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触兰花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梅瓣”“荷瓣”“水仙瓣”等词汇,这些各种瓣究竟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如何区别?


梅瓣典型:宋梅(摄自阿嬷农场)

荷瓣典型:大富贵 (摄自阿嬷农场)

水仙瓣典型:汪字(摄自阿嬷农场)
今天我们要开始来讲讲瓣型。在开始讲瓣型之前,还得继续厘清和记下 “起兜”“放角”“收根”“紧边”等概念。
好吧,阿嬷已经听到了你们的“噢,my god”,确实哦,学习国兰知识,就像中学的语数英一样,要有不少背诵记忆和理解,也不容易。
“起兜”“放角”“收根”“紧边”是兰花外三瓣的萼片和内三瓣两个捧瓣的瓣片的几个部位的术语。
我们再来重温一次“外三瓣、内三瓣”。

在上一篇“兰花花朵的结构”中,我们讲到兰花花朵分为外三瓣、内三瓣。
外三瓣又叫“花萼”,分为一个主瓣和二个副瓣(两个副瓣也叫肩);
内三瓣又叫“花瓣”,分为上面二个捧瓣和一个唇瓣(唇瓣也叫舌);

这里,阿嬷再次强调,大家一定要把兰花中的“花萼”“花瓣”和其他植物是不一样的,大家要牢牢记住兰花的“花萼”“花瓣”位置。
“起兜”:“兜”原指衣服上的“口袋”,或能装盛东西之物。用在萼瓣和花瓣上,是指瓣的尖端部瓣肉组织增厚,边缘内侧翻卷,使前端成凹槽状,似衣兜。

“放角”:萼瓣的形状是根部细窄,向中部逐渐加宽,到达最阔处后,又逐渐收拢变窄。在瓣面的最阔处两边,瓣片的边缘线形成一个夹角,这个角在兰艺中称为“放角”。

“收根”:从萼片放角处向萼基部(俗称“萼根”)逐渐收窄,称为“收根”,它也是决定花的花形花态重要因素之一。
“紧边”:指形成“兜”时萼片、花瓣的边缘收缩并略向内扣卷。其是衡量梅瓣花和荷瓣花的重要标准之一。

这四个概念,各位花友一定要好好理解并记住,在接下来的瓣型分类中,这4个概念是瓣型分类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