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木炭以其独特的性能优势,在工业、农业、畜牧业、化工、冶金、取暖、烧烤等领域的使用量不断增加。据相关部门统计,2015年国内仅化工、冶金行业木炭年需求量达600万吨,食品行业年需求量达600万吨。据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市场信息》栏目报道,从国内看,全国机制木炭年需求量约6000万吨;从国际看,欧、美、澳、韩、日,以及西亚各国,每年从我国订货总量即达1500万吨,仅我国台湾地区就有280万吨的年需求量,且经常出现延期交货和断货现象,机制炭国内外市场缺口巨大,潜力惊人。近年来,我国正通过国家补贴、销售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大力推进机制炭产业发展,目前机制炭市场价格稳中有升,中温机制炭约4500元左右,主要用于出口的高温机制炭约6000元左右。同时,我国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限用天然林木炭。因此,机制木炭取代天然木炭已成为必然。
在北京振农举办的林能一体化生物质碳联产项目会议,北京振农即以机制炭为核心的“林能一体化”项目为主旨,基于自身农林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商的定位,通过“振农各农林项目全产业链布局的综述”、“生物质炭联产技术的解析”、“‘林能一体化’项目合作信息的发布”,以及“机制炭市场宏观形势的介绍”等主题内容。
作为振农农林全产业链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林能一体化”项目,依据MBI商业模式的基本原理,经过数年的生态运营和产业升级,正式于本次会议确定了以生物质炭联产技术为依托,以机制炭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主体,以生产和加工设备的租赁为保障的合作模式,生物质炭联产技术和机制炭产业成为项目生命力的源泉。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保障性辅助模式的设备租赁是振农根据合作企业设备的需求,出资向特定供应商购买设备供其使用。振农的设备租赁模式可实现机制炭等产品生产、加工设备的快速装备,降低合作企业的现金流压力,缩短营收周期,提高运营效率。同时,振农在机制炭厂合作企业,机制炭原料林地与林权,以及配套的用地、设施和销售渠道等资源对接方面,面向市场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激励机制——凡向振农引荐并达成合作,建立一家配备1000亩及其以上原料基地的机制炭厂,振农将给予丰厚的奖励。因此,该激励机制的制定和发布,进一步确保了“林能一体化”项目的可操作性与可复制性。与会嘉宾普遍表示,振农拥有审视未来全局的战略高度,“林能一体化”项目的市场前景广阔,市场可操作性极高,有利于在各大战区进行连锁加盟式的推广。内蒙古凉城、山东高密、贵州道真县、陕西汉中、宁夏等9位企业家代表于现场同振农达成了“林能一体化”生物质炭联产项目合作意向并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