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晴天吧 关注:23贴子:353
  • 2回复贴,共1

《战舰》海上美食工厂:日本海军“间宫”号给粮舰的故事(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20世纪上半叶,依靠内部改革、对外扩张而跻身列强的日本曾经建立了一支号称“艨艟八百、海鹫四千”的庞大海军,在打着“联合舰队”旗号的日本海军舰队之中最受世人瞩目的自然是诸如“大和”、“长门”、“赤城”、“加贺”一类的大型战舰,但是在舰队内部最具人气、最受欢迎的舰船却不是这些外形威猛、火力强悍的巨舰,而是一艘其貌不扬、武备贫弱的辅助舰船,它被誉为“舰队官兵的偶像舰”、“海上浮动的银座(日本东京最繁华的商业区,以高级购物商店而闻名)”、“联合舰队将士恢复旺盛元气的补给源”等等,拥有上述赞美的舰船就是“间宫”号给粮舰。在一向崇尚攻击、轻视后勤的日本海军中,一艘辅助舰船为何会受到如此高度的赞誉?且让小编为大家解说一二。
为远航而生
为远航而生
给粮舰这一舰种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就是负责粮食供给的补给舰,可以视为现代综合补给舰的前身之一,在日本海军的舰船类别区分中属于特务舰中的运送舰(运输舰)。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日本海军中并不存在专门建造的给粮舰,而这一舰种的产生与日本海军行动范围的扩大有直接关系。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海军的行动范围主要限于日本周边海域,比如日本海、对马海峡、中国黄海及东海等,中日甲午战争及日俄战争的海上战斗均发生在上述海域,战区距离本土基地较近,补给便利,在战时日本海军会临时征用民间货船作为特设运输舰承担为舰队运输生鲜食品和粮食补给的任务,对于专用给粮舰需求并不强烈。
一战时期驻泊在地中海马耳他岛的日本海军第2特务舰队,该舰队奉命开赴欧洲协助英法海军作战。随着行动范围的扩大,日本海军的远洋补给能力亟需提升,并促使专门给粮舰的建造。
日俄战争后,业已成为海军强国的日本一方面大力扩充舰队,一方面将行动范围向远洋扩展。在一战时期,日本借对德宣战之机,派出舰队深入太平洋,将诸多德占岛屿纳为己有,同时向欧洲水域派出远征舰队,协助英法海军作战。在一战结束之初,为了干涉俄国革命,日本又出兵西伯利亚,将舰队航迹向北延伸。同时,将美国海军作为第一假想敌的日本海军在拟定对美作战方略时预想在西太平洋腹地展开决战。因此,无论从现实的舰队行动考虑,还是从未来的作战构想着眼,都需要日本海军加强远洋补给能力,特别是海军官兵一日三餐所必需的粮食、食品的补给能力,此外对于远离本土的前哨基地的粮食补给也受到更多的重视。
基于各方面的因素,在20世纪20年代初,日本海军内部要求建造“伴随舰队作战的给粮舰”的呼声日益高涨,最终在1923年度造舰计划中利用原八八舰队计划中批准的一艘能登吕型给油舰的预算建造一艘专用给粮舰,这也是日本海军第一艘给粮舰,并以桦太(即库页岛)和亚洲大陆之间的间宫海峡(也称鞑靼海峡)命名为“间宫”号。


IP属地:福建1楼2017-05-02 23:44回复
    低调有内涵
    “间宫”号的设计建造由神户川崎造船厂承担,于1922年10月25日开工建造,1923年10月26日下水,1924年7月15日竣工,次年即编入联合舰队。与日本海军许多辅助舰船一样,“间宫”号按照商船的样式进行设计,参考了大阪商船会社在北美航线上使用的大型远洋客轮“夏威夷丸”号,其船体完全是商船式的。“间宫”号的标准排水量为15820吨,登记吨位数为9500吨,全长150.93米,垂线间长144.78米,最大宽度18.59米,吃水8.43米。

