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吧 关注:6,176贴子:113,480

东岸在外东北的思路有问题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东岸在外东北的思路有问题啊,与其和毛子在黑龙江沿岸厮杀,为什么不趁着满清撤出宁古塔之际,南下填补这片空白。按理说,无论是气候、土地还是当地可收编的土著,怎么看都是南边的模范堡-兴凯湖-海参崴一线更胜一筹。

附上一张外东北地图,从地图上看,只要扼守住清军撤离的宁古塔(牡丹江),就能给后方提供一个较稳定的安全环境,而且能实现对海西女真的包围,加快对当地土著的归化速度


IP属地:浙江1楼2017-05-19 11:05回复
    扩张太多,一个县没多少人,占领了那么大片土地……不可思议靠近中国移民方便,人口太少了吧……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7-05-19 13:25
    收起回复
      总的来说在外东北主攻清国需要大投入,前期也是大亏,取得胜利得到的果实也更甜美,而打俄国投入较小,成功率也较高,当然土地和人口也比较不好。通过大的战略可以看出外东北的扩张还是在积蓄力量,库页岛是总后勤基地,离松花江还是有些远,没有足够的兵力和后勤根本推不掉清国势力,只能僵持,这又是不愿见到的。


      IP属地:辽宁3楼2017-05-19 15:51
      收起回复
        你这地图根本就不对,模范堡和哈尔滨堡周边根本没有有效统治,从其周边没有设置乡镇就看出来,这是沿江建立的突出地带军事堡垒。他只能控制堡垒周边很小的范围并且随时受到军事威胁。你这就把他算成东岸势力范围了,清国那边的人能同意吗?怪不得你还想控制东面的地区,你把实际争夺地区算自己的地了,旁别的孤立地区不就随便拿了吗


        IP属地:辽宁4楼2017-05-19 17:30
        收起回复


          IP属地:辽宁5楼2017-05-19 17:34
          收起回复


            从这两张图能够很清楚的看出两个地方的防御难度。结雅河流域一马平川,毛子可疑很轻易的突入腹地破坏。南部地区地形复杂,清军进攻只有两条方向,一是宁古塔一路,可宁古塔已经被清军废弃;二是绕路沿着松花江,这条路至少有500公里走,而且容易被东岸发现,东岸完全可以在松花江和牡丹江的交汇处依兰再设置一个堡垒防御。


            IP属地:浙江6楼2017-05-19 19:16
            收起回复
              我还是支持南极总司令的观点。
              毕竟做出了地图,花费了很多功夫。


              IP属地:广东7楼2017-05-20 00:43
              回复
                其实楼上所说皆有道理,先打那个都有其战略角度思考。


                8楼2017-05-20 11:26
                收起回复
                  从之前的贴吧地图就能看出,俄国战略方向,沿着黑龙江将堡垒顶过去,后面广大地区马上就能归化,而沿着松花江方向的两个堡垒只能建立战略要点,在没有大量时间,军队和物资对土人进行清剿下是不能在乡下建立势力的。所以向清国方向建立势力较难


                  IP属地:辽宁9楼2017-05-20 15:32
                  收起回复

                    我说那位兄弟,看地图说点细致点的。我的观点很清楚,依托地势,通过对宁古塔和依兰两个节点的控制可以以较低成本建立一个安全的后方,而嘉荫堡以北至结雅镇之间的土地无险可守完全暴露在毛子的兵锋之下,,所以这次战争毛子可以轻松的攻入腹地,将结雅、海兰泡、呼玛甚至乌第都蹂躏一遍,就是这样的防御形势,东岸却把资源集中到当地大搞垦殖,这是让我最不满的。
                    我的看法是,东岸咋外东北南北的布置应该调转,在北部只设立呼玛、海兰泡作为军事据点监视毛子的举动,依托阿穆尔河以北群山,完全能将毛子也挡在外,然后调集资源在七台河平原、兴凯湖平原、三江平原屯垦。
                    所以,我的观点核心很清楚,依托地势,所以麻烦你看地图,看地势,别自顾自讲战略,大方向谁不懂,那玩意除了给你自己欣赏,兴趣寥寥


                    IP属地:浙江10楼2017-05-21 09:40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5-25 07:48
                      回复
                        从地理的角度分析楼主确实做的很棒,很多时候并不是需要全占土地,几个关键点再配合山川河湖即可形成有效的势力范围,除非对方人口密度确实非常大,但在书中的时代是不可能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5-29 23:16
                        回复
                          清初整个东北人口少,而明末的时候黑龙江流域主要人口还是野真人,人口密度很低,基本以部落形式存在;
                          蒙古人和野真人种田不行,根汉人距离近的海西女真啥的种田和织布,冶铁才有一定技术。
                          总结下就是黑龙江流域直到哈尔滨附近的海西女真附近才好找一些种田和手工业人才,lz选的那些地方一个是缺少人才,二是都是少数民族而且非常落后,难以沟通还要面临“打草”的危险,想要发展个大后方需要不少人才(至少是会种田的而不是野真人)还需要不少驻军守卫。这些“可用之人”是难找的。
                          坦白的讲我认为以这种人力资源情况下发展到书中的情况是不可能的(不过考虑到是小说。。。),因为精华都被满清划拉走了。。。沿水路的殖民贸易反倒是可以利用野人女真资源并打击满清经济的不错手段(貂皮啥的主要产自野女真,而明朝中期以后貂皮市场就变得很庞大了,甚至有观点认为满清发家经济上靠的就是貂皮贸易)
                          所以沿水陆一路设小堡比较适应这些地区的人力资源条件,并且可以用更少的人力,获得更大的经济价值,东北一把手也得能拿得出业绩给老板们看啊。。。
                          人力资源解决后再考虑lz的方案(二期工程?)也许更合适。


                          IP属地:黑龙江14楼2017-06-02 17:40
                          收起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7-07 21:30
                            回复
                              主要三点,一是兵少人少;二是条件恶劣,地广人稀,初期无法养更多的兵民;三是扩张太狠,犯忌!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7-07-08 23: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