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点5——推广终端化
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定位,尽快建立精准化为标准和基础且灵活多样的流通渠道、流通网点,将其作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重要依托,用营销渠道的优势推动市场扩张,扩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辐射能力,比如高勋这厮操盘的“山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通过“考核补贴”的办法快速吸引了20个专卖店加盟(计划到2020年完成200家专卖店1000家以上连锁加盟店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构架展销中心、连锁店、主流超市、电商网络等立体化渠道系统,为山东范围内的优秀产品提供了必要的渠道支撑和销售网络的搭建!




在渠道的基础上,把推广主要放在政府推动的公益类手段和终端化,比如在终端实施生动化陈列。
比如联合渠道、联合区域内的企业通过统一的方式和标准,打包传播,携手促进销量!
归根结底一句话,把有限的推广资金与其浪费在空中媒体,不如将这部分资金直接注入到刀刃上,在终端直接通过产品来进行推广和传播,毕竟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尝!
之后通过终端产生的快速销售快速盘活这个链条,形成资金的沉淀,为后续的扩张和传播提供必要的资金池,这也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根本的“核驱动力”!
总结——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当务之急是要“义利以强本”
儒家和墨家有个很有意思的争论——义利
儒家主张义大于利
墨子则主张:利就是义,贵义就是兴天下之利
儒墨对义利关系看法的分歧,其根由是,前者轻视物质生产,后者重视物质生产。再究其因,孔子忽视了人的自然本能的物质需求,并不是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来研究人际关系及人的社会活动的。
墨子从人的量腹而食、度身而衣的生活实际出发,衣、食、住、行才是人们最关心的基本问题。
墨子作为小生产劳动者的代表也更加深刻地懂得物质生产对人们的重要性。
墨子认为人的物欲是具有合理性的,并以满足万物之物欲作为治国安邦的出发点,
从天下之治的角度重视人之自然物欲的存在和满足。
义利之争,恰好也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之间的价值观之争!
冯仑曾经写过一篇名叫《别让民营企业家成为一群可怜的待宰羔羊》,他强调了一个观点:今天绝大部分民营企业最单的病史有一天政府拿刀驾到脖子上,强迫交出企业和资产,而是害怕历史出现惊人的重复:渐渐的国进民退,政府的手越来越长,越来越忙,传统意识形态强势回归,在道德上丑化民营企业和有钱人…
很难反驳和否定他的观点,毕竟在农业领域确实还是政府为大,混合经济体制这一最具活力的经济制度依然不成型,国家依然在农业领域里肆无忌惮的补贴、支持和动作….
或许,什么时候,我们的区域公用品牌能够真正明白什么是利、什么是义,利和义之间如何兼容!能够在标准和制度之下,以适当满足企业之物欲作为品牌的建设和运营之道,以混合经济作为体制,那么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问题核心也就迎刃而解了!
关于天锐灵动:
天锐灵动农业品牌策划,深耕农业行业11年,同行业率先完成从省、市、县、镇、大单品五位一体的区域公用品牌策划公司,先后被《财经界》杂志、中国策划协会、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评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农业策划机构”、“中国十大诚信企业机构”、“十大影响力策划机构”,作品获得并入选《亚太设计年鉴》、2013年度金牌案例奖等奖项,成功创塑6个区域公用品牌,100多家企业品牌,是中国农业领域最实战的品牌策划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