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斯基吧 关注:136贴子:218

瓦西里·康定斯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

现代艺术的伟大人物之一.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他在l911年所写的《论艺术的精神》、1912年的《关于形式问题》、1923年的《点、线到面》。1938年的《论具体艺术》等论文,都是抽象艺术的经典著作,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启示录。

 




1楼2008-12-15 06:55回复
    TAT

    shenhe


    4楼2008-12-15 06:58
    回复
       康定斯基的早期绘画,历经印象主义和新艺术运动装饰等各个阶段,但都以对色彩的感受为特征,许多是以叙事的童话性为特点的。这些童话,是他早年所感兴趣的俄罗斯民间故事和神话的怀旧。继印象主义之后的是搞新印象主义的图案和色彩,而后又在更加自由奔放的野兽主义里涉猎了一番。《蓝山,第84号》,就是一件浪漫的点彩派作品。他把色点组织在几个大的、平涂山形和树形的轮廓之中。骑士的轮廓清楚,呈正面化组成一幅运动的图案。技法上的特征,可以追溯到高更的色彩空间和修拉的点彩主义;其装饰的程式,提示了新艺术运动的东西。从这幅画到《构图, 2号》只是走了一小步。在《构图, 2号》里,骑手和其它人物,已经变成色点或线条图案了。画面的空间,排列着颤动的、急速运动状的色块,故事也就淹没在这抽象的图案之中。此时,已经在吸取野兽派色彩组织含意的康定斯基,开始用从音乐那里得来的加标题的方法来表达意图,象“构图”、“即兴”、“抒情”等等。大约在1910年,他画了一幅粗野、激荡,色彩和线条形状相互穿插的水彩。从这幅画开始,所有的描绘性和联想性的要素似乎都不见了,大概这是抽象表现主义形式的第一个例子。这幅画是不是康定斯基画的第一幅全抽象绘画,看来这个问题似乎永远不会有答案了。但是,毫无疑问,是他给了这一类型的绘画以原动力。他运用了与音乐相类似的性质,发现了抽象表现主义的课题,这个课题就是:艺术家的意图,要通过线条和色彩、空间和运动,不要参照可见自然的任何东西,来表明一种精神上的反应或决断。


      5楼2008-12-15 06:58
      回复
          康定斯基在第一次涉足于抽象之后,就再继续坚持这个方向,但在1912年的作品《带黑色的弓形, 154号》中,特定的主题和视觉的联想都消逝了。这幅画中所显示的猛烈冲突的动势和紧张,是色彩和形状的互相冲突和紧张,犹如某种星际大战似线条的冲突和紧张。从这一点出发,艺术家继续创作了一系列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杰作。在1913年以后,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压抑感,又使他偶尔回到重新介绍客观物体上来,如《即兴30,(大炮) 161号》,只是这种物体愈来愈变得稀少。事实上,这种大炮,以图画的抽象要素去表现爆炸破坏的感觉,已没有实际必要。在这里再介绍一下1914年他的大型季节系列画《秋》和《冬》。《秋》的色彩更为浓重得当。《冬》在小碎色块的加速运动和旋转、交错、飞溅式的线条方面更为活泼、生动。艺术家通过表现手法,甚至是抽象手法的描绘力量,提示了季节的某些特征。


        6楼2008-12-15 06:58
        回复
           1914年,战争迫使康定斯基返回俄国,不久以后,他的另一段漫长而又多产的生涯开始了。回顾青骑士派其它一些成员在1914年的作品可以看出,并不是共同的风格上的原则把有关人员聚集在一起,而是一帮年轻艺术家,出自对新探索的热情,出自有统一的反对目标,才组成了一个松散和团体。除了个人之间的友谊之外,他们的追根寻源和成熟的头脑,以及康定斯基的个性,给了这个组织以内聚力和方向。由康定斯基和马克所编辑的年鉴《青骑士》,于1912年出刊,成为这一派观点的论坛。年鉴详细讨论了毕加索和马蒂斯在巴黎的探索,记载了这个新的德国艺术团体的目标和冲突。在新文化的创建中,以及在对待绘画的新态度中,其重要性就在于各种原始和天真艺术的影响。


