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楼自古不说正事

放大大的自己的话。
@谢前籽Q
关于《火凤》伯符相关读后感。
1.其貌不扬而又勇猛如虎的万人敌孙策。这个设定总让我有一种伯符是个‘背负了过多重担的小孩子’的‘错觉’。其中最重的负担大概就是与父辈相悖的‘大义’吧。“我孙家的大义将与大汉背道而驰”,这也是第三个问题分镜的来源。就这一点上我最心疼了。曹老板那句“你这个逆贼是不会得到天佑的”,虽然伯符当时没有细想,但这句话还是在他心里埋下怀疑了吧。
2.结局到来的时候,作者选择了周瑜视角而不是孙策视角来为我们展现一切,不得不说真的是够狠。关于策瑜真的没啥好说的了,这两个人站在一起就是一个世界了。多说都是赘述。
3.带着粉丝滤镜说一句:伯符身边都是大好人啊。子义的死在我心里已经是虐度top3了。那句‘是我谢谢你’我真的忍不住要大叫‘伯符啊啊啊你睁开眼看看你的兄弟啊’……。吕蒙这位朋友从看不懂周瑜的书信到跪在孙策床前背诵《春秋》,这个转变也是真的像把刀子深深地伤害了我……凌统,在原作里的设定其实让我觉得有点伯符童年的影子……大概都是‘背负了太多的孩子’的感觉吧。受伤最多的总是最懂事的那个。
4.选曲的话,问歌名的同志求你们看一眼第一页的字,我每个手书都会在第一页标注歌手歌名的。这歌给人感觉温柔又残忍,温柔的是人跃亮的心,残忍的是宿命感。整首歌听下来好像是在终点与经历过一切的自己对话,问你再选择一次可以吗,你说再一次我还会这么选,我不后悔。所以这次,就像我的爱人的评价,这次不是一道鲜血淋漓且永不漶灭的伤口,这次是一个可以释然的遗憾,终究会转身的漫长告别。是啊,精彩而不亮丽,毕竟,起落是无常啊。
5.……我好怕啊……老三把话放出来了……就算没老三啥事儿……算算日子赤壁打完也挺久了……子义死前见到伯符来接他了……那公瑾……会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