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不同品牌对照,在这里venom HPF配方(相对低的回弹)对应riptide WFB配方(相对低的回弹),venom SHR配方(高回弹)对应riptide APS配方(高回弹)
首先感谢@Yonkeeeezyyy 毛毛在 https://tieba.baidu.com/p/3642139555 此贴中提到的youtube系列视频 saturday setup,让我有了学习的资源。此系列中有40位左右的职业滑手分享了自己的配置,特别是PU。我在看了大部分的配置后,很多信息是大家已知的,例如:板端比路端PU硬(板端受力最大,主要负责桥的稳定,路端比板端软,主要负责桥的灵活);后桥比前桥PU硬(这样更容易做出Slide,而不是通过拧紧后桥,理论上前后桥应该一样合适松紧,通过改变前后桥的PU硬度差异才是正确的方法,拧紧后桥只是一种条件有限时候的方法)。
那么还有一些信息就是也是已知的,但是不同滑手有不同的个体差异,那就是在不同的配方的选择,和我们大多数滑手一样,这些职业滑手所用PU都使用venom的(因为系列视频为venom所制作)HPF相对低回弹的配方,因为我们通常认为低回弹会更加稳定。但是个别滑手也使用了SHR高回弹配方的PU,其中两个滑手一个是venom的主理人Zak Maytum,以及目前速降最高时速世界记录保持者Kyle Wester。这两位就不作过多介绍了,玩速降的应该都知道。大家都应该看过Zak以及Kyle的视频,Zak不用说,自己是Venom的主理人,肯定熟悉PU的性能,Kyle在追求世界最快的时候对装备的选择肯定有较为清晰的要求。我想说的是这不仅仅是“怎么舒服怎么来”这么简单的事,而是对装备有较深的认知后而做出的选择。
我们来看看Zak的PU配置:前桥双HPF配方90A柱形+路端套管平垫片,后桥板端SHR配方98A柱形+路端HPF配方93A+路端碗状垫片
Kyle的PU配置:前桥板端HPF配方93A柱形+HPF配方90A柱形+平垫片,后桥板端SHR配方98A柱形+路端SHR配方94A柱形+路端碗状垫片
那么路端板端的硬度差异以及前桥后桥的硬度差异前面已经说了,不再复述。这里的重点是:为什么这两位都在后桥选择了SHR这种高回弹配方的PU,甚至Kyle在后桥全部使用了SHR配方的PU,这不是和我们所认为的低回弹更稳相悖吗?
对于这种疑问,我认为滑手的选择一定是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的。鉴于长板在路面滑行状态与汽车相似,而汽车工业有完善的理论基础,我了解了下汽车方面的知识,通过汽车基础知识的一些结合做出说明。
我们知道PU的作用是复制板转向后的回馈(回正)以及减震,那么减震的作用就对应汽车上的减震器。汽车减震器是可以调整的,改变减震器的阻尼不同使得阻尼的速度不同。高速阻尼用来过滤路面冲击,如地上的石子道路的坑洼等,低速阻尼在过弯过程中用来支撑地盘侧倾。高速阻尼影响的是在轮胎与地面接触时候,做出快速的反应,以保证轮胎的接地力变化足够小,变化越小车辆越稳定。低速阻尼影响入弯的瞬态表现,也就是提供额外的侧倾刚度,影响入弯的稳定。
对应到长板上来,那么这里就很清楚了。前桥之所以要相对低回弹的PU就是因为,长板速降在压弯过弯转向时,是依靠的前轮来导向的,我们在过弯时都是依靠前脚向前桥施加的大部分压力去引导转向,那么前轮或者说前桥在转向时的稳定程度比后桥要重要,所以我们需要与汽车类似的低速阻尼来产生影响,对应到PU就是我们为什么选择相对低一点的回弹的PU。前面所提出的为什么这两位滑手都在后桥选择了高回弹PU就是因为,高回弹PU对应汽车的高速阻尼,我们在tuck的时候甚至在大多数的时候,速降滑手的大部分重心都是放在前脚的,我们的前脚有较大的力量去压住板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遇上路面石子、坑洼的时候能不晃前桥,我们知道在速降过程中,大部分晃动是来源于后桥最后扩散,就是因为后桥不像前桥有足够的压力,但是又不能放重心在后桥,那么高回弹PU放在后桥就是起到了类似汽车上减震高速阻尼的作用,帮助我们在高速行进时,PU能快速地对路面状况做出反应,减小地面与轮子的接地力变化,使得更稳定。
这就是一些研究结论:后桥可以选择比前桥更高回弹的PU来保证后桥在行进过程中能过滤路面冲击,使得更稳定。
