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13日漏签0天
花香花宜吧 关注:833贴子:15,503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47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花香花宜吧
>0< 加载中...

行水除满的茯苓杏仁甘草汤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金海棠001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
第6条: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 金海棠001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胸痹,心痛,短气,为相互关联的三个病或症。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
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2025-05-13 01:24:22
广告
  • 金海棠001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痹,是一大类病症,在传统经典记载中,有两类,
一是病机、痹阻之类;二是病名类,如:病痹......,周痹......


  • 金海棠001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素问有《痹论篇(第四十三)》专篇论述,
1、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胜)行痹,(寒胜)痛痹,(湿胜)着痹;
又有五体痹: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
还有藏腑痹:肺痹,心痹,肝痹,脾痹,肾痹,肠痹,胞痹(膀胱)。
2、内伤亦可致痹: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
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淫气乏竭,痹聚在肝;淫气肌绝,痹聚在脾。
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
3、痹病,可以不痛。
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
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
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


  • 金海棠001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灵枢有《周痹第二十七》专篇论述,众痹,周痹(一定会痛)。
此内不在脏,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名曰周痹。
此痛安生?何因而有名?
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
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


  • 金海棠001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仲圣伤寒论,有条文散见,更有胸痹、血痹专篇。节选几条:
【痓湿暍病脉证治第二】(14)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湿痹。
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23)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
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汤主之。
白朮附子汤,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
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朮、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1)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1)
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12)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
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亦治血痹。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4)
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
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
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
身肿而冷,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为黄汗。
痛在骨节,咳而喘,不渴者,此为脾胀,其状如肿,发汗即愈。
然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334)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
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 金海棠001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此处,不是要论痹,而是要确定:
(1)为何而痹?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2)痹之为病,可以不痛。
(3)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
(4)从病机论,没有热痹,
所谓热痹 = 痹热,是因痹而显热像,此热非病机病因而为症候表现。
此【热】,或非病机病因而为症候表现,或因风寒湿痹久成热,继而致病。


  • 金海棠001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胸痹,胸痹是指胸中痞塞不通,引起胸膺部满闷窒塞,甚则疼痛的病证。
始见于《灵枢·本脏》:
肺小,则少饮,不病喘喝;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


2025-05-13 01:18:22
广告
  • 金海棠001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胸为心肺之廓,膻中之地,膈之上缺盆以下,与咽、胃上口纵系,两肋在侧。
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
素问·调经论篇:
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
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令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
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
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也。


  • 金海棠001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因此,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
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解为:
(1)胸痹,风寒湿三气杂合在胸,这是阳虚,上焦虚而致。
(2)因其阴弦,则发心痛。阳微阴弦,则发胸痹而痛。
(3)短气,是气不足以息,这是实证。


  • 金海棠001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回头再来看第6条:
宋本: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
桂本:胸痹,胸中气塞,或短气,此胸中有水气也,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
(1)胸痹,上焦虚,不一定痛。
(2)胸中气塞,胸部痹阻,气滞。
(3)短气,上焦、胸部(中)有实(微有水饮),气不足以息。
因此,茯苓杏仁甘草汤与橘枳姜汤,均为补益上焦及胸阳之方。


  • 金海棠001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胸痹】
(1)胸为心肺之廓,而藏腑各有界畔。
作为部位,胸,往往指藏腑之外皮肤之内,缺盆以下横膈以上的部位。
在内经成书过程中,有心手少阴与肺手太阴之脉的互换过程。
因此,素问灵枢中,只提出胸痹,而无具体症状表现论述。
在胸部,又有: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心主之宫城名曰膻中。
据与胸痹并列的喉痹逆气及其他篇章论述推测,
内经之胸痹,应为少阳 / 厥阴涉及心、肺,且以肺系疾病为主的一类病症。
现代的胸痹(心痛),已演变为重点在心系的疾病,
【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甚至指出,相当于西医的缺血性心脏病。


  • 金海棠001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胸痹】
(2)何谓胸阳?经典中没有胸阳一词,它是后人的发挥、创制。
① 人体内,没有脱离于气血津液而单独存在的【阳】,
如气血中,气为阳、血为阴,心阳不足,心气必然有所不足。
按教科书的意思,胸阳为心肺间互相协调、共同实现的主气行血功能。
比较模糊,如何胸阳与心阳、肺阳?
② 阴阳互根,五藏六腑皆有阴阳,自然就有心阳、肺阳。
汤液醪醴论·素问:五阳已布,疏涤五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
但很少有对肺阳的论述与探讨,似乎肺藏无阳一般。
心君、肺相,为藏中阳藏。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心阳 = 心气 + 相火,即,相火施加于心气。
肺阳 = 肺气 + 相火,即,相火施加于肺气。
③ 胸为心肺所居,自然是一身阳气聚集之处。
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
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
出于喉咙,则呼吸通;以贯心脉,则脉道通,营卫乃行。
因此,这个胸阳,就是宗气(大气)在胸部的生理功能体现。
胸阳 = 宗气 + 相火,即,相火施加于宗气。
宗气补养,一靠吸入空气(由外入内),一靠胃中五谷精气(贯膈络肺,虚里脉宗气)。


  • 金海棠001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胸中气塞】: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胸部痹阻,最易被人体侦测、最先感受到的,
应该是肺气动,继而肺系疾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
(1)仲圣述及【胸】的条文,有三类,均为胸的寒热与舒缩功能异常。
① 疾病类
太阳病篇的结胸【但结胸、结胸热实、寒实结胸】。
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篇【胸痹、胸痹而痛】。
② 部位病机类:寒热虚实。
即:气血流通失常【气结、气逆】,或水气痰饮停滞。
如:病在胸中,客气在胸中,留气结在胸,邪结在胸中。
息引胸中上气者,咳;
胸中有热,胸有寒,胸上有寒,丹田有热胸上有寒,胸中冷。
鼻头色黄者,胸上有寒。
胸中实,水结在胸胁,支饮在胸中,胸中有留饮,胸中寒实,积在胸中。
③ 症状类
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
心胸不安,胸下为急,
热上冲胸【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气从小腹上冲胸咽】,
胸烦【胸中烦而不呕】,
胸中窒,胸中气塞,
胸满【胸满胀、胸中满而烦、胸满胁痛、胸胁苦满、胸胁满、胸胁逆满、胸胁烦满、胸胁满而呕、胸胁下满如结胸状、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
胸中痞鞕【胸下结鞕、时如结胸心下痞鞕、胸中痞鞕气上撞咽喉不得息】,
胸胁痛【胸中隐隐痛、胸中痛、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胸中如虫啮、心胸中大寒痛、胸背痛】。


2025-05-13 01:12:22
广告
  • 金海棠001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胸中气塞】:
(2)胸痹主症
塞,充也,滿也。本义:阻隔,堵住。
窒,塞也。滿也。本义:阻塞,不通。
气塞,气闭,窒而不通,充满。
胷(胸)中,应该是固定的部位用词,指两膺间的胸中间位。
不只是位于胸中部的食道(胡希恕胡老理解栀子豉汤)。
两侧膺中至胁肋,则非胸中部位;如此,
胸中气塞 = 胸中窒【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77)】
胸中闭塞胀满,不舒畅,不顺畅,有物堵塞,想扩胸来舒缓,想深呼吸来缓解,等等。
凡胸部不适,几乎都因气塞而成。
可以包括: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金匮生姜半夏汤】,
及部分的心胸不安、热上冲胸【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气从小腹上冲胸咽】、胸满【胸满胀、胸中满而烦】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47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花香花宜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