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子婴吧 关注:3,777贴子:290,842
  • 0回复贴,共1

甲午海战前,俾斯麦凭啥断言“日本必胜”?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896年,中国晚清大员李鸿章出访德国,主动求见俾斯麦。当着这位铁血宰相的面,李鸿章主动套近乎,自比“东方俾斯麦”。俾斯麦反唇相讥:没人说我是“欧洲李鸿章”。
李鸿章主动求见俾斯麦,俾斯麦只给了李鸿章十几分钟会面时间,在回答完三个问题后,他觉得礼节已到,就转过头与德国驻清国大使聊了起来,把李晾在一边。有趣的是,李鸿章和俾斯麦之会是中国作者津津乐道的话题,而这些“热脸贴到冷屁股”的细节,却很少被提到。
俾斯麦不太尊重李鸿章是有理由的,早在甲午战争之前,俾斯麦就进行过精准预言:“中国和日本的竞争,日本必胜,中国必败。”
战争还未爆发,这位德国首相凭什么认定中国必败、日本必胜?
俾斯麦是根据他所见到的访德中日官员举动做出的判断。
“日本到欧洲来的人,讨论各种学术,讲究政治原理,谋回国做根本的改造;而中国人到欧洲来的,只问某厂的船炮造得如何价值如何”。而且更为糟糕的是,即使把这些东西“买了回去,也就算了”。
回顾这段话,不得不承认,“铁血宰相”长着一双鹰眼。后来中日两国历史发展的事实,竟然惊人地按照他预测的轨迹演变发展。
其实,中日海战一触即发时,在西方国家眼里,看好日本的并不多,不少国家因为中国重金购入西方最先进的坚船利炮而看好中国,待战争有了结果后,西方大多数国家才知“中国虚实”,从而才对日本刮目相看。
而俾斯麦早就看到了中日两国的胜负手。在俾斯麦眼里,他欣赏的东方政治家不是李鸿章,而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因为后者的行事风格更与他相符。
早在日本还未成大气候时,伊藤博文访德,就受到俾斯麦隆重款待,两人“酒逢知己千杯少”,在酒席宴喝的酩酊大醉,伊藤博文找到了自己的偶像,俾斯麦看到了自己的衣钵在东方的传承人。


1楼2017-05-23 19:3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