          7楼2008-12-15 06:59
          回复
            康定斯基在俄国(1914—1921)

              把俄国在抽象和构成方面的探索传播到西方的是康定斯基。由于战争的爆发,康定斯基被迫离开德国,于1914年回到俄国。俄国革命之后,于1918年他被任命为莫斯科美术学院教授,1919年协助组建俄罗斯博物馆。1920年,他被任命为莫斯科大学教授,一个由gov't发起的他的个人作品展览在莫斯科举行。到了第二年,原先在探索现代艺术方面的良好气候变了,康定斯基曾试图通过造型艺术家、文学家和音乐家的共同参与协作,来对现代造型艺术语言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期建立一套能适合各种艺术创作的共同而完整的理论原则。但他的理论探索受到了来自构成主义阵营中“生产艺术者”们的抵触。1921年初,构成主义者中持“生产艺术”观点的艺术家们终于占了上风,他们结成了新的创作社团----“生产者联盟”,并于1921年11月24日签署宣言,正式拒绝“抽象创作”。在这种情况下,康定斯基只好重返西欧,在远离俄罗斯的异国他乡继续他自己的抽象艺术研究和创作。1921年底,康定斯基又回到了德国,不久被任命为魏玛新成立的包豪斯的一位教授,后来成为副校长。<德国的“包豪斯”(Bauhaus),被称为“现代设计的摇篮”>


            8楼2008-12-15 07:00
            回复
              直到1920年,康定斯基还是继续以自由抽象的手法作画,这是他大约在1910年首创的。他在莫斯科追溯往日的岁月,他开始在一些绘画里搞规则形状、直线或几何曲线。1921年,还是接着搞几何图案,并进入了他生平的另一个主要阶段。康定斯基受过马列维奇、罗德琴柯的几何抽象和构成主义的影响,这可以说是毫无疑问的。尽管从自由形式变成了以规则、僵硬的线条勾边的彩色形状,但康定斯基的绘画依然保持着剧烈的节奏感,保持抽象形式的继续不断的冲突活动。《白线, 232号》,是一件过渡性的作品,主要的色块,是以一种松散的和气氛性的手法来处理的。但这些色块被一种很强烈的直线条图案和规则的曲边色块所强调,使作品有一种受几何形控制的轻快感。圆是一个中心母题,从1920年代中期以来他就乐于此道。大概这是可以用来表现宇宙空间和星系的相互作用的主题,而且具有历久不衰的魅力吧。


              9楼2008-12-15 07:00
              回复
                1921年后的康定斯基

                  1921年,康定斯基返回德国,于1922年加入了包豪斯学院。前几年,在俄国至上主义和构成主义的影响下,他的绘画逐渐从自由抽象转向一种抽象的形式。这种变化,可以从1919、1920年、1923年的三幅画里看出来。《灰色, 第222号》几乎完全是自由的,非几何形的。《白线, 第232号》显示了一些有规则的形状、直线条和一些边缘轮廓分明的弯曲形状。在《强调的是角, 第247号》这幅画中,这一切便被有规则的坚硬轮廓所取代了。


                10楼2008-12-15 07:00
                回复
                    这并不是说,康定斯基在1921年之后抛弃了他早期风格的表现主义基础,他那通神论的思想仍然存在着。甚至在几何形体最僵硬的时期,他的绘画在结构上也是富有动势的,三角形、圆形和线条以及不稳定的斜线,忽隐忽现地互相闪现。在继续采用杂色的色块,与几何线条形成对比。偶尔情绪变得平静下来:在《几个圆形, 第323号》里,透明的圆形色块,在黑色的空间里,宁静地互相擦肩飘过。


                  11楼2008-12-15 07:01
                  回复
                      这期间,康定斯基强调了他对于抽象表现力所倾注的热情。他仍然认为,他的绘画是浪漫的。他写道:“艺术的目的和内容是浪漫主义,假如我们孤立地、就事论事地来理解这个概念,那我们就搞错了……我的作品中,一直大量用圆,这里要出现的浪漫主义是一块冰,而冰里燃烧着火焰。”


