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个人看法:
“从心中感觉这是错的对的,错的杜绝,对的遵寻”,这其实只是第一步
自己认为错的,真的就是“错”的么,自己认为对的,真的就是“对”的么。是不是有时候自己认为错的,其实是应该做的,而自己认为对的,并不应该做呢?我个人总结这就是第二步,把“从心中感觉这是错的对的”只放在心中,而用“合适”与“不合适”来作为行动参考。我认为王先生的学说不是简单的“学术理论”而是复杂的“方法论”。是知道人应该如何更好的适应所处的环境。
而第三步,就是在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基础上,尽自己的可能来“改造环境”或者说是影响身边的人。我不太确定应该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一阶段,它不是像孔子一样用自己的学说教化世人,也不是简单的达到“修身”的目的。这一步应该是真的在为了“更好”而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