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筑吧 关注:91贴子:10,902

【音乐剧系列】槽一槽最近补的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度娘,惯例贴吧存档。原文见lofter。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5-07 21:02回复
    女乒的几个系列最近进展有点慢,主要是很多比赛还没来得及补完,不敢随便写,以及在这个补比赛的过程中我在B站上疯狂地爬着墙。五一和好基友见面high聊,被她当头棒喝作为一只包子,我下笔写东西太谨慎克制了,那这几篇随笔就放飞一点吧,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好了。
    这次补剧的顺序大概是重看法版《1789》——重看宝冢版《1789》——宝冢版《凡尔赛玫瑰》——补充阅读动画版《凡尔赛玫瑰》——宝冢版《歌剧魅影》——重看25th《歌剧魅影》,几天下来感觉有点透支,趁着家里只有我一个,夜夜兴奋到凌晨三点,简直是慢性自杀一样。补完一圈下来,觉得自己该记录一点想法,不然对不起最近这一圈作死。
    第一次接触音乐剧大概是初中,那时候《cats》来帝都巡演,当时好奇心很重想去看看,然而又小又穷又忙着好好学习,到底也就是想想而已,不过好歹记住了韦伯。再然后高中音乐老师是个音乐剧粉,半个学期在给我们推荐四大音乐剧和《巴黎圣母院》。被带进沟里的我从那个时候断断续续看到现在,大概十多年,也算是不多的爱好里相当长情且没被我抛弃的了。13年跨年的时候在美国,赶上大悲电影版上映,还特意拽了同学陪我去电影院看,看完才后知后觉想到大新年里看这个未免有点晦气,事实上那一年也确实没有过得太顺。
    Anyway,言归正传。大悲作为四大里最喜欢的一部,基本上很多唱段都能背下来了,而且也是因为它后来才有兴趣看题材相同的《1789》,不然冲剧本估计看完一遍就扔了。法语音乐剧的特点大概就是歌极好听,旋律性强,歌词致力于刻画鲜明的角色特点,相较之下故事情节推动性不足;剧本逻辑有时候无比混乱,曲子一首比一首好听,全剧想表达个啥却是越听越糊涂,代表典型《太阳王》;舞美效果极尽抽象夸张,有时候接近丧病和黄暴,但是创造力和表现张力远胜其他语种的音乐剧。《1789》里路易十六在三级会议上那段荒诞不经的演绎,无心政事的国王,如同猎场的会场,起舞的议员,走火的猎枪,不准时的座钟,各种譬喻与意象交织成一副可怖的失控场景,在路易十六站在旋转的巨大王座上嘶吼出那句“朕即国家”时达到最震撼的顶点,令人惊叹颤栗。
    至于宝冢版《1789》的三级会议……具象出来演员台上排排站,然后由内克尔介绍一级议员多少人二级三级各多少人,实在是太实诚一点了,实诚到有些不忍直视。至于把一个角色的歌编排给另一个角色,有些改就改了,比如小警察的小黄歌给了亲王;有些实在是改换门庭大失色彩,比如丹东的角色曲改了合唱。原本法版里靠一支曲子就完全立住了人物形象、极有魅力荷尔蒙爆棚的帅大叔一下子就泯然众人,直到刷完全剧,处于脸盲症中的我还是分不清丹东、德穆兰和萝卜丝分别是谁,简了个直。