    1924年夏季刚刚完工服役的“间宫”号,其舰体侧面写有该舰的平假名舰名。“间宫”号是日本海军第一艘专门建造的给粮舰。
    在船型上,“间宫”号采用当时货船常见的山字形造型,船首垂直,干舷较高,圆形船尾下部向内凹陷,形成悬空外飘,沿垂直的艉柱安装一具高度很大的船舵。在船首和船尾建有一层甲板高的艏楼和艉楼,在其上方分别设有一座伞状平台,用于安装自卫火炮。“间宫”号的上层建筑主要集中在船体中部,由一层接近船体宽度的甲板室和若干上层构造组成。在上层建筑前部是一座大致分为三层的舰桥结构,在其后方是一座异常高耸的烟囱。由于“间宫”号采用燃煤锅炉,排烟较大,为了减少烟尘对船上食材的污染,故而采用高大的烟囱,这与当时日式澡堂锅炉房使用高烟囱的理由相近。在烟囱后方的甲板上集中布置了通风管,而舷侧的上层甲板被用于放置舰载舟艇,在上层建筑后部两角设有两根起重吊杆支柱。
    在艏楼、艉楼和中部上层建筑之间的主甲板上,由前至后分别设置了7个货舱舱口,其中4个在前甲板,3个在后甲板,这些舱口通往主甲板以下的各个货舱和仓库。在前后甲板上各设有一座桅杆,在前桅和舰桥之间还另有一座门形支架,其上方立有一根短桅。在桅杆基座、门形支架及上层建筑后部支柱各处都安装了起重机和吊杆,用于吊运各类物资、舟艇和舰载机,其中在前甲板装有一座15吨起重机,在后甲板装有一座20吨起重机,而1.5吨吊杆的数量多达12具!在各桅杆之间密布着大量张线,被用作无线电天线。

    虽然“间宫”号的外观与货船相差无几,但在内部舱室布局上根据特殊的功能需要而做了特别设计。在“间宫”号的船体内部,除了作为住舱、煤舱、动力舱等必要舱室外,大多数舱室都被设计为储存粮食、蔬菜、各种生鲜肉类及其他补给品的仓库和冷库,蔬菜仓库主要设在中甲板和下甲板的舱室内,粮食仓库设在底舱甲板,而最重要的冷库则设在下甲板前后,并配置了完备的冷冻设备。此外,“间宫”号在中甲板和上层建筑内还设置了多处制作糕点、饮料和烹饪菜肴的工作间。关于“间宫”号的粮食储备能力和食品生产能力,下文还将详述。


    上两图为“间宫”号后部舰体的剖面图,展示了各层甲板的舱室构成,可见该舰设置了大量仓库和冷库,用于储藏粮食、新鲜蔬菜和肉类。
    自知造舰能力不及欧美的日本海军素来强调“一舰多用”,企图以少量舰船完成尽可能多的任务,这一思想也充分体现在“间宫”号身上。虽然该舰主要担负粮食供给任务,但也具备其他方面的能力,是一艘地道的多功能舰。“间宫”号除了储存大量粮食和生鲜肉菜之外,还可以装载2100吨重油、1500吨煤炭、830吨淡水,为其他舰船进行燃料和淡水补给,具有类似于后世油水补给舰的功能。必要时“间宫”也能装载分解的水上侦察机,为作战舰艇补充战损飞机。此外,“间宫”号的医疗设施在联合舰队中也是首屈一指的,可以兼用为医院船,舰上的通讯设备也十分完备,能客串通报舰和无线电侦察舰的角色,历任“间宫”舰长也多是通信方面的专家。在海上训练中,“间宫”号还曾用于拖曳靶标协助舰队进行射击训练,甚至在演习中扮演过美军战列舰“亚利桑那”号(Arizona,BB-39)的角色。有人形容“间宫”号就像中国神话小说《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具有七十二般变化的神通,称之为“百科全书式的运粮船”。不过,也有人认为这种多功能性反而影响了其主要职能的发挥。

    “间宫”号在服役初期驻泊吴港时的留影,这幅照片很好地展示了该舰的舰型,注意此时其后桅杆是单柱桅,后来改为三脚桅。
    在饱受资源匮乏困扰的日本海军看来,“间宫”号没有资格享受燃油锅炉和蒸汽轮机的高档动力配置,宝贵的石油燃料只有供战斗舰艇使用,而辅助舰船只能安装低档的燃煤锅炉和蒸汽机作为动力装置,“间宫”号也不例外。该舰的主机为2台直立式三缸三胀式往复蒸汽机,锅炉为8座舰本式吕号燃煤锅炉,输出功率为10000马力,双轴推进,在满载状态下的最高航速为14节,在轻载状态下的最高航速为16.5节,也有资料显示该舰曾发挥出17节的航速。在实际运行时,只有在全体轮机兵昼夜不眠、一日两班的超负荷状态下才能到达14节以上的航速,受到体力的限制,难以持久,所以“间宫”号的巡航速度保持在10节上下,无法跟随舰队快速机动。“间宫”号可以搭载1700吨煤炭,在船上冷冻设备启用时的续航力为9000海里/10节,在冷冻设备停用时的续航力为12000海里/10节。

