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京索之战:
「是时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居下邑,汉王间往从之,稍稍收其士卒。至荥阳,诸败军皆会,萧何亦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复大振。楚起於彭城,常乘胜逐北,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间,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三家注史记 卷七 项羽本纪第七》
项羽在彭城大破刘邦之后一路向西追击,这里有个【常】乘胜逐北,应该是在追击的过程中与汉散军以及汉地方部队屡屡交战。到了京索一线汉败楚,这里就有人觉得汉军打败了项羽,这么多年怎么说也都是猜测,我前年就发过一个京索之战的帖子,那时候还不能百分百断定项羽不在京索,如今再看史料,觉得不是很明显的东西么?我倒希望是因为我退步了,不然那么多年没个结果也是醉了:
「五月,汉王屯荥阳,萧何发关中老弱未傅者悉诣军。韩信亦收兵与汉王会,兵复大振。与楚战荥阳南京、索间,破之。」《汉书 卷一上 高帝纪第一上》
「十一月癸卯晦,日有食之。随何既说黥布,布起兵攻楚。楚使项声、龙且攻布,布战不胜。」《汉书 卷一上 高帝纪第一上》
「夫大王发兵而倍楚,项王必留;留数月,汉之取天下可以万全。」《三家注史记 卷九十一 列传第三十一》
「楚使项声、龙且攻淮南,项王留而攻下邑。【正义】:宋州砀山县。数月,龙且击淮南,破布军。」《三家注史记 卷九十一 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似乎很明确的,汉军在二年五月破楚京、索间,而在三年十一月也就是距离京索之战已经六个月的时候,英布叛楚,此时项羽遣龙且击英布,自留攻下邑。也就是京索之战半年后项羽还是在距彭城不足二百里的下邑,京索则在下邑西约四百里。由此可见,京索不过是楚某些将领的追兵,况且破楚后刘邦还回关中溜达一圈,真要是项羽在他能那么悠闲?事实上破京索后的半年时间里因为项羽不在汉军压力根本不大,还能击定叛乱将领,又分兵让韩信北伐。如果你说项羽参加了京索,除非你告诉我项羽五月在京索被破,然后留诸将连战,自己往东四百里去打一个下邑。
「是时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居下邑,汉王间往从之,稍稍收其士卒。至荥阳,诸败军皆会,萧何亦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复大振。楚起於彭城,常乘胜逐北,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间,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三家注史记 卷七 项羽本纪第七》
项羽在彭城大破刘邦之后一路向西追击,这里有个【常】乘胜逐北,应该是在追击的过程中与汉散军以及汉地方部队屡屡交战。到了京索一线汉败楚,这里就有人觉得汉军打败了项羽,这么多年怎么说也都是猜测,我前年就发过一个京索之战的帖子,那时候还不能百分百断定项羽不在京索,如今再看史料,觉得不是很明显的东西么?我倒希望是因为我退步了,不然那么多年没个结果也是醉了:
「五月,汉王屯荥阳,萧何发关中老弱未傅者悉诣军。韩信亦收兵与汉王会,兵复大振。与楚战荥阳南京、索间,破之。」《汉书 卷一上 高帝纪第一上》
「十一月癸卯晦,日有食之。随何既说黥布,布起兵攻楚。楚使项声、龙且攻布,布战不胜。」《汉书 卷一上 高帝纪第一上》
「夫大王发兵而倍楚,项王必留;留数月,汉之取天下可以万全。」《三家注史记 卷九十一 列传第三十一》
「楚使项声、龙且攻淮南,项王留而攻下邑。【正义】:宋州砀山县。数月,龙且击淮南,破布军。」《三家注史记 卷九十一 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似乎很明确的,汉军在二年五月破楚京、索间,而在三年十一月也就是距离京索之战已经六个月的时候,英布叛楚,此时项羽遣龙且击英布,自留攻下邑。也就是京索之战半年后项羽还是在距彭城不足二百里的下邑,京索则在下邑西约四百里。由此可见,京索不过是楚某些将领的追兵,况且破楚后刘邦还回关中溜达一圈,真要是项羽在他能那么悠闲?事实上破京索后的半年时间里因为项羽不在汉军压力根本不大,还能击定叛乱将领,又分兵让韩信北伐。如果你说项羽参加了京索,除非你告诉我项羽五月在京索被破,然后留诸将连战,自己往东四百里去打一个下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