                    12楼2008-12-15 07:01
                    回复
                       康定斯基是包豪斯学院最有影响的成员,这不仅因为他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现代抽象的先驱、带来俄国抽象艺术革命第一手知识的有才能的教师,还因为他能够有系统、清楚而准确地表达他的视觉和理论上的概念。1926年,他把他的构图课程《点、线到面》一书出版。康定斯基的这本书,想给艺术作品的要素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下一个比较绝对的定义。这种关系,是指一个要素对另一个要素,以及对整体的关系。他那脱俗、浪漫的艺术基础,在这里表现得十分明显。


                      13楼2008-12-15 07:02
                      回复
                          康定斯基与包豪斯学院的关系到1933年便终止了。他创作了许多画,画中充满了主题的含意和形式之间的冲突,但从未离开过抽象手段。在包豪斯学院行将解散的那些年里,康定斯基的绘画,又重新出现了抒情的五彩缤纷的一面,取代了建筑式的处理手法。《光之间, 第559号》里的形状,仍然是几何形的,它们被分层排列,其水平和垂直的风格,甚至超过了以往。色彩柔和,不过是被减弱了的色彩;精确刻划的形状,被光和色漫射的光轮所包围。因此,整个效果充满宁静而又浪漫的情趣。有些形状,使人想起埃及或美洲印第安人的象形文字,转达了一种异国情调。当时,康定斯基已经知道了1920年代的超现实主义活动;在这幅画以及1933年他移居法国后所创作的那些画里,人们感到了类似于抽象超现实主义的性质。彩色的形状,呈现出它们自己的生气,并象微生物或宇宙空间怪物那样,做游戏式的交战。


                        14楼2008-12-15 07:02
                        回复
                            1933年末,康定斯基在巴黎定居,一直到逝世。对他来说,最后这个时期,无论是在作品的数量上,还是在思想与形式的发展上,都是丰富多彩的。总之,他继续追求更自由、更有生物形态的造型和色彩,偶尔还创造生物形态的质感,但这种质感,比他以往抽象表现主义作品的质感,更加辉煌、多样。形状依然是轮廓鲜明,但是,这些形状似乎是从微观世界的幻想中浮现出来的。他在《构图九, 第626号》里,用了两个相同的三角形,一正一倒,把画面的两端截开,建立了一种数学模式的色彩基础。两个三角形之间的平行四边形,又被分为四个更小的同样大小的平行四边形。在这个严格限定但色彩缤纷的背景中,他散布了一些各色各样象是疯狂起舞的小形体:有圆形、棋盘方块形、窄长的矩形和变形虫式的图案。在大的几何图案上面,排列小而自由的形状,这在那些年里,一直是他感兴趣的手法。有时背景是几个大的交替的竖直矩形,有时是黑白色的棋盘格,不过,这种自由与约束的对比,是从他毕生贯注直觉表现和有意的抽象形式之间的关系而得来的。


                          15楼2008-12-15 07:02
                          回复
                              个人的抽象幻想,是他后来那些年的主要出发点。有时他把小而自由的形状,任意散布在统一的色彩背景上;但又一些时候,便回到一种尽可能少的要素安排,好象是在净化他的手法。康定斯基最后的一批绘画表明,现代艺术中一批最杰出、最有影响的人才已告成熟