    “间宫”号的侧面照片,摄于1930年至1931年的吴港。注意舰首和舰尾的火炮平台是空的,该舰在和平时期并不安装武器,只有在战时才会加装自卫武备。
    作为军用舰船,“间宫”号配备了一定的自卫武备。根据初始设计,该舰在舰首和舰首的火炮平台上各安装1门三年式50倍径140毫米舰炮,在上层建筑舰桥构造两侧各安装1门三年式40倍径80毫米高射炮。在和平时期,上述武备都存放在陆上仓库内,只有在战时才安装上舰。在太平洋战争时期,“间宫”号为了应对空中威胁而加强了防空武器,到1944年时该舰配备了三联装25毫米机关炮2座、双联装25毫米机关炮2座、单装25毫米机关炮4门以及13毫米机枪4挺。在1936年,日本海军还为“间宫”号配置了2架一四式水上侦察机,停放在前后甲板上,依靠吊杆收放。
    “间宫”号的人员编制在服役期间多有变化,根据1923年制定的编制表,舰上共有283人,后来在1938年确定为平时编制201人,战时编制284人。有资料显示,“间宫”号在战时的舰员数量多达350人,其中包括很多从事料理制作的民间厨师。

    这幅画作展示了“间宫”号在濑户内海的柱岛锚地停泊的场面,从舰首和舰尾的火炮判断,画中反映的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舰的姿态。


    IP属地:福建2楼2017-05-02 23:45
    回复
      摸索中前行
      无论对于日本海军,还是对川崎造船厂而言,建造专用给粮舰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几乎没有什么既有的经验可循,因此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是一面进行调查研究,一面进行实际试验,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逐步推进工程的进行,遭遇并解决了诸多技术难题。在1924年6月9日,时任军务局第一课长的盐泽幸一海军大佐接到汤野川海军少佐有关“间宫”号建造工作的报告,称“工作人员都没有建造给粮舰的经验,只能一边学习,一边根据各种著述进行研究,并对不周全的地方进行改善”。因此“间宫”号具有浓厚的试验舰的色彩。

      后人制作的“间宫”号水线模型,由于是首次建造专业给粮舰,缺乏经验,川崎造船厂一边摸索,一边推进工程。
      在建造“间宫”时遇到的难题中,最重要的是关于是否在舰上饲养活牛的问题。自风帆时代以来,各国舰船都有远航时携带活体牲畜家禽的传统,以提供新鲜肉食。“间宫”号在最初设计时设有牛舍,其中在中甲板的牛舍可以养牛47头,而下甲板的牛舍容量为4头,总共51头,此外还配置了饲料库、屠宰间、牛肉处理间等舱室。在20世纪20年代,食品冷藏冷冻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这一背景下建造方与军方开始讨论饲养活牛和冷藏牛肉的优劣。如果采用饲养活牛的方式,将占用大量舱室空间,而以同等空间用来冷藏牛肉,可以存储至少200头牛的肉量。此外,屠宰活牛、处理牛肉都需要更多人手,消耗额外的经费,而且在宰杀过程中容易污染环境、滋生病菌,造成疫病传染的隐患。

      “间宫”号给粮舰模型,该舰在设计之初还设有牛舍,饲养活牛,后来改为冷藏库,采用冷冻方式保存肉类。
      显而易见,饲养活牛在耗费更多资源的情况下,获得的肉量反而更少,还会产生卫生问题,因此有关人员在报告中提出“在冷藏方法发达的今日,无需继续讨论饲养活牛的愚蠢做法”。根据这一见解,“间宫”号将原定的牛舍全部取消,改建为蔬菜储藏库及各种工作间,并在舰体前后设置大型冷库储藏肉类,在增加肉食供应量的同时也更加充分地利用了舰内空间,提高了全舰的供给效能。
      采用冷冻技术储藏食物是“间宫”号不同于以往补给舰船的重大进步。在20世纪初叶,欧美各国为了解决食物保存和运输的难题,大力发展冷冻、冷藏技术,并开始建造冷藏运输船。日本从明治末期到大正时代也从引进西方冷冻技术起步,逐步研发船舶用冷冻机,而川崎公司恰好是这方面的先行者。