    当然宝冢版最严重的问题还是对原著里自由平等主体的严重削弱,女权之歌改了,德穆兰的自由主体也变成了男主小农民和女主示爱了。《1789》本来是个法革群像,并不太适合宝冢剧团本身的风格,削足适履之后各种违和扑面而来,再加上主角的唱功实在是浮夸……总之习惯了法语音乐剧审美的真心不能接受这种风格。
    不过强迫自己习惯一下宝冢的逻辑,再看《1789》还是槽点多,但是再看《凡尔赛玫瑰》反而觉得比较有意思了。只要站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好作品还是很可以让大家都能get到亮点的。
    TBC,凡尔赛玫瑰和魅影慢慢写吧,可写的都太多了。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05-07 22:07
    回复
      2025-07-20 02:28:02
      广告
      接着上回说。
      我对宝冢的音乐剧总体观感大概是虽然很多时候被(剧本和表演以及唱功)雷得炯炯有神,但是偶尔本子和演员都合适的时候会意外感觉很萌,然后为了这些不多但是能把人戳得灵魂乱颤的萌点,大把大把的nonsense也变得可以忍了,比如他们剧本诡异的《歌剧魅影》。不过魅影之前,还是要记一笔《凡尔赛玫瑰》。
      凡尔赛玫瑰整体上来说是个并不十分出众的故事,然而女主角奥斯卡实在写得有意思。虽然只跳着刷了刷据说不及原版漫画的动画版,还是看得很high。开头也是爹坑女儿的戏码,生不出儿子就把小女儿当男孩养,养大了扔进禁卫队当了军官。这种情况下,孩子没留下啥性别错乱的心理隐忧简直是奇迹。然后她基本全程双商武力值都在线,还能跳脱出(或者说超越)她的身份与阶层去做一些重大的选择,只能说作者实在偏爱这个角色,把她写得太光芒四射了,衬得其他人多少有点黯然。一个太耀眼的主角带来的副作用便是……爱情线完全get不到萌点啊!转圈单箭头不消说,男主安德烈小跟班的设定实在是弱啊!人物刻画深度不对等怎么能愉快地谈恋爱,哪怕女主把妹养小萝莉那段都有趣得多。
      宝冢音乐剧里倒是没怎么见人物重量失衡,大概是因为剧本里的奥斯卡刻画也比较平淡一些,整部剧总体也是四平八稳不功不过,据说亮点在舞台对漫画的神还原?这个真要补完漫画才能评价了。几个版本的安德烈之死都想极力营造悲壮凄婉的气氛,帅瞎了的男主被十几枪乱枪打成筛子,还能摸索着爬起来摆个pose唱两句歌喊喊心上人名字再死,实在是……嗯,生命力顽强。
      另一个遗憾是奥斯卡的死亡过早了。我理解她死在巴士底狱被攻陷的那一刻,对角色而言死得其时死得其所未尝不圆满,但是总觉得有点可惜。假如她能够活过热月政变,那么这个角色所经历的将会是更深刻沉重的故事,大概也会有一些更精彩的人性冲突与升华(当然最大的可能是在那之前,她就因为与皇室特别是玛丽皇后过密的关系被打死或者上断头台了)。
      最后的最后,凡尔赛玫瑰和1789的时代背景几乎重合啊,而且两个女主一个是禁军队长,一个是皇太子的家庭教师、巴士底狱看守的女儿,倘若两个虚构时空都存在,她们认识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我没记错,魅影的故事好像也差不多是这个时间段?宝冢排了这么多剧,不考虑来个小剧场把这些故事全都串一串吗?