                            16楼2008-12-15 07:03
                            回复
                              • 118.73.127.*
                              倘若点本身,以及点周围的空白逐渐加大,这种书写文字的声音就会变弱,而点的声音就会变得清晰而响亮(图1)。
                              因此,一种谐音是响亮的——书写——点——其存在区别于它们实用的有目的的结合。这是两个决不可能达到均衡的世界问的平衡,这是一种非目的的革命性状态——书写声受到不可能与它发生关系的外来物的出现所干扰。
                              然而,这个点已经被任意从它的习惯状态下歪曲了,并因此为它自己由一个领域跳到另一个领域作了准备,在这个领域中,它从实用——目的性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而活着,而且它的从属性仍具有一种内在的目的。这就是绘画的领域。
                              点是工具与物质材料表面最先相接触的结果,是基础的面。纸、木、画布、拉毛装饰板、金属等等都可以构成这种最基础的物质材料面。工具可以是铅笔、刻刀、油画笔、钢笔、铁笔等等,通过这最初的触碰,最基础的面就产生了。
                              在绘画中,一个点的外形概念是不确定的,这种可视的、几何学的点一旦物质化,就必定有一定的大小,占据画面一定的位看。此外,它必定有使它与环境分割开来的确定范围——外轮廓。
                               这是一种自我表白,并显得极为简单。但哪怕在这种最简单的情形中,我们也遇到不精确的问题,这正好表明今天的艺术理论状况是多么的不成熟。
                              点的大小与形状可以改变,引起与抽象的点相关的声音也可以改变。
                              外表上,点可以说成是最小的元素形式,虽然这样说并不很准确。但要准确地界定“最小形式”这一概念却是困难的——点可以扩展,变成一个面,稍不留意,它可以充满整个画面。那么,点与面之间的界线应划在哪里呢?
                                这里,有两种情形必须考虑进去:
                                1.点与画面的关系,即点的大小比例。
                                2.点的大小比例与同一画面上其他形之间的关系。
                              如果当画面其他地方仍是空白时,那么作为一个点来看待的任何东西必定被看作一个面,如一条非常细的线也使点的面貌在画面上表现出来(图2)。
                              第一和第二个例子之间不同的大小比例决定了点的概念,尽管现在这只能是靠感情予以估量的事——因为我们没有用数来表达它的途径。
                              因此,我们今天是在这种状况下来决定并完全以感情的方式来估算点所达到的大小尺寸范围。这些外轮廓的粗略估算——的确,这些轮廓的交汇达到一定的程度,形成目前的面貌,点因此开始消失,而在它的位置上,面开始表现为一种初始的存在——这就是达到目的的方法。
                              在这种情形中,目的是隐蔽绝对声音:强调形的分散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主动的(或可能是被动的)运动,明灭不变的张力,非自然的抽象,内在重叠的机遇(点的内在音响和面的会聚、重叠与回复的内在音响),在一个形中回响着两种声音,即靠一种形式的方式创造出两声部的曲调。就这种“最小的”形而言,表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仅靠大小比例上最细微的变化来达到——甚至给外行人也提供了一种令人信服的表现力的例证和抽象形式的表现深度。由于这些表现手法在未来得到进一步发展,由于观者理解力的增长,更精确的概念将变得不可缺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肯定会达到精确量度的程度,数学的表达在这里将成为最基本的手段。
                              不过,数学表达将落后于情感体验和因此受到限制的危险依然存在。数学公式像胶水,或者说像一张“飞纸”一样无意中成了牺牲品。一个公式也像一把扶手椅,享用者安稳地拥进它温暖的怀抱中。另外,这种有必要使自己从它手中挣脱出来的努力是讲一步形成新的价值,并最终形成新的公式的前提,新的公式取代旧的公式。
                              第二个不可避免的事实是点的外轮廓,这决定了点的外形。
                              从抽象的角度,或按人们想像的情景来看,典型的点是小而圆的: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小圆圈。但就像它的大小比例一样,它的轮廓也是相对的。事实上,点能够想像成无比多样的形状:它的圆形可能带有锯齿状的边,可以近似其他的几何形或最终是不规则的形;它可以点成近似三角形,或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正方形;如果它有锯齿状的边,那这种锯齿边可大可小,相互问各有联系。在这里要想做出任何限定都是不可能的,因为点的范围是无限的(图3)。
                              如同它的大小比例和形状一样,点的最基本的声音相对来说是变化不定的。不过,这种可变性一点也不比一种相应的、它基本的内在生命的内在特性更难理解,它仍永远发出它自己纯正的声音。
                              可是,它必须继续不断地强化这种完全纯正的发音要素,发出一种单一的音调,也就是说,这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甚至连那些具有“基本或原元素”特点的元素都不是最原初的自然,而是一种复合的自然。所有与“原初”的想法相关的概念都同样只是相对的,甚至连我们的“科学”语言也完全是相对的,我们没有绝对的知识。


                              18楼2009-03-23 22: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