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兰花吧 关注:616贴子:7,993
  • 5回复贴,共1

兰花故事-蕙兰老上海梅的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蕙兰‘老上海梅’,绿壳绿花,属蕙兰名花老八种之一,它三瓣肩平端正,虽长脚,但头圆,根部又能紧收小如意舌腮部与二捧根部间留有一小孔,这是此花最为突出的地方。一说起老上海梅来,在浙江省长兴县还发生过有关它的故事!
抗战以前,浙江长兴县新塘乡的刘家,曾出过一位名厨师叫蒋金生,因为蒋师傅手艺高、人缘好,所以远近的人家只要是办喜事、做寿庆都喜欢请他来掌勺,蒋师傅也因此认识了上上下下各方面的要人。
刘家虽离县城长兴较远,却因紧临太湖,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十分适合兰蕙的生长。要问这蒋师傅是何时爱上了兰花,那可得从抗战胜利以后说起。
1946年,日本侵略者刚被赶走,蝈呡裆军队后脚就伸了进来,为了巩固通知地位,他们便在各个乡镇组成了“保安队”。这些人肩上扛着长枪,到处吓唬老百姓,今天要“征粮”,明天要“收税”,搅得老百姓日夜不得安宁,大家私下里骂着:“瘌痢妈妈噶保安队,派粮派款样样来。”
一天,几个保安队员来到蒋金生家,吆五喝六地限蒋金生在五天以内交足大米15担。这对平日只靠厨师手艺收入维持生活的蒋师傅真不知如何是好!不久限期已过,保安队派人来到蒋家,凶神恶煞地大声吆喝:“交还是不交?”他们拿起一根粗麻绳把蒋金生五花大绑起来,扬言要拉到太湖边去枪毙。妻子一听,吓得赶紧双膝跪地,不断地破头求饶,直至磕破脑门、血流满面,最后她只好答应设法去借筹宽限3天如数交足。蒋金生虽免一死,但因受了这么大的惊吓,此后便精神失常,木讷不语,全然如换了个人似的。他的一位忘年之交沈松林先生得知消息,特地赶到蒋家去看望,沈先生说了许多安慰的话要蒋金生好好养病,并表示愿在经济上加以帮助,希望他放宽心来不要为所欠的债发愁,并把自己种养的西洋杜鹏和蕙兰‘程梅’、‘老上海梅’,春兰‘宋梅’、‘十圆’等送几株给蒋金生莳养。
数年之后,蒋金生病愈,但挚友沈松林却谢世,再也不能相见,常使蒋金生想起来心里难过。见花如见人!从此他更加精心地养好这些花草,能与这些花草相伴,犹如与挚友水远相随,后来这些正亲的名贵兰蕙也因此被长兴人所莳养和传承下来。
上海梅鉴别起争端,凌培根穿腮辨真伪
长兴运输公司有位凌培根师傅,20世纪70年代时曾因病去医院动过手术,病愈出院之后便在家疗养,每天清晨都在家门口的空地上练太极拳以健身壮体,还种了许多花草陶情养性。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蒋金生因兴趣爱好相投而很快成为知心朋友,此后多年中互相常来常往。1982年春时,凌培根去蒋家,他看见几大盆蕙兰放花正旺,那高高的花莛上缀着嫩绿色花朵,上下排列有序、清逸芳香、煞是诱人。他向蒋问及这些花的花名,但蒋因没有上过学,种花只是为欣赏和消遣而已,并不作太多的研究,故称老上海梅为“金黄素”;称程梅为“宋金素”。就是在整个长兴地,那些懂花的人也仅知这些花通常在梗上挨次开花九朵,因面称做“九节兰”罢了,根本不知道这些花有多大价值。交谈中蒋金生知道凌培根也喜欢此花,没等开完花就脱盆分苗,各盆里挑选数本分给林培根作为品种。
经过几年的生发,林培根所养的几个蕙兰品种也先后开花消息传到与长兴相邻的江苏宜兴,不少兰友赶来长兴看花,有位宜兴兰友看了花说:“此花像‘老上海梅’”;另一位唐姓兰友却持否定意见。经过一番争论,却仍未得出确切的结论。后来还是凌培根想到了行了几天的观察和比较,终于发现了此花的舌瓣腮部与双捧基部互相靠搭的地方有一个小孔,且竟朵朵如此,确不同于别的蕙花。他试着把基草叶子轻弯弧后用叶从腮孔中试穿过去,哎,成了。换一朵再试穿,又成了,他轻舒一口气,心想根据这个基本特征,这所谓的“金黄素”定然是真正的‘老上海梅’无疑了。
长兴的凌培根栽有真正的‘老上海梅’老种的消息,很快又从宜兴传到无锡和深阳、南京等地兰友的耳中,有位深阳的秦姓兰友,原来直以为自己所植的‘老上海梅’品种很正宗,他认为凌培根的品种不是地道之品,说自己所莳的才是真品。因此在接连数年中,只要是意花开的时候,他必然赶来长兴凌家观赏,老是以种种理由对凌的老上海梅加以否定,每次与凌见面,也总是少不了激烈地争论一场,最后便是不欢而散。这样互相争论的消息,竟也被深阳的一些兰友所知他们一行数人,由秦姓兰友带队前往长兴凌家来看凌师傅栽培的‘老上海梅’。
这天,春光明媚,大清早,凌培根端来盛开着花 朵的‘老上海梅’,轻手抓住它的一条叶子,把叶尖从舌与捧基部所留的小孔中穿过去后放在窗台上,他就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迎接兰友的来到。一阵寒暄之后,接着便看兰花,“喔,真家伙!这才是穿腮小如意舌,真正的老上海梅就是这样的。”一位杨姓兰友一眼瞧见了窗台上叶尖穿过花腮的这盆蕙兰,激动得高声赞美起来。事实摆在眼前,‘老上海梅’以自己的叶和花无言地告诉客人,该如何辨别真伪?秦姓兰友这下也变得默默无言了。
就在‘老上海梅’变得严重地鱼龙混杂的当今,忽然传来浙北长兴尚有‘老上海梅’真种的消息,同田时又由老干部郑国梁先生,把自己所莳养的穿腮如意舌真品‘老上海梅’,送去兰展会展出之举,更使长兴的‘老上海梅’声名鹊起,各地都有兰友去电、去信给郑国梁、凌培根等兰友,迫切欲求购‘老上海梅’。求购者并不太注重价格、却十分注重真品。为了教会大家如何识别此花的真假,郑先生还写了文章在《中国兰花》杂志上对此花的主要特征,作过专门介绍。郑先生也由于对‘老上海梅’有这样深刻入微的研究而被兰友所广知。可是深爱兰花的郑先生,却在2008年春时飞来车祸,永远离开了我们。人们看到这穿腮如意舌的‘老上海梅’时,就会忆起曾经教会他们分辨真假‘老上海梅’的郑国梁先生。
愿‘老上海梅’能永葆青春,不断繁衍,深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追求它和喜欢它。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4-26 00:05回复
    老上海好花,就是太贵了,等降价了也引几苗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4-26 09:18
    收起回复
      友情之花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4-28 10:39
      回复
        做为长兴养兰人没有老上海感到惭愧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4-15 01:41
        回复
          现在正宗上海梅兰花我也有,5000一苗绝不算贵,别等到几万一苗再下手,朋友我手上有正宗老上海梅。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8-09-03 20:58
          回复