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吧 关注:1,141贴子:211,673
  • 10回复贴,共1

大明塬上的段氏宗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明村是旱塬区。旧时,民风古朴淳厚,人杰地灵,村子地形方圆如船,村内有塔如桅杆。当村有一池塘,池塘边上有两间土房,土房前有平地月台,旧时有炮楼在此,故人称此地为炮楼,旧时按风水说法,就是观音倒坐南海(原址就是洋娃超市处)。
旧时人脉盛行,人才辈出,到处呈现出生龙活虎的气象,经文革建校,塔被毁坏,人类不断向外扩散,成了空心村,脉气一败不堪,人才稍有成就,便祸随福至,是村中冷落不堪,地气不锐,人才大减。呼吁相关人士多于关注,提高文明素质,为大明村脉兴旺,增砖添瓦。
大明塬向南对照,三乡大庙坡至刀环虎头寺相传为一土龙,大明村之北,福昌阁至河底镇刘家沟庙疙瘩为一土龙,乃皇家之龙脉。这些年改革的突变,是某些村落变的萧条冷落,脉气破坏,得不到改善。以前站在大明塬上,望见北边儿熊耳山那边乌云黑深深,跑不到家,就是倾盆大雨。这几年,自从修建了相国寺,却只能看到乌云密布,大雨却降临不到我们大明塬。一方土地,一方神,一朝君子,一朝臣,我们只能叹而无耐,不去寻根问由,只是蛮干自取,随天由地,兴旺之亊从不过问,可叹央央大村无救之状,只顾个人兴衰,而大局气败无人问津。
一个村,相当于蒸馍的笼,如果笼不严实,蒸的馍个个发不起,长不圆,为的就是气。村中脉气不聚,人何能出人于头地,望相关人土观而重视,村中兴衰,匹夫有责,六十年轮回转,皆为天下大白而告之。
段家庙,位于大明老学校后,在我村之中心地带,不知何年所建。近年段家庙由祖辈段中堂、段水六、等老一辈英明带领下,段家子弟辛勤劳动修缮。庙前有柏树一棵,年代已久,青翠挺拔,苍劲有力。庙内空间宽敞,进门立有段氏家族之神位,故有段氏淳朴之风。段家姓氏人杰地灵,人烟兴旺,族规可钦。近年由段家主事人段兵治競競业业,公正无私的带领下,地面全部硬化,庙前一派活气,段家门风一派正气,刚正不阿,是段氏家族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宜阻县三乡镇洛河南岸张坞乡七峪村,(号称段家村),现有几百口人,是原大明迁移过去的,他们那里辈份多以生、维、凤占多,跟大明村西头,段文龙,段文治,家族最近。还有陈吴谷圭、卢氏官坡、宜阳柳泉、嵩县等地也有段氏族人分布,是与我大明段氏家族有着不可分割的骨肉情缘,树长的再高也离不开根。
近年来因各种条件制约,人又年轻化,使之族风大减,感慨万千,叹之,望有志人士以资厚德,以继后望,使段家家族兴旺长立于不衰之地,以展雄风。
大明村段氏家族,字辈排列如下:
生维逢清,洛德志成,凤朝兴庆,永世发荣,毅学君明,振宪祥平,龙武敬宗,忠良茂松。
这些字代表我们段氏家祖,人丁兴旺。本人现以拙笔公布于此,望后人继往开来。虽然不能以展后技,但也能是段家子孙供于参考,以铭纪实,继之有望。
大明村段✘✘敬上,本篇只是简明阐述,大有不妥之处望长辈凉解。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7-05-03 23:33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7-05-03 23:36
    回复
      文字资料:段红燕
      修改整理:大张的张
      欢迎朋友们阅读欣赏。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7-05-03 23:40
      回复
        文字功底颇厚!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5-04 01:12
        收起回复
          这是在看风水?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5-04 08:27
          收起回复
            写类很好,读来饶有兴味。大名村太熟悉了,回老家必过。


            6楼2017-05-10 21:45
            回复
              传说以前叫大门楼, 当地人都发音 大木


              IP属地:江苏7楼2023-11-01 15:18
              回复
                段姓以名字为氏,始祖是郑国国君郑武公之子共叔段。唐代林宝《元和姓纂》说:“(段氏)郑武公子共叔段之后,以王父字为氏。”北宋陈彭年、邱雍等《广韵》说:“段,姓,出武威。本自郑共叔段之后,以王父字为氏。”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说:“郑武公少子共叔段,其孙以王父字为氏。”1981年版《辞源》说:“段姓,春秋郑共叔段,其后人以段为姓。”民国臧励和《姓氏考略》说:“《唐宰相世系表》:‘段氏,姬姓,郑武公少子共叔段,其后以王父字为氏。’望出威武。”上述,皆说段姓出自郑武公之子共叔段的孙子,以祖父字段为姓。关于共叔段,春秋《左传•隐公元年》记载,春秋初期,郑国国君郑武公的夫人姜氏生二子,长子名叫寤生,出生时是难产,他的母亲姜氏很不喜欢他;二儿子名叫叔段,特别讨母亲的溺爱。寤生和叔段长大后,按照祖上的规制,应该立寤生为太子,但是姜氏讨厌寤生,三番五次地请求武公立小儿子叔段为太子,遭到了郑武公的拒绝。姜氏不甘心。后来,郑武公去世,寤生成为郑国国君,史称郑庄公。郑庄公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姜氏就以母亲的身份向庄公施压,先是要求庄公将郑国的一个重要城邑制(今河南荥阳),封给叔段。庄公没有答应。姜氏又要求将郑国的第二个大城市京城(今河南荥阳东南)封给叔段。庄公无奈只好答应母亲的要求。叔段到京城之后,并不安分,在母亲的暗中唆使下,又是修城,又是招兵,准备攻打郑国国都(今河南新郑)。后来,叔段发动叛乱。郑庄公派兵攻打京城,京城的百姓都反对叔段。叔段逃到共国(今河南辉县),史称共叔段。后来,他的子孙为纪念他,有以他的名字段为姓。


                IP属地:江苏8楼2023-11-01 15: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