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学方法。
如果只是“传统面授 + 网络视频”那就不会有好的效果
比如讲到嘴形的时候,常见的方法有微笑式、发音式、自由式、放松式等等,这些方法都不适合网络教学,因为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所以得不到确定性的结果。(其实这些方法在面授时也得不到确定性的结果,嘎嘎。)
网络信号传输多以语音为主,为了节省流量,会对音频信号做压缩处理以适应语音的传输,但音色需要更多的信息,也就需要更大的流量,平时常见的免费网络传输满足不了这样的需求,所以只能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是做为一个“判断者”的身份出现的,比如“判定”你吹得对不对、好不好,判断的“标准”掌握在教师一方,“判断”流程在老师一方实现。比如你吹了一首曲子,吹得好不好、哪里没吹好是由教师来说的,“判断”为个流程由教师来完成。上专业课之前会紧张,你不知道会得到批评还是遭到表扬,就是因为你不掌握判断的标准。
如果“判断”流程在教师方完成,那教师就需要从学生方得到更多的信息(外形、动作、音色等等),面授时是可行的,但就目前的免费网络传输显然不能满足,不可行。因为教师得不到完整的、足够的信息,就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在网络教学中,教师不能再做为“判断”者,而应该做为一个“标准”的制定者。教师向学生传输的是“标准”,因为“标准”是明确的、具体的,学生用得到的“标准”自行完成“判断”流程,然后把是否达到“标准”的“是”或“否”通过网络传统给教师方。这样,网络传输的信息只有教师提供的“标准”和学生反馈的“是”与“否”,这才是真正网络教学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