      TBC,下一篇来谈两个版本的魅影。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5-09 10:06
      回复
        继续《歌剧魅影》,以及萌得我灵魂乱颤的那些points。这几天的惊喜大概是每个外号叫老张的前辈都有两把刷子。
        魅影算是把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拐进音乐剧大坑的神作了,韦爵爷为莎拉布莱曼了魅影,而从狗尾续貂的神(井冰)作《love never die》——也就是传说中的老不死——可以猜想大概婚姻失败确实对他伤害很深……
        Anyway,只说魅影吧。25th鱼肉面那个版本是目前自己看起来最舒服的版本,也是唯一一个让我觉得小克可能对饭桶有爱情的版本。虽然三个主角某些桥段在互比鸡血,唱段里情感冲撞得粗暴又激烈,火星子噼里啪啦地全场引爆,舞台气氛还和谐。十几年前还有点少女心的时候喜欢那些旋律画面感强、细听可以分辨出其间流淌出的各种色彩的唱段,像think of me、all I ask of you或者MOTN、POTO,这次大概是拜主角集体鸡血所赐,反而喜欢Notes 到Prima Donna这一整段,从剧院经理的独唱开始,一点点加入每个角色的各怀心思,最后六七个声部叠加在一起,一气呵成精彩万分,大概也是韦爵爷平生最见功力的时候了。另一段很精彩的是戏中戏Point of no return,第一次让我意识到魅影的歌剧确实是大师级水准,以及这一段的正确打开方式到底是什么。之前看电影版,觉得简直不温不火是鸡肋,连歌词都没有认真看过。后来仔细过了一遍,才发现暗潮涌动。
        话说韦爵爷把自己的音乐剧版权漂洋过海卖去日本的时候没选择宝冢,于是宝冢选了和韦版同时期,但质量不及以致湮没无闻的Yeston版。这个版本的英文版在刷完宝冢版后好奇心害死包子,在B站翻出来上听了一耳朵,被渣画质和渣音质双重伤害了,于是宝冢到底在Yeston版本上改变了多少对我而言还是未解之谜。
        TBC,慢慢来写神奇的宝冢Yeston版魅影吧……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5-11 10:03
        回复
          继续宝冢版魅影。
          Yeston版魅影的剧本是个神奇的剧本,和小说以及韦版在剧情上最大的出入之处……大概就是饭桶有个管生管养不管教的渣爹。看到这一段的时候,除了被雷到外焦里嫩,我不知道该评价啥。
          韦版的剧本里,饭桶是个从小缺钙长大缺爱,被亲爹娘抛弃、被关在笼子里当怪物承受来自全世界恶意的可怜的怪胎。任是才华逆天,到底败在了一张脸上,子爵在墓园朝他吼的那句“this thing”我作为观众听得都扎心无比,何况是当事人。当过人的才华被恶意和恨意扭曲,外加上寄托了他的事业抱负和情感寄托的徒弟小克开始女大不中留,他身上的种种偏激暴戾彻底被引发,杀人放火砸吊灯都是顺理成章,甚至可以被理解与同情。韦版抓足了音乐与爱情两个元素大做文章,全剧及其出色的的音乐质量和饭桶的角色刻画足以弥补剧本故事本身不够厚实的先天问题,因而至今仍常演不衰。
          到了Yeston版,或者说宝冢的Yeston版里,魅影的角色定位就不那么极端了。如果说韦版饭桶的悲剧概括为世道永远只看脸,冢版的魅影(毕竟都是妹子演的,不好意思再叫饭桶了)的悲剧只能概括成渣爹坑儿不偿命。渣爹先是作为已婚人士勾引纯情少女,导致魅影的亲娘未婚先孕又打胎未遂,坑了儿子的半张脸。这版魅影小时候倒是不缺母爱,但是亲娘死得早,爹又逃避问题没教好儿子,一张面具解决问题,生生把一个本来可以抢救一下的小盆友整成了歌剧院幽灵。最重要的是,这位渣爹似乎没给亲儿子灌输过怎么作死都没关系,但是杀人要偿命的朴素道德观?这一点实在让我诧异。韦版饭桶没受过世俗教育,可这版魅影实打实有监护人啊……
          再加上宝冢歌剧团清正美的传统注定了不会让演员们去画西区饭桶脑子外露的毁容妆,哪怕是电影版的烧伤脸也嫌狰狞了一点。于是宝冢的毁容妆就只是在脸上写意地搞了点花纹出来,整体看起来魅影还是很帅很年轻的一只,完全没有一点丑拒的悲剧宿命感,实在难为每个版本的小克都要面对摘了面具的帅锅魅影演出惊恐万分状了。剧本设定和妆容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魅影的命运悲剧远远不像韦版里那么惨烈了,更像个没被渣爹教好的、离群索居孤独症、中二叛逆期的小熊孩子,也惨也爱玩也作死,最后玩着玩着把自己的命作没了,但总体来说比韦版有活人气得多,不那么高高在上了,也更可爱更孩子气一些。当然也可能是演员诠释方式的功劳。
          TBC,妈蛋越来越长写不完了……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05-11 10:04
          回复
            暂时是最后一篇,后面有机会再随看随写吧。
            和韦爵爷的剧本相比,Yeston版本的音乐质量太过中庸了,在那个时代和现在都不出众,因而连累这版魅影的音乐天赋也打折扣了。韦版在魅影初次带小克进入地下世界时,剧情上有POTO、Music of the Night这样的音乐作为支撑,很容易让魅影艺术家的设定立起来,更不用说第二幕唐璜的剧本了。至于Yeston版……让魅影带着小克唱唱音阶开开嗓就说可以出师了——excuse me?这难度略低吧?
