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陨石论坛吧 关注:732贴子:6,613

陨石,你久等了!《第二部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7年4月21至5月4日,第三次驾车一路向西进入新疆星星峡戈壁滩《第一次与第二次归纳为第一部分》,继续收集主体坠落点的陨石核部部分。经清理完后分析,有了重大发现!即:陨石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它的内外受热程度?它的解体形式,高度分异无球粒陨石与原始无球粒陨石的关系,陨石的外表与内在的关系——,等等。
上图——看图说话《图片将尽量连惯性展示》,请鉴赏——


1楼2017-05-06 09:47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5-06 09:50
    收起回复
      2025-05-16 18:53:16
      广告
      上图是主体的陨幔部分,在泥沙中,现场的地质结构一目了然,周边没有岩石,是沙砾一类的堆积层,表面的砾石已风化成为了片状。再看陨幔部分,可见燃烧程度还是很高的;陨壳部分已在空中剥离炸裂解体,碎片大多散落在地表,戓者散落在泥沙中的浅表,风化后的沙粒经风吹移动后而裸露。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5-06 10:10
      回复
        还有,坑壁上的高速高温撞击特征,以及变异的形状,和再生的矿物……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5-06 10:13
        收起回复
          顶起,关注!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7-05-06 10:15
          收起回复
            下面展示陨石核部的碎片,燃烧程度仅原裂缝处可见!但冲击熔脉明显……。请见图: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5-06 10:16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5-06 10:17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5-06 10:18
                回复
                  2025-05-16 18:47:16
                  广告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5-06 10:18
                  回复
                    下图,尘土还没清洗,请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5-06 10:22
                    收起回复
                      陨石,尤其是石陨石一类,缺失冲击熔脉戓冲击裂纹,建议慎重将其列入陨石的行列。大家都知道,陨石经历了高速高温高压才降落到地球,触地的撞击力是非常之大的;再加之,陨石本身戓多戓少的带有不同程度的各种气体,高温加热后将四处逃逸,在外力的作用下(触地撞击)会沿裂缝处瞬间挤压出逃,并携带着高温的气浪排泄。同时,也因这种特殊的降落方式,可起到部分卸力,保证了部分陨石的完整性。恰如人体的股沟相似,坐下时气体没处排放可是不行的,久而久之屁眼将会受伤。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5-06 11:57
                      收起回复
                        这里,要特别提到无球粒陨石一类,如火月无球粒陨石。通过前人们对无球粒陨石的切片来看,绝大多数都具有冲击熔脉,只是多少的问题。因为,早期太阳系中小行星母体超高速碰撞,造成的冲击变质是行星增生、演化,以及形成陨石的重要地质过程。陨石的高压矿物也就通常产于冲击形成的局部熔融脉中戓附近,在高压、高温条件下从熔融液相到结晶的高压相,戓直接从固相转变为高压相。尔后快速冷却保存于陨石中。所以,陨石冲击熔融脉也是确定陨石的重要依据之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5-06 16:38
                        回复
                          可以看出星光前辈的陨石研究是很深的,置顶,学习了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7-05-06 17:07
                          收起回复
                            下图,是陨落现场的示意图。接着将根据现场图片的展示,进行分析解说……。请鉴赏!欢迎点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5-06 20:10
                            回复
                              2025-05-16 18:41:16
                              广告
                              该陨落带共三个点,第一个点收集到的标样最少,大多在地表戓地下浅表层;第二个点比第一个点标样要多些,地表上也有碎片,坠入地下的体积也大些,深度1.2米(不包括地表沙土的移动下降厚度),因现场的常年风速均在3至9级,每月都有沙尘暴发生。第三个点是主体的坠落点,地表散落的陨石碎片成长方形,与该陨石的飞行进入角相向,范围长50多米,宽20多米。主体坠入深度近两米,考虑到在缓坡上,地表的沙土风化移动程度更大些,所以,陨石主体当时的坠入深度要大于两米。这一点,可等待有科研人员来测试陨石的降落年龄,再根据现场的风化沉降速度就可知道主体陨石的坠入深度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5-06 20:3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