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尽逝忆前尘吧 关注:25贴子:670
  • 1回复贴,共1

[XX]长沙旧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IP属地:浙江1楼2017-05-01 22:00回复
    天色渐沉,长沙城本就冷清的街巷越发人烟寥寥。一片寂静之中,只有偶尔传来的孩童的啼哭声,告诉着别人这还不是一座空城。
    吴世勋一个人沿着空空荡荡的巷子走了十来分钟,终于看见了自己熟悉的大门。悬着的灯笼里燃着微弱的烛火,在夜风里一跳一跳的,好像随时都会熄灭一般。
    吴世勋走上前,扣了扣门,老管家拉开门探出头来,见到是他明显惊了一下,忙不迭地把门缝拉大,一边说道:“吴长官怎么来了,快请进快请进。”
    吴世勋冲他点了点头,跟着进了院子,从天井往上看去,淡青色的天空上缀着光芒暗淡的下弦月。明明月亮不明,偏偏星星也是稀疏得可怜,衬得天色整个都灰败起来。
    “吴长官是来找七少爷的吧?七少爷带人出去买粮了,还没回来。”老管家佝偻着身体,声音因为苍老显得有些颤巍巍的,“长官也知道,这时节买什么都难......”
    “嗯。”吴世勋应了一声,“您忙去吧,我在这等着就好。”
    “这怎么成,我去给您泡茶,您先进屋坐一会......”
    “不用了,你们现在应该正收拾着吧?不必为了我再折腾了。”说着,他取下手套,从口袋里摸出烟盒,驾轻就熟地点上烟吸了一口,吐出的烟圈缓缓融入夜色里,不见踪迹。
    “哎呦,这是谁啊,咱家里什么时候多出了这么一号人。”
    老管家还没来得及说话,远处的走廊里便先传来了人声,那音量控制得正好,分明就是想让这边的人也听个清楚。
    老管家脸色一变,当即就要向那边走过去,却被吴世勋按住了肩膀。老管家回过头对上吴世勋冷冽的神色,吓得低下了头。
    “肯定是咱们七少爷的‘朋友’呗,咱们这位七少爷可真是越发出息了,做着下三滥的行当,还把人往家里引......”
    “吴长官......”老管家硬着头皮开口道,“都是些没见识还嘴碎的妇道人家,您大人有大量,别和她们计较......”
    吴世勋笑了一声,几步走到了廊柱下,原本站在廊柱后面的两个中年妇人被吓了一跳,其中一个强装出两分气势,嚷道:“你什么人?懂不懂规矩?别以为穿身军装我就怕你。”
    “呵。”吴世勋冷笑一下,“我只不过想来和二位夫人聊聊罢了。”
    不等她们回答,吴世勋便接着道:“现在长沙城局势如此紧张,想必二位夫人已经觅到退路了?”
    “是去湘潭么?那我就得告诉二位,张家在湘潭的一切准备,都是张艺兴打点好的。”
    “就算是你们现在住的这座宅子,那也是张艺兴得来的,你们若是看不上他,便滚出去自谋生路,省得败坏了自己的一世清名。”
    “二位请吧。”
    那两个妇人被他堵得说不出话来,只能恨恨地盯着他,吴世勋嘴角噙着淡淡的笑容,做了个“请”的手势:“怎么,走不动吗?需不需要吴某人找辆车来送二位一程?”
    “吴长官。”苍老而威严的声音远远传来,“老朽管家无方,让长官见笑了。”
    来者是张艺兴的父亲,张家的现任家主,他鬓角的白发随着他的步伐颤动着,眉毛因为年老而变得有些稀疏,鼻梁却依旧挺拔,眉目间依稀可辨出张艺兴的轮廓。
    见是张父,吴世勋再大的怒气也只好先隐忍不发:“惊扰到张伯父,真是对不住。”
    “我这人护短得紧,眼里容不得沙子。”
    张父听了他这话忍不住苦笑了一声,他听得出吴世勋的讽刺之意,只不过因为他是长辈,而不好直接表现出来。
    “三弟不在,你们便这般放肆?全都进屋去,别在这丢人现眼!”张父厉声道。
    张父难得露出这般厉色,二人顿时不敢多言,脚底抹油似的溜走了。
    “吴长官还是进屋坐吧,阿瑞,备茶。”张父道,“老朽还有些事,恕不奉陪了。”
    “平日里…那些人也是这般污言秽语?”吴世勋目送张父离开,一边向老管家询问。
    “哎…”
    “他听到过么?”
    老管家自然猜得出吴世勋指的是张艺兴,踟蹰一瞬道:“七少爷应该听到过不少。”
    “七少爷是长房幼子,长得讨喜,性子又好,老太爷一直很疼他,那时候张家家大业大,其他几房一直红眼老太爷偏心七少爷,后来七少爷执意学戏,彻底失了老太爷的心,其他几房寻到这种机会,可不得使劲作践……幸而七少爷索性离了家,他们也就能占占嘴上便宜,说了这么多年,一时半会也改不回来……”
    “现在张家树倒猢狲散,仅剩的这些全靠艺兴支撑,那些人倒也有脸面乱嚼舌根?”
    “……”老管家长长地叹了口气,“吴长官,我跟您说一件事吧。”
    “七少爷出生的时候,老太爷让一个很有名的先生给七少爷算过一卦,那位先生只留下了一个‘七’和一句‘微雨燕双飞’便离去了。”
    “七?”吴世勋皱眉,“这不是他在张家的排行么?”
    “是,同时也是另一个人在家中呃排行。”老管家道,“长官可知北宋词人晏几道?”
    “自然知道。”
    “‘微雨燕双飞’一句由晏几道的词作而脍炙人口,晏几道在家中也是排行第七。”
    “所以?”
    “晏几道的挚友黄庭坚曾经这样评价过他……”老管家顿了顿,“人百负之而不恨,己欺终不疑其欺己。”


    IP属地:浙江2楼2017-05-01 22: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