            好在决定看宝冢版魅影的时候误打误撞挑了06年花组的版本,然后惊喜地发现主演春野寿美礼只靠歌声就拯救这个设定。You Are Music里面主题向副题过度的那个转调一出简直惊为天人,音色技巧感情无一不more than perfect,和25th结尾饭桶五重唱里JOJ里那句“start to soar”的尾音渐弱处理一样神。赞叹之下又去听了其他几个版本甚至英文原版的You Are Music,连一个水平勉强接近的版本都没有,于是愈加佩服了。当年有幸现场观演的观众,听这一首歌就能值回票钱,真是幸福。
            大概每个叫老张的前辈都有两把刷子,除了歌声,狐狸的演技在这部剧里也有过人之处。You Are Music之前,旁若无人穿着西装大闹剧院一段,每个动作都肆无忌惮地传递着喜欢恶作剧的熊孩子气质,得瑟张扬却不招人烦,还带点天真可爱。最后差点一刀子捅死子爵,被小克一喊,委委屈屈把刀扔了的时候,举手投足也都是戏。另外不知是演员本身天性如此还是经过设计,这版魅影在舞台上有笑容的时候很多,反而把孤独感凸显出来了。不过剧本整体也比小说和韦版有人情味多了,最后魅影甚至还能和渣爹在某种意义上达到和解,小克也没有被子爵拐跑,被魅影吓跑之后甚至还想到该回去道个歉,虽然再也没有机会了……总体来说,这只爱笑的魅影没那么苦哈哈,虽然挂得惨烈,倒也没有什么人生遗憾,算是各种魅影故事里比较独特的一个存在。
            另外不理解的一点是这版魅影的野心和能力都比较弱。小说和韦版里魅影都是独往独来,25th里面是索套大师和火系魔法师,冢版里居然要养一群跟班帮忙。而且看完这一版的打戏算是明白为啥弹幕一直在刷狐狸娘娘了,那花拳绣腿真是不忍直视……还有就是以前的版本里魅影在音乐领域里是很有抱负的,冢版里面认亲爹那段台词居然是“你看我要是再帅点,唱个男高音或者男中音也是可以的吧哈哈哈”,实在是追求低了一点……小说原著里你可是差点要炸了整个巴黎的男人啊!
