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踩雷了几乎是所有投资者的阵痛,特别是羊毛党,撸羊毛撸多了也会踩雷,多数人会问踩雷了怎么办、踩雷了如何维权之类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在踩雷发生之前就应该避免踩雷呢?因此,投资P2P需要重新审视你的心态,如何规避P2P踩雷?下面爱财小编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5种P2P投资心态。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f1ec125da160924dc25a213e406359b/2e9f6a45d688d43fee773781771ed21b0ff43b00.jpg)
1、浮躁冒进
这是大部分小白中雷的原因,就凭着体内一股叫做冲动的洪荒之力,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就下手了。或者是只关注了某些方面,直接忽略平台其他的实质问题。
2、追逐不明不白的高息
低息不一定安全,但高息确实风险大。每种业务都有自己合理的利润水平,少数平台成本控制得好可能会高一些,有些平台推广期可能会高一些,但总体上说,高出太多必然有鬼。
3、不加分别地薅羊毛
薅毛和通常的P2P投资,是不同的逻辑。引用一个行业大咖的话说“投资是情场,薅毛是欢场,不要企图到欢场找爱情”。投资人要认清一个客观的现实:钱从哪里来?有人说“羊毛出在羊身上”,又有人说互联网时代“羊毛出在猪身上”。只不过,在这个游戏中,到最后谁是猪,还不一定。
4、盲目跟风
这一点,从每爆一次雷,就要毁灭一两个名人、团长就知道了。理性的分析判断听不进去,或者保持极大的怀疑态度;但是对蛊惑之言、营销言论深信不疑。“人牵着不走,鬼喊一声飞跑”。跟风有危险。跟,还是不跟?要有自己的判断。
5、迷恋考察
分两种情况:一是热衷于自己考察。但是,很多投资人其实并不具备完整考察一个平台的能力:很多投资人本身对P2P就是一知半解,不清楚平台的业务模式和类型,以及考察重点,更不用说分析鉴别的方法,这种非专业的考察,如果运气好碰到一个安全规范的平台还好,虽然没看明白,却能图一个安心;要是遇到一个只是透明但不规范的平台,导致盲从盲信,则很可能是一个噩梦的开始。二是轻信别人的考察报告。一方面可能写报告的本身就不专业。还有一个原因,报告本身可能就是营销。在参考考察报告的时候,要打听一下考察人的人品和水平。
P2P投资拼的不是风险高低,拼的是承担风险的能力啊,万事都等到了踩雷了才醒悟过来,再怎么亡羊补牢钱也回不来,如其学会各种各样的维权,不如在投资P2P前重新审视你的心态,心态不好,投多少都会踩雷。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f1ec125da160924dc25a213e406359b/2e9f6a45d688d43fee773781771ed21b0ff43b00.jpg)
1、浮躁冒进
这是大部分小白中雷的原因,就凭着体内一股叫做冲动的洪荒之力,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就下手了。或者是只关注了某些方面,直接忽略平台其他的实质问题。
2、追逐不明不白的高息
低息不一定安全,但高息确实风险大。每种业务都有自己合理的利润水平,少数平台成本控制得好可能会高一些,有些平台推广期可能会高一些,但总体上说,高出太多必然有鬼。
3、不加分别地薅羊毛
薅毛和通常的P2P投资,是不同的逻辑。引用一个行业大咖的话说“投资是情场,薅毛是欢场,不要企图到欢场找爱情”。投资人要认清一个客观的现实:钱从哪里来?有人说“羊毛出在羊身上”,又有人说互联网时代“羊毛出在猪身上”。只不过,在这个游戏中,到最后谁是猪,还不一定。
4、盲目跟风
这一点,从每爆一次雷,就要毁灭一两个名人、团长就知道了。理性的分析判断听不进去,或者保持极大的怀疑态度;但是对蛊惑之言、营销言论深信不疑。“人牵着不走,鬼喊一声飞跑”。跟风有危险。跟,还是不跟?要有自己的判断。
5、迷恋考察
分两种情况:一是热衷于自己考察。但是,很多投资人其实并不具备完整考察一个平台的能力:很多投资人本身对P2P就是一知半解,不清楚平台的业务模式和类型,以及考察重点,更不用说分析鉴别的方法,这种非专业的考察,如果运气好碰到一个安全规范的平台还好,虽然没看明白,却能图一个安心;要是遇到一个只是透明但不规范的平台,导致盲从盲信,则很可能是一个噩梦的开始。二是轻信别人的考察报告。一方面可能写报告的本身就不专业。还有一个原因,报告本身可能就是营销。在参考考察报告的时候,要打听一下考察人的人品和水平。
P2P投资拼的不是风险高低,拼的是承担风险的能力啊,万事都等到了踩雷了才醒悟过来,再怎么亡羊补牢钱也回不来,如其学会各种各样的维权,不如在投资P2P前重新审视你的心态,心态不好,投多少都会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