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13日
漏签
0
天
西乡吧
关注:
188,632
贴子:
3,906,955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98
回复贴,共
4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西乡吧
>0< 加载中...
【西乡】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韭菜花
莲花路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韭菜花
莲花路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前些天,79岁的知名作家琼瑶突然公开了一封写给儿子和儿媳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信,交代了她的身后事——万一到了该离开之际,绝不抢救,各种急救措施都不需要,让她没有痛苦地死去就好。
2025-07-13 01:27:18
广告
韭菜花
莲花路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关于这些问题,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本特别的书,《最好的告别》。
韭菜花
莲花路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作者阿图·葛文德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出生于医生世家,还是《时代周刊》评选2010年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的医生。

书的副标题是“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但在我看来,葛文德的思考和讲述,尤其对死亡以及临终关怀的理解,远比常识来得震撼。
韭菜花
莲花路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我们误解了衰老和死亡
从出生那刻起,每个人都在不断老去。这是无人可以摆脱的命运。然而,“衰老”成为一个问题,其实并没有多长时间。
比如,美国在1790年时,65岁以上的人在人口中的比例还不到2%。20世纪初时,美国人的平均寿命也不过50岁。
平均寿命短就意味着,人们在大多数时间与健康相伴,愉快地生活,直到某一天,被疟疾或心脏病之类的突发疾病袭击,撒手人寰。
随着医学的进步,人均寿命逐渐延长,绝大多数人会活足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死于老年。
韭菜花
莲花路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因此,不管你采用了什么办法想留住青春,衰老都是不可逆转的事情——
从30岁开始,心脏的泵血峰值逐年下降,人们跑步的长度和速度都赶不上过去;
40岁左右,肌肉的质量和力量开始走下坡路;
50岁开始,骨头以每年1%的速度丢失骨密度;
70岁的时候,大脑灰质丢失使头颅空出差不多2.5厘米的空间,老年人在头部受到撞击之后,会很容易发生颅内出血;
80岁时,我们会丢失25%—50%的肌肉;
到85岁,40%的人都患有教科书所定义的老年失智(痴呆症)。
老年是一系列的丧失。作家菲利普·罗斯则形容:老年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场谋杀。
韭菜花
莲花路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然而,人们看待这一生命下行阶段时的态度出现了问题。
我们需要帮助的阶段往往很长,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缺陷,而不是新出现的、预料之中的事态。我们经常炫耀某个97岁的老人跑马拉松的故事,仿佛类似事例不是生物学上的奇迹,而是对所有人的合理期待。

正因为我们没能很好地接纳衰老,也就没有正确地理解与衰老相连接的死亡。
在很多人印象里,医院是起死回生的地方,有人死在医院会被说成是“救治失败”——就好像救治必须成功,死亡都不该发生一样。
韭菜花
莲花路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在医院里,有一种情景每天都在大量发生:
身患绝症的病人或重病缠身的老人躺在ICU(重症监护室)的病房,戴着呼吸机,靠各种管子输入维持生命的营养液,他早已意识模糊,不能说话。为了“抢救”,他可能还会接受多次胸外按压、电除颤等急救措施,直到再没有任何办法能找回他的生命体征……
可能有人要说,人还没死,就该尽一切努力延长他的生命,这难道还会有什么不妥吗?
生命当然要努力挽救。但在某些情况下,你的这种坚定信念可能就会动摇了。
2025-07-13 01:21:18
广告
韭菜花
莲花路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痛苦的两难抉择
一位朋友和我讲了一个他所亲历的故事。
2012年,这位朋友38岁的姑父确诊得了骨癌(恶性肿瘤),而且是晚期。
在经一月有余的初期治疗后,姑父的身体状况愈来愈差,医院提出了两个治疗方案:
方案一:截掉整个下肢后进行放疗。这样做可以适当延长姑父的寿命,但过程很痛苦,放疗后的生活也完全不能自理;
方案二:不截肢,进行普通保守治疗。这样的话,预估姑父只剩半年的生命期,癌细胞将迅速扩散,直至吞噬生命。
韭菜花
莲花路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面对这两个方案,家族内部发生了巨大分歧:
朋友的姑父要求放弃治疗,他无法忍受失去整个下肢带来的生理、心理痛苦;
家人却希望截肢,多活一天是一天,这既有积极救治带来的心理安慰,也有不忍亲人就这么离世的心结。
家庭陷入两难境地——
明知结局是“死亡”,是使用各种医疗手段,哪怕痛苦万分,也要尽一切可能延长患病亲友的生命时长?
在适当的时候选择放手,牺牲一些生命的长度,让病人带着尽可能少的痛苦离开?
韭菜花
莲花路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很多人认为,选择继续积极救治、延长生命是正确的选择。但在《最好的告别》中,葛文德却为我们描述了这种选择不那么“积极”的一面——
当我们无法准确知道还有多少时日时,当我们想象自己拥有的时间比当下拥有的时间多得多的时候,我们的每一个冲动都是战斗,于是,死的时候,血管里着化疗药物,喉头插着管子,肉里还有新的缝线。
我们根本是在缩短、恶化余下的时间,可是这个事实好像并没引起什么注意。我们想象自己可以等待,直到医生告诉我们他们已经无计可施。
但是很少有医生已经无计可施的时候——他们可以给病人功效未知的有毒药品,手术摘除部分肿瘤,如果病人不能吃东西,就给他植入饲管,总会有办法的。我们想要这些选择,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自己急切地想要做这样的选择。
事实上,我们经常根本就没做选择。我们依靠默认项,而默认项是:采取措施。治疗点儿什么!有解决办法吗?
韭菜花
莲花路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这是现代社会才有的悲剧。
韭菜花
莲花路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对大多数人来说,因为不治之症而在监护室度过生命的最后日子,完全是一种错误。
你躺在那里,戴着呼吸机,每一个器官都已停止运转,你的心智摇摆于谵妄之间,永远意识不到自己可能生前都无法离开这个暂借的、灯火通明的地方。大限到来之时,你没有机会说“再见”“别难过”“我很抱歉”或者“我爱你”。

最终,因为我那位朋友的姑父态度坚定,拒绝截肢,家人也只能听从他的愿望。临终前一个月,他提出要回到乡下老家,不想在冰冷的医院度过最后的日子。弥留之际,他虽已很虚弱,仍把诸多后事做了清晰交代。2013年新年前一周,他在自己熟悉的家中告别了这个世界。
韭菜花
莲花路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怎样才是最好的告别?
请别误会,我并没有在鼓励放弃治疗,只是,也许我们能有更合理的一种选择。
在葛文德看来,那就是“善终服务”或“姑息治疗”。
标准医疗和善终护理的区别并不是治疗和无所作为的区别,而是优先顺序的不同。
普通医疗的目标是延长生命。为了有机会获得未来时间,现在,我们要牺牲你的生存质量——通过手术、化疗、把你送到监护室。
2025-07-13 01:15:18
广告
韭菜花
莲花路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而善终服务是让护士、医生、牧师以及社工帮助致命疾病患者在当下享有可能的最充分的生活——很像疗养院改革者们安排员工帮助严重失能者的方式。对于绝症,这意味着致力的目标是解除疼痛和不舒服,或者尽量保持头脑清醒,或者偶尔能和家人外出——而不是关注生命的长短。
不是盲目地抢救、使用各种维持生命的措施,也不是彻底放手,而是帮助病人尽可能减轻痛苦,满足他们的意愿,在最后的日子里仍然做好自己的角色:好丈夫、好妻子、好父亲、好母亲……
一位善终服务护士说:“我觉得进入善终服务阶段的人,只有1/4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