            Anyway,补剧感想暂时结束。等再刷几部狐狸的剧再来续这个看到哪里槽到哪里的系列好了。该回归另一个老张的故事了。


            IP属地:北京7楼2017-05-11 20:46
            回复
              完结了一个短平快的评论系列,不容易……


              IP属地:北京8楼2017-05-11 20:47
              回复
                再补一篇,关于宝冢和狐狸,怕时间一长忘了感想。
                这几天继续在B站上刷了刷狐狸主演的宝冢剧,完整看下来的有《不灭的荆棘》、《野风之笛》、《天使的季节》和《伊丽莎白》,跳着看了看《落阳巴勒莫》、《红之墓标》以及《泡沫之恋》,后三部没有完整看下来主要还是觉得剧本不够抓人,看着看着就突然看不下去,只好暂时放着了。没有仔细研究过文工团的编剧,但总觉得很多剧本节奏蜜汁相似,在进入到全剧1/4到1/3左右都疲软得一塌糊涂,让人看不下去,不知道是不是出自固定的几个人,还是观众群的整体审美导向就是这样。就目前刷的这几部来说吧,感觉宝冢移植的欧美音乐剧剧本成剧之后的质量普遍要比原创的好(也可能是曲风比较符合我的审美所以容易听下去?),本民族的和物剧(应该是这个叫法?)另说。
                剧本的槽估计还要吐很久,下面还是说狐狸吧。好久没有认真研究一个舞台剧/音乐剧演员了,刚好她撞到了我的枪口上。宝冢讲究三拍子,那就分开写一写。
                先说歌吧。不知道她在团的时候宝冢有没有为她的好嗓子买过保险,反正在我看来是完全值得的。这是个在声乐表现力上极为可怕的人,如果说一般优秀音乐剧女演员的音质用乐器来类比,比如中式民族唱法像长笛,通俗一点可能是单簧管,山歌田园像双簧管,狐狸简直就是开口自带一个完整的交响乐团弦乐组,音色漂亮得一不留神就把同台演员的声音全覆盖了。更可怕的是她的演唱表现技巧随着时间还在一直稳步提升。目前看过的几部剧,魅影太过惊艳,按下不表;伊丽莎白没有经过横向对比不好下评价,整体感觉中规中矩,但吵架歌的完成度实在不好(印象里01德版里首次添加了这首歌,所以到底是宝冢版先有的吵架歌还是德版呢?);荆棘的剧本其实不算立意多深刻,但是比起宝冢许多其他剧目确实是更犀利有想法一些,里面的音乐旋律整体一般,但是疏离孤独感制造得很好;野风之笛里面有段清唱很考唱功,狐狸和理事都完成得很稳。她近年的一些演出(比如目前认可度很高的挖金矿),从气息角度还是能听出来有一些波动,不像她魅影时期的平稳,毕竟年纪上去了,但是在音色控制和情感表现力上反而更突出了,果然是经验越积累越丰富越老狐狸。
                再说演技。大概是因为声音表现力太强,相比之下狐狸的演技(也包括舞蹈)就显得不那么优秀了,但至少从喜剧来看是完全过关的。感觉狐狸的舞台表现方式确实经过了宝冢的表演体系塑造,但又不同于宝冢演员通常采用的那种比较夸张的情感导向的演绎方式,显得更内敛克制一些。看N个版本的凡尔赛玫瑰剪辑,特别是安德烈之死的那一段,感觉狐德烈是死得最淡定不夸张的一个(也可能是因为画面太糊看不清表情?),从肢体动作到声音都很平静。如果说其他人的平均入戏程度算100%,她的入戏程度也就是在85%-90%,剩下的那10%-15%的注意力在关注自己的演绎方式是不是传达给了观众,所以那个自恋的标签,不如说是自我关注……虽然也就导致了一些舞台气氛融入与交流的问题。单就角色塑造来讲,目前我最喜欢的是野风之笛里面的花井,真是有勇有谋纯爷们,忠诚苦逼好青年(貌似又走到我自己的审美舒适区里了……好沮丧),虽然看完全剧我也没明白他到底喜欢的是少奶奶还是忠辉少爷……不过话说回来,演员果然还是在演和自己文化血缘关系最密切的母语剧时才能最大限度地打动人啊,虽然好的艺术是不分国别的……
                最后是舞,这倒没有太多可说的了。技巧过关,肢体动作整体来说比较舒展比较柔,显得娘一点。POTO里揍子爵那段看起来无比夸张的花拳绣腿,如果官摄不是俯拍而是观众视角,会不会好一些?(我果然不管粉啥,都是这种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瞎分析模式……)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05-18 19:31
                回复
                  2025-07-20 02:22:02
                  广告
                  看同一部剧的不同版本是个很有意思的事。宝冢的伊丽莎白和魅影已经各看了几个版本,顺便又刷了02年的德版伊丽莎白,简单再记几笔。
                  宝冢的魅影到现在看完三个版本,04宙组、06花组、11花组,感觉三个版本的演变还是有迹可循的。04里面一些囧萌的编排在06里面得到了修正,比如小克参加晚会的一段里,魅影是爬窗户进入会场的,后面两版改成魅影在窗户后面唱完后,从升降机进入舞台前部,走位就不那么奇葩了。又比如魅影被捕的时候04是拿绳子捆的,后两版改成了铁链子,视觉效果上好了一点。但是就演员表达方式上来看,04和11反而更像一些,狐狸的魅影技能点估计全点在了唱歌上,揍人啊大闹剧院啊看起来都有点漫不经心小朋友过家家的感觉,肢体表演上比较细致,但是舞台冲击力不强。挨枪挂掉那一段是三个版本演绎中最贴近真实感且含蓄的,我自己比较喜欢这种不太过分渲染的方式,但是也得承认这种方式未必非常适合大剧场演出,毕竟不够煽情不够high,坐远一点的观众都看不清啊摔!
