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兰州,那杯酒始终难以下咽
离开兰州,那碗面始终不叫牛肉面
在兰州奋斗的你
会选择离开还是留下
我相信
每一个临近毕业的孩子
都憧憬北上广的生活
但还是有很多年轻人
义无反顾的选择留在兰州
......
当然
无论你留下或者离开
我们都尊重你的选择
但请你永远别忘记
兰州 你的家乡
兰州是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但究其里,它是边地。
对于新疆、西藏,甚至青海的人来说,兰州就是繁华的内地;而对于很多东部的人来说,兰州就是骑着骆驼的西域。于是,这个离哪儿都不远,又到哪儿都不近的城市,天然地具有一种杂糅混血的气质。
兰州是中国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一条黄河将其劈成两半,河两岸,南北两山夹河而立,城中人在这条狭长通透的河谷中生息。于是,这又是一个简单直接、率性而为的城市。
这里是黄河的上游,波澜不惊。但在表面的平静之下,是无数的暗流涌动。
到了夏天,城里就会冒出大大小小的啤酒摊。最著名的是黄河啤酒广场,兰州人管它叫“万人坑”。上千张塑料桌子挤在砂石地上,划拳行令之声不绝于耳,跌跌撞撞的醉汉来来往往。整座城市似乎都透着一股醉意。
宿醉之后的清醒是从一碗牛肉面开始的。每天清晨,上百万的兰州人都奔着这一碗面而去。他们身份各异,不约而同地坐在油乎乎的桌子旁,或者蹲在马路边,捧着一个大瓷碗,将牛肉面像瀑布一样倒入胃中。在兰州,几步就有一家牛肉面馆,味道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店。不过,口碑最好的店都是些只有一两间铺面的小店,面随汤走,每天下午两点左右铁定关门。兰州人守着黄河不愿走远,因为离开了兰州,牛肉面就不是那味了。
如这个城市的形状一样,这里的人是直肠子的,爱就是爱,恨就是恨,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兰州身处黄土高原的最西端,被两侧光秃秃的山夹在中间,满目焦渴的黄色。为了能更快地实现满目绿色,兰州曾一度在山上缠满绿布,让山岭看起来绿油油的。每到冬天,滨河路两侧干枯的枝条就被缠上五颜六色的塑料花,在皑皑白雪中永不凋零。
兰州城里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室内盆景园。任你外面黄沙漫天,还是满目苍凉,人们坐在温室里,赏花看树,喝杯三泡台。
每年春天在兰州的大街小巷,总会遇见卖花人,在卷起的黄沙之中, 带一束花回家。于是,这里的浪漫和诗意就多了几分粗粝的质感。这就是兰州人的乐观。
每当夜色降临,土黄色的兰州就开始变得灯红酒绿了。几百家酒吧苏醒,开始唱那些用摇滚演绎的西北民歌。
这也是兰州的一个隐喻。每个人的记忆深处都有一个故乡。这是一座漂泊的城市。
兰州就是这么一个繁杂的城市。每个人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沙,在这里聚集。他们被混杂的力量裹挟到这里,又赋予了这个城市模糊不清的特点。
历史的风沙下,汉、回、藏、满等三十多个民族都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一碗牛肉面里有回族的厨艺,藏族的牛肉,汉族的小麦。
如今他们都已经是老兰州了,真正的土著居民少之又少。生硬、短促、干巴的兰州话,混杂着南腔北调形成了一种异常古怪模糊的“京兰腔”。
在这种腔调里,似乎每个人都能找到早已模糊的乡音。他们就像黄河浊浪中的滚滚泥沙,经年不息地改变着黄河,改变着兰州的模样。
兰州不是最好的城市 但是属于你的城市
你可以在这撒泼 可以在这放肆
只因为家在兰州
兰州,谢谢你留下
兰州,欢迎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