同样这只是理论,最终还是要看自己的实际感受与喜好,建议多尝试不同PU搭配。
首先感谢@Yonkeeeezyyy 毛毛在 https://tieba.baidu.com/p/3642139555 此贴中提到的youtube系列视频 saturday setup,让我有了学习的资源。此系列中有40位左右的职业滑手分享了自己的配置,特别是PU。我在看了大部分的配置后,很多信息是大家已知的,例如:板端比路端PU硬(板端受力最大,主要负责桥的稳定,路端比板端软,主要负责桥的灵活);后桥比前桥PU硬(这样更容易做出Slide,而不是通过拧紧后桥,理论上前后桥应该一样合适松紧,通过改变前后桥的PU硬度差异才是正确的方法,拧紧后桥只是一种条件有限时候的方法)。
那么还有一些信息就是也是已知的,但是不同滑手有不同的个体差异,那就是在不同的配方的选择,和我们大多数滑手一样,这些职业滑手所用PU都使用venom的(因为系列视频为venom所制作)HPF相对低回弹的配方,因为我们通常认为低回弹会更加稳定。但是个别滑手也使用了SHR高回弹配方的PU,其中两个滑手一个是venom的主理人Zak Maytum,以及目前速降最高时速世界记录保持者Kyle Wester。这两位就不作过多介绍了,玩速降的应该都知道。大家都应该看过Zak以及Kyle的视频,Zak不用说,自己是Venom的主理人,肯定熟悉PU的性能,Kyle在追求世界最快的时候对装备的选择肯定有较为清晰的要求。我想说的是这不仅仅是“怎么舒服怎么来”这么简单的事,而是对装备有较深的认知后而做出的选择。
我们来看看Zak的PU配置:前桥双HPF配方90A柱形+路端套管平垫片,后桥板端SHR配方98A柱形+路端HPF配方93A+路端碗状垫片
Kyle的PU配置:前桥板端HPF配方93A柱形+HPF配方90A柱形+平垫片,后桥板端SHR配方98A柱形+路端SHR配方94A柱形+路端碗状垫片
那么路端板端的硬度差异以及前桥后桥的硬度差异前面已经说了,不再复述。这里的重点是:为什么这两位都在后桥选择了SHR这种高回弹配方的PU,甚至Kyle在后桥全部使用了SHR配方的PU,这不是和我们所认为的低回弹更稳相悖吗?
对于这种疑问,我认为滑手的选择一定是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的。鉴于长板在路面滑行状态与汽车相似,而汽车工业有完善的理论基础,我了解了下汽车方面的知识,通过汽车基础知识的一些结合做出说明。
我们知道PU的作用是复制板转向后的回馈(回正)以及减震,那么减震的作用就对应汽车上的减震器。汽车减震器是可以调整的,改变减震器的阻尼不同使得阻尼的速度不同。高速阻尼用来过滤路面冲击,如地上的石子道路的坑洼等,低速阻尼在过弯过程中用来支撑地盘侧倾。高速阻尼影响的是在轮胎与地面接触时候,做出快速的反应,以保证轮胎的接地力变化足够小,变化越小车辆越稳定。低速阻尼影响入弯的瞬态表现,也就是提供额外的侧倾刚度,影响入弯的稳定。
对应到长板上来,那么这里就很清楚了。前桥之所以要相对低回弹的PU就是因为,长板速降在压弯过弯转向时,是依靠的前轮来导向的,我们在过弯时都是依靠前脚向前桥施加的大部分压力去引导转向,那么前轮或者说前桥在转向时的稳定程度比后桥要重要,所以我们需要与汽车类似的低速阻尼来产生影响,对应到PU就是我们为什么选择相对低一点的回弹的PU。前面所提出的为什么这两位滑手都在后桥选择了高回弹PU就是因为,高回弹PU对应汽车的高速阻尼,我们在tuck的时候甚至在大多数的时候,速降滑手的大部分重心都是放在前脚的,我们的前脚有较大的力量去压住板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遇上路面石子、坑洼的时候能不晃前桥,我们知道在速降过程中,大部分晃动是来源于后桥最后扩散,就是因为后桥不像前桥有足够的压力,但是又不能放重心在后桥,那么高回弹PU放在后桥就是起到了类似汽车上减震高速阻尼的作用,帮助我们在高速行进时,PU能快速地对路面状况做出反应,减小地面与轮子的接地力变化,使得更稳定。
这就是一些研究结论:后桥可以选择比前桥更高回弹的PU来保证后桥在行进过程中能过滤路面冲击,使得更稳定。
同样这只是理论,最终还是要看自己的实际感受与喜好,建议多尝试不同PU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