                  Anyway,看到12年的Special Gala Concert里面的狐死神,于我而言是惊喜了。但是在日常表白狐狸娘娘之前,还是要东拉西扯写一写伊丽莎白这部剧。
                  必须先承认,我自己还是最喜欢U叔和Pia女王的01埃森版,母语优势原创优势这个真没办法,貌似这么多年来,远比原创母语版成功的音乐剧也只有大悲了。然而整部剧最喜欢的长短居然是夜船,一想到皇帝和sisi初诉衷肠的旋律也是这一段,顿时就觉得胃疼肝疼哪都疼,实在太伤了。正确的时间错误的人,彼此选择后一起走向万劫不复,唉……
                  来讲宝冢的改编吧。整部剧的剧情我没吃透(主要是对死神这个角色的设定逻辑一直没有太明白),但是感觉对主旨的改编并没有像1789那么偏到不想吐槽(话说宝冢都引进1789了,为什么不引进法扎而是选了剧本神井冰的法亚瑟?难道是挑战陈规的主题太激进了,或者演唱难度太大?),就算爱情比例大了,本质上还是个人悲剧,女主能hold住就问题不大。所以只来谈一谈看过的版本和角色吧。目前看过的有98宙组、02花组、09月组和B站上12年Gala Concert的两场,计划把麻子自攻自受自杀补全后暂时告一段落。就这些版本来说,很难评价哪个更好一些,都有亮点也都有槽点。音乐会演员手持麦克演唱,表演方式受限,不能简单和舞台剧拿来比,因而唱功槽的会多一些。
                  先槽到这里,真是人老了废话越来越多……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7-05-22 19:30
                  回复
                    下了05月组的伊丽莎白,刚看了个开头整个人就笑得不好了,麻子的少女sisi由内而外透着汉子的彪悍劲儿,莫名想看这版sisi配狐死神会是什么神奇的化学反应啊!麻子的三个角色里面,个人更喜欢卢契尼,死神感觉不功不过,sisi还没看完暂时不评价了。
                    顺着来捋一捋角色吧,先从卢契尼开始好了。这个角色在全剧是narrator的定位,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更重要的是,这是个精乖之气四溢的死疯子。在整个故事从倒叙进入顺序之后,他是讲述者与串场人,也同时是以死人身份冷眼旁观sisi悲剧命运的局外人。他参与整个故事,但在最后的刺杀到来之前与女主的故事线是相对游离的,是个其实很不好演好的角色。目前看的最带感的一版卢契尼还是05年德版的那一位。
                    卢契尼应该有一点歇斯底里的神经质,宝冢自带先天劣势没办法,各版当中有痞的有帅的有装疯卖傻的,但是没有真正一脸神经兮兮看着就精神不正常,而不正常中又能透出点犀利洞见的演绎,实在是可惜。Anyway,目前看过的版本里,还是轰理事的最好,除了痞和帅,还自带一点死人气,这一点极其难得。看12年Gala Concert的时候,轰理事在台上的站姿和摇摇晃晃的动作,一瞬间想起了PvZ里面各种晃晃悠悠的僵尸,其他各版倒都没这个感觉。麻子和面包的卢契尼次之,只少了死人气。湖老板不知道是不是妆画的太脏、她人又太大只,总觉得不疯且像傻萌憨的农民工,一瞬间让我觉得也许她适合小农民罗南,于是刷完那一版之后专门去看了老板的小雨之径合集来清空记忆……龙契尼不太想评价,唱歌像麻子跳舞像狐狸是怎么存活下来做top的至今我没想明白,可能是1789对我的伤害太大了,至今没缓过来……