      身穿防寒服的“间宫”号舰员在冷库内工作,设置大型冷库是“间宫”号的一大特色。
      1911年,川崎造船厂与法国勒布朗公司展开技术合作,研制蒸汽喷射式冷冻机。1919年,神户制钢所与英国西格公司就研发多效二氧化碳冷冻机签订了合约,次年就获得了多效压缩法的技术专利,随即开始研发船用冷冻机。日本海军将建造第一艘给粮舰的订单交给川崎造船厂,很大程度上也是考虑到该厂拥有当时日本最顶尖的冷冻、冷藏技术。“间宫”的前部冷库采用了2台勒布朗式冷冻机,后部冷库则安装了3台西格式冷冻机。
      采用大型冷库是“间宫”号的一大特色,但在建造过程中遇到了冷库隔热板性能不足的问题。1924年9月,川崎造船厂对“间宫”号的冷藏库进行了一次隔热试验,发现在室外气温的影响下,库内温度在4~6小时内就从零下3.3摄氏度上升到0度。针对这一问题,有人提议将隔热板改良为软木板加米松板的夹层结构,虽然略有改善,但始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隔热板性能不佳的问题在夏季和热带海域显得尤为突出,针对这一情况还引发了关于舰体涂装的问题。在1931年之前,日本海军规定所有特务舰都涂成黑色,在此之后改为灰色,为了避免酷暑条件下深色舰体吸收热量导致冷库温度上升,有人提出将“间宫”号舰体涂成不易吸热的白色,并向海军省军务局提交了报告,虽然进行了讨论但最终没有实施。

      服役初期采用黑色舰体涂装的“间宫”号,考虑到在夏季和热带海域航行深色舰体容易吸热,不利于冷库制冷,有人提议采用白色舰体涂装,但没有实施。
      此外,在夏季或热带海域航行时,“间宫”号的冷库还会遇到额外的麻烦,总有舰员跑到冷藏库内纳凉消暑,结果每次航行都要发生5、6起人员被误关在库内的事故,据说一位被关在冷藏库内的主计兵担心被冻死,在库内跑步跳动,抱着电灯取暖。后来为了避免意外,在库内安装了电铃,还要求冷库人员在关门时一定要先向库内大喊三声,提醒滞留人员离开,这一规定以告示的形式贴在冷库门口。
      除了冷藏库隔热板性能不良外,“间宫”号庞大的舰体和缓慢的航速也受到诟病。据说受军务局派遣前往船厂考察工作的铃木新治海军少佐在看到这艘排水量15000吨的大家伙时不由得说:“船体感觉过大了,1万吨以下应该比较合适”。较大的舰体意味着在战区容易暴露,而燃煤锅炉导致烟尘较大,烟迹明显,加剧了这种危险,低下的航速更让“间宫”号沦为潜艇的绝佳目标,而该舰最终也确实为美军潜艇所击沉,其结局似乎在设计之初就注定了。针对排烟浓重的问题,有人提出为“间宫”号换装油煤混烧锅炉,但并未具体实施。
      日本海军充分总结了“间宫”号的建造经验,在设计后续的伊良湖型给粮舰时将标准排水量控制在9750吨,采用混烧锅炉和蒸汽轮机,航速提高到17.5节,同时通过优化舰内设施配置使伊良湖型在吨位较“间宫”号缩小40%的情况下,依然具备了前者90%的装载和补给能力,这不能不说是“间宫”号通过实践带来的技术进步。(未完待续)

      太平洋战争时期的“伊良湖”号给粮舰,摄于1944年3月。“伊良湖”号是日本海军继“间宫”号之后建造的第二艘兼具运输和加工能力的专业给粮舰,在设计上汲取了很多“间宫”号的经验。


      IP属地:福建3楼2017-05-02 23: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