  • 2回复贴,共1

关于山东聊城傅氏家族“阁老傅”与“御史傅”的几点说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山东聊城傅氏家族“阁老傅”与“御史傅”的几点说明
鄙人是山东聊城傅坟傅氏家族的后裔,最近发现,网络转载的关于“聊城傅氏家族世系源流”的内容有不正确之处。举例如下:
例一:网络和微信公众号“傅氏大家族”2017年5月12日发出的图文消息,《全国傅(付)氏字派字辈之【山东】》一文中,第一条是“聊城东昌府区‘御史傅’傅姓一脉字辈49字”。原文照录如下:
居政善成宽,彰相学,光尔孙(凤)斯(九)予,维廷基秉龄,德朝崇懋衍,应锡锦恩怀,守正安其本,锡汝继以文,养毓长恒宝,永增尚景纯,启(此支傅姓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迁至聊城。始迁祖三兄弟同行,傅居敬迁聊城旧州洼东五六里少滩定居;居仁、居俭在东阿、平阴一带落户。历史名人傅以渐、傅斯年属此支)。
此文中“历史名人傅以渐、傅斯年属此支”一句是错误的。
例二:网络卢忠帅(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300071)《明清聊城傅氏家族与地方社会》一文“家族概况”中这样叙述:
傅氏家族出仕为官和具有任官资格的共计有90人,占总人数的32%,其中闻名者如监察御史傅光宅,大学士傅以渐,兄弟傅绳勋、傅继勋,知府傅思怿等。
六世傅光宅(1547—1604),字伯俊,别号金沙居士。万历三年(1575)省试中举,五年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先后担任过灵宝县、吴县知县,重庆府知府,河南道监察御史等。
此文“表二:聊城傅氏进士表”中,“六世傅光宅”一条是错误的。
这两篇文章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不知道聊城的傅氏家族有“阁老傅”与“御史傅”之分,将这两支混为一谈。傅以渐与傅斯年属“阁老傅”一支,前者所列字辈属“御史傅”一支,而将傅以渐、傅斯年误归入“御史傅”。傅光宅是“御史傅”九世孙,卢忠帅之文所列表二为“阁老傅”一支,却将“傅御史”傅光宅误列为其中的六世。
鄙人是聊城傅坟“阁老傅”的族人,本着对历史负责任,对祖先和后人负责任的想法,避免以讹传讹,将正确的史料留在世间,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特将聊城市傅氏家族的情况说明如下:
一、关于聊城“阁老傅”和“御史傅”说法的区别和来历
“阁老傅”和“御史傅”的说法是近年研究者提出的,是以官职指代家族,过去民间说法是“北门里傅”和“清孝街傅”或“西门里傅”。“阁老傅”和“御史傅”向上追溯虽然是同根同源,但迁入聊城的原因、时间和地点有根本不同。
根据《东郡傅氏族谱》记载,“阁老傅”的远祖傅回曾于明成化年间由江西吉安永丰县至山东东昌府冠县任县令(傅回祖籍江西永丰一点待考)。七世孙傅以渐是清朝开国状元,光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聊城古城北门里路东相府街有傅以渐的府邸——相府,因此傅以渐的家族被称为“北门里傅”。傅以渐去世后葬于城南傅坟祖茔。傅斯年是傅以渐的八世孙,所以将二者归为“御史傅”是不妥的。
二、聊城“阁老傅”的字辈
聊城“阁老傅”的字辈为:安斯乐国,尚式东邦,乃增福寿,本枝大昌。
三. 网络流传的“聊城东昌府区'御史傅'傅姓一脉49字”中,
1. 第六句“应锡锦恩怀”与第八句“锡汝继以文”中,两句“锡”字重复,是否有误?
2. “傅居敬迁旧州洼东五六里少滩定居”一句中,“少滩”是否为“沙滩”之误?鄙人是聊城傅坟“阁老傅”的族人,对“御史傅”的资料没有详细考证,在此仅提出几点存疑,还有待于继续考证。
四. 聊城“御史傅”的起源:
“御史傅”是指明万历年间曾任河南道监察御史的傅光宅家族。聊城东关清孝街原有傅光宅的府邸,古城西门里(原聊城特殊教育中心北至楼西大街)有傅光宅后人所居住的傅家公馆,因此傅光宅家族被称为“清孝街傅”或“西门里傅”。
“御史傅”的远祖为傅居敬,明朝洪武年间与弟居仁、居俭由山西洪洞县迁移而来。傅居敬定居于聊城旧州洼东五、六里的沙滩上,沿袭山西家乡的村名,仍叫傅老庄。聊城西北傅家胡同是傅老庄的分支,傅光宅去世后葬于此地。居仁、居俭迁至平阴、东阿一带定居。
(网络流传聊城“阁老傅”的资料很多,故不赘述。)
明光居士谨识于山东聊城
二0一七年五月


1楼2017-06-02 05:33回复
    正解:第六句“应思锦恩怀” 第八句“锡汝继以文”——九女泉傅延庆


    IP属地:河北2楼2018-01-30 15:4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这些都不是关心的问题,这个破地方什么时候拆迁?住了***十几年了,难道让我住一辈子破平房?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22-10-14 20: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