                    接着昨晚来写。鲁道夫各版感觉差不太多,毕竟是个相对简单的角色,对唱功和表演的要求相对其他主要角色来说会容易一些,基本黑暗扩张不唱跑调就可以勉强过关了。太后要强势要坚定要不跑音……这一点还是出云阿姨的版本好一些。
                    说完这些,可以来说弗兰茨、sisi和死神了。
                    TBC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05-23 08:21
                    回复
                      先写个开头慢慢补充。刷05月组进行中,目前看到第二幕吵架歌。麻子的sisi从演到唱整体都很好,除了开头扮青春期少女实在难为她了,其他部分都可以打高分。我不太清楚宝冢男役嗓和女役嗓怎么划分,大概是中低音区与高音区的音色区别?至少在我听起来她的音区转换是很流畅自然的,毕竟狐狸那样天赋技巧皆有之的实在是不可多得。所谓山歌也只是唱法而已,并不代表演唱水平。至于演技,至少那个自攻自受自杀剪辑看下来很舒服,在表演方面没什么违和感很高的笑点,算是非常不错了。
                      还是继续来说弗兰茨、sisi和死神吧,先从皇帝说起好了。
                      而谈起弗兰茨,就要说夜舟了。很遗憾宝冢在这首歌的改编上不及格。舞台视觉冲击力且不论,德版歌词里很重要的几句全部改掉了,而这几句,恰恰是在为皇帝与sisi的悲剧盖棺论定,也与求婚那一段夜舟旋律唱段紧密呼应。
                      ——爱情万能,但有时仅有爱情万万不够;信仰强大,但有时信仰只是自我欺骗。
                      ——站在我的角度再考虑一次吧,这样你就不会再继续误解我
                      这不仅是个爱情走向坟墓的sad story,也是两个人回首前尘时发现他们的命运交汇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命运悲剧。两个人彼此指责对方没有明白自己的诉求,可他们其实一早就相互坦承过啊,只是还在热恋里的两个人冲昏了头脑,谁也没能真正听明白对方想要的是什么。不理解,不让步,相遇在茫茫大海上的两叶孤舟,一次次相互靠近,一次次相互错过,最终归结于命运使然的虚无。一头一尾连起来看,皇帝这个角色其实是很有可挖掘的内涵的。
                      可是宝冢的改编还剩个啥?反射弧绕地球十圈的老皇帝追妻表白你快回来,离家出走许多年的皇后十动然拒——太浅了好么!
                      sisi追求绝对自由,那么弗兰茨就是被国家机器绑架着推进历史洪流中,终其一生活在强权与不自由阴影中的人。如果说皇帝在他的前半生中还有太后这个强势的外部因素,但他到后面也自发地成为了哈布斯堡王朝令人窒息的阴影的一部分。这种被动或主动选择不自由的痛苦与不得不为之他告诫过sisi,可是新婚的皇后那时太年轻,还没有体验到;等到有了切身之痛,她也仅仅看到了痛苦,拒绝了承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女孩子而言,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拒绝早婚和闪婚,以及珍爱生命远离怪蜀黍和妈宝男都是必要的【雾】
                      Anyway,回到宝冢的改编。尽管各版弗兰茨的演员我都没有恶感,但于我而言没有一版的演绎有戳心之感。夜船跑偏了,颜值唱功和演技都拽不回来。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7-05-24 23:08
                      回复
                        争取这一篇一口气更新完。先记一笔刚看完的红墓吧,感觉几条故事线的交汇没设计好,彼此的关联太弱,人物关系散,感情线又突兀。B站上有条弹幕(或者哪里的评论)说狐狸一死天下太平,细想好像确实是这么个剧情,可是再一细想狐狸其实全剧里从回忆到现实里也没干啥实质的事,就莫名其妙惹祸上身被有点偏执狂的头目哥追着捅死了,略无语。另外这大概是目前看过的狐狸主演的剧里她最战五渣的一次了,擦地小工被妹纸救,一人扛罪亡命天涯,坑蒙拐骗良心未泯……然后没干啥就被一刀捅肾了,摊手……
                        Anyway,关于红墓到此结束,回到伊丽莎白最后的话题。
                        大概是断了一天继续写,感觉到sisi这个角色本身没有什么可说的,反正关于历史上和戏剧中的形象也有很多分析了,容我偷个懒,只说版本吧。唱功整体上德版高于宝冢,但其实两者也较难用同一个体系进行评判。宝冢目前看过的版本里,大鸟姐姐唱得是最稳的,花总(或者说整个98宙组)诠释了一个在演唱和表演方面优秀且均衡的模范版本,麻子算是惊喜。除此三者,其他都感觉没有特别突出的亮点。
                        最后槽一下死神,主要是时至今日我还没有完全搞懂角色逻辑。德语版模模糊糊觉得更像一个既定命运(毁灭)的引导者,爱不爱女主在其次;宝冢版……管死人就好好管嘛,爱上个作天作地的小熊孩子还能不能好了,天天安利人家去死真心很招恨啊!况且类似sisi这个level的女性不能说一抓一大把吧,但也绝对不止一个就是了。太过专情的死神……总觉得哪里不太对,anyway,反正狐狸那个看起来有点自恋的版本在逻辑上反而能自洽一些。其次是比较戳我的是麻子的全程冷淡脸版本和水少的蛇精病版本。98宙伊仍然是一个在宝冢审美体系内的优秀版本,但是太稳了,反而不如另外几个版本有趣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狐狸12年演唱会的版本,推开请求将自己带走的sisi那一段用了接近德版的表演方式,表现力和爆发力简直可怕,和她10年前的版本对比一下,简直是脱胎换骨的成熟。之前总觉得宝冢那个死神抱着人马上要亲下去,突然回过神想起来“我擦你还没爱上我,我激动个神马”的表演方式略囧,所以看到这一段真是惊喜。然而狐狸这个版本后面是真深情,又让我回到了各版逻辑错乱不知道该说啥的状态……anyway,对绝大多数观众来说,应该是喜闻乐见且能够抓住人的表演形式了。之前说狐狸的演唱技巧一直在进步,表演看来也是如此。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7-05-26 18:25
                        回复
                          终于又暂时结文了,喘口气。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7-05-26 18:26
                          收起回复
                            本来以为这个系列该写的都写完了,看了La Esperanza(有朝一日),觉得还要简单写一写。
                            真是好久没看这样的每个角色从头到尾都洋溢着傻白甜正能量的剧了,看的时候真是发自内心的开心,大概这是一个讲梦想的故事吧,而且和自己现在的处境有一点像。不管怎样,大部分时间用痛苦支撑自己的时候,能看到快乐其实也可以作为支撑,是一件极其受鼓舞的事情。
                            最后日常表白狐狸,这部剧里真是又暖又帅,而且难得跳舞不娘(依旧粉得黑一样)。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7-05-27 22:13
                            回复
                              2025-07-20 02:16:02
                              广告
                              哈哈我出现啦!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7